王承恩见状亲自送他出府,并命人带他前往南熏坊的伯府宅子。
在出府上了马车,并走出百王坊的时候,宽阔整洁的街道,有序的环境。
路边人行道上摩肩擦踵,刚刚进入主干道行百余步,孙传庭所见之人便不下近千。
他在刚才和朱由检的闲谈中了解到了当下的京城人口已经突破了一百四十万。
一百四十万人挤在了北京四城之中,但京城却如此干净整洁,并不脏乱。
这些得益于朱由检设立的环卫局,也得益于环卫工。
由于五十岁以上年龄的限制,环卫工成为大明老年人就业的不二首选。
曾经,这个年龄在大明除了种地,便再无任何工作可做。
眼下,虽说环卫工需要来回走动,但工钱却也不算很低,比种地强,比种地轻松。
“这样坐着,不会受惩罚吗?”
孙传庭看着窗外坐在人行道人工树下的环卫工,不由询问了一声对面的齐王府书吏。
书吏顺势看去,紧接着笑道:
“齐王说没有垃圾的时候,休息并没有什么不对,总是让人走来走去的,反而违背人性。”
“每个环卫工负责一里街道,只要街道上垃圾不超过二十件便可。”
“至于树叶和落花,则是在戌时散班前打扫好,等待坊市书吏检查便可。”
书吏的话不难理解,因为戌时开始暮鼓响起,戌时四刻后全城宵禁,因此基本不会有人在街道上逗留。
没有人,自然也就没有垃圾了。
这么理解过后,孙传庭不由点头,对朱由检有违帝王“人性”的举动十分赞赏,但也十分惋惜。
他不确定朱由检走后,大明还会不会这么继续下去。
他颁布的新政如何,大明每个人都知道到底有用没用。
即便是那些天天在府邸之中给朱由检写小作文的文官,实际上他们也十分清楚眼下的大明有多好。
天启盛世……
这不是皇帝自吹自擂,也不是文官武将怂恿传播的,而是百姓们自发传播的。
尤其是在山西百姓不断迁移过后,这样的传播速度开始越来越快。
孙传庭记得自己上次回家时,山西因为大旱,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可这次在他回京的火车上,他特意下车去走访了自己曾经看过的各地,见到的情况却让他大为吃惊。
曾经白水就咸菜米饭的山西百姓,此刻碗中也多了一些蔬菜,时不时有几家还能吃上几口荤菜。
从七百八十万人口到四百六十多万人口,在迁移近半人口后,山西也变得略微富裕了。
不说百姓的家中环境,单说他们碗里的肉食,那也是孙传庭在万历年间从未见过的。
也就是说,即便遭遇北方尽数大旱的情况,天启一朝的百姓,还是过的比万历后二十几年要好。
和朱由检的交谈中,孙传庭也知道了朱由检还准备再迁移一百多万百姓前往西域,其中河西、山西、陕西、河南为迁移的主力省份。
这一百多万人迁走,百姓们或许会痛苦一时,但却能享受几十年太平。
不过,这几十年太平的前提是政策不被改动,而这就需要萧规曹随。
“殿下啊……”
孙传庭感受着京城的整洁繁华,脑中也向着朱由检让他辅左朱慈燃的表情和眼神。
即便是他这种对大明,对皇帝愚忠的人,此刻也不免有些动摇,产生了让朱由检夺位的念头。
只是这年头刚刚出现,便被孙传庭驱散出了脑中。
“振武伯,您的府邸到了。”
马车缓缓停下,书吏也笑着打开车门,率先下车,对孙传庭笑着介绍起了振武伯府。
伯府的面积并不大,对于一个伯爷来说,占地不过两亩的伯府,也仅够住下十个人罢了。
孙传庭自己一家便有四口人,算上随从便不下二十人。
这府邸对于他来说,也刚刚够住下,但这已经足够。
朱由检很了解,因此这间府邸让孙传庭十分满意。
如果宅子再大一些,恐怕孙传庭便会辞谢了。
想到这里,孙传庭满意的打量起了宅子,但与此同时,一辆马车也在还没挂上牌匾的振武伯府门口停了下来。
“殿下千岁!”
