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回朝了。长时间戍守边疆,风餐露宿,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那身历经沧桑的气质,若是不报上名号,旁人定会错把他当作在外镇军一方、久历沙场的总兵官。
踏入京城,他未作过多耽搁,仅做了简单停留,匆匆换洗一番,便心急如焚地进宫面圣。正值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天寒地冻,朱厚照念及杨一清旅途劳顿,又受这严寒侵袭,破天荒地传旨让他先行至暖阁等候。暖阁内炭火熊熊,暖意融融,与外面的冰天雪地仿若两个世界。
朱厚照自己则刚从文华殿处理完政务,便急忙赶回召见杨一清。
杨一清知晓这一安排后,内心不禁泛起层层波澜,诸多感慨涌上心头。他环顾暖阁内的一应陈设,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心中更是唏嘘不已。犹记得,当初就是在这暖阁之中,皇帝的那句:“满朝文武谁堪为君子耶?” 如同一记重锤,砸得自己无地自容,那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仿若昨日之事。
虽然远离京城,但是杨一清也一直密切地关注着朝局动态,从一份份辗转传来的邸报中,他敏锐地察觉到,皇帝的行事风格竟好似悄然转回到正德十六年之前那般。这一变故,让他心中既觉意外,又隐隐有些担忧,不知此番面圣,又会面临怎样的风云变幻,只是一切尚未可知,唯有静候圣驾。
正思索着,屋外便响起一阵喧闹的声音,皇帝回来了!
于是杨一清便恭恭敬敬得站立在一旁。
首先进来两个小太监,见杨一清还站在那里,便道:“跪迎。”说着便跪了下去。
杨一清也便跪了下去。
等到朱厚照进了暖阁里来,见杨一清跪在那里,便道:“平身吧,原用不着这些虚礼的。”
杨一清起身后见皇帝的胡须长了许多,人比以往更加精神,便道:“陛下万福金安。”
朱厚照笑道:“看来你去了陕西,没少在外面跑。”
杨一清躬身道:“不如此,那些个粗汉子不认得我。”
朱厚照闻言便点点头,接着道:“坐。”
杨一清闻言又是谢恩,方坐了下来。
朱厚照道:“你的京营五事疏写的不错,朕看了很多遍还不过瘾,就放在显眼的地方时时观看,如今满朝之中,能文能武的不多,王守仁一个,你一个。”
杨一清闻言,笑道:“不敢陛下如此厚爱,臣......”
朱厚照闻言却打断道:“你的建议很好,本来想留着你在陕西好好把甘肃整治一番再回来的,这是如今京营整治已经到了关键的地方,所以需要你来提督。”
杨一清闻言道:“是。”
朱厚照接着道:“陕西那边怎么样?”
杨一清整理一下思绪便道:“甘肃一镇。自兰州渡河所辖诸卫,绵亘二千余里。番虏夹于南北一线之路。情形不是特别好。”
朱厚照闻言道:“年初,吐鲁番也来朝贡了,有撤马儿罕等地面夷使火者马黑麻、写亦打黑麻满剌捏等,土鲁番并哈密夷使速坛虎力等一百三十四名。户部招待的。二者不是世仇吗?怎么会在一起朝贡?”
杨一清闻言便道:“启奏陛下,成化九年,吐鲁番袭破哈密城,俘虏哈密王母,夺走哈密王金印,兵据哈密国,但是朝廷却对吐鲁番此等行为未尝一语严诘,弘治元年,吐鲁番酋阿黑麻诱杀哈密忠顺王罕慎,朝廷亦不罪之。致使吐鲁番桀傲甚,自以地远中国,