“都平身吧。”
孙传庭正在打量着自己的书房,突然听到了一道略微稚嫩的声音。
等他走出书房,却见一个十六七岁,身着金色圆领袍,皮肤有些偏黑,长相清秀的少年人走了进来。
“振武伯,这便是太子殿下……”
齐王府的书吏连忙跑进来为孙传庭介绍,而孙传庭闻言,也不紧不慢的作揖:
“臣振武伯孙传庭,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
“振武伯请起。”朱慈燃一开始被孙传庭的身高吓了一跳,但反应过来后便笑着上前扶起孙传庭。
只可惜,由于他的身高只有五尺五,因此想扶起六尺有余的孙传庭,不免有些心力不足。
好在孙传庭作势便起身了,没让他太难堪。
“振武伯,你刚回京城,现在京城住几天习惯习惯,然后再去东宫教授我如何处理政务吧。”
孙传庭的回归代表什么,不用朱由检解释,朱慈燃也知道。
朱由检要开始放兵权了,而这个接任兵权的人便是朱慈燃。
朱慈燃对军事不懂,身边的陆元高、张修、刘顺、孙可望、堵胤锡等人也并不懂,因此需要一个懂军事的在他身边。
孙传庭无疑就是这个最好的人选,并且以他的资历也可以镇住北军和东军。
朱慈燃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尽可能的笼络孙传庭。
二人在简单的几句寒暄之后,朱慈燃便笑着离开了振武伯府。
也在他回到马车上的时候,堵胤锡和刘顺已经在马车门口等着他了。
见朱慈燃走出来,二人紧张询问:“振武伯态度如何?”
“没问题了,现在只需要看看洪承畴的态度就行了。”朱慈燃很自信,但他却并不知道,洪承畴这个人不是孙传庭。
在他自信的时候,齐王府承运殿内的朱由检正拿着关于洪承畴最新动向的情报。
“殿下,等洪承畴回京,届时西军和南军的主心骨就在太子身上了,您应该不用担心了。”
殿上,曹化淳前来为朱由检添茶,同时安慰着他。
但面对他的安慰,朱由检却表情平澹道:
“洪承畴要比孙传庭难搞许多……”
“……”朱由检的话让曹化淳手上动作一顿,他疑惑抬头:“殿下这是何意?”
朱由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带着深意说道:“他可没你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朱由检的这话,是因为他知道洪承畴骨子里是个什么人。
他能知道,是因为历史上写下了他这个人的经历。
可如果他不知道,并且只能从这一世经历中摸索洪承畴是什么人,那恐怕他也会像崇祯一样被洪承畴所坑。
孙传庭的愚忠注定了只要君主不是太荒诞的人,他都会用心辅左,所以朱慈燃拿下他并不成问题。
可洪承畴不一样,他对于朱家皇帝刻薄寡恩的性格可是记得牢固。
如果在上面那个位置的人不是朱由检,那以他的性格,在位极人臣之后,他要想的就是自保了。
在朱由检看来,洪承畴就是一个拥有贾诩想法的削弱版司马懿。
因此,面对洪承畴,即便是朱由检也不敢说能稳稳压制他。
如果洪承回京,那不是看朱慈燃怎么选择洪承畴,而是看洪承畴选不选择朱慈燃。
站队朱慈燃的后果是什么,孙传庭能知道,洪承畴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一旦他站队朱慈燃,万一朱慈燃压不过朱由校,朱由校又不肯放权,那洪承畴就得面临回家种地的下场了。
对于孙传庭来说,回家种地没什么,但对于洪承畴来说却要了老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朱慈燃无法展现能力,那洪承畴绝对会选择中立,并在朱由检离开大明后投效皇帝。
以洪承畴的心计,他一旦投效皇帝,加上他士绅的背景,朱由检的新政怕是要被推的一点不剩。
因此,在朱由检看来,洪承畴才是最难搞的人……
对于这种难搞的人,朱由检一贯的想法就是“如果搞不定,那就先搞死他”。
朱由检不愿意杀功臣,但这不代表他不敢杀。
想到这里,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而与此同时,王承恩也拿着一份红色的喜帖走了进来。
“殿下,内廷中宫殿下让人送来的请柬,太子妃已经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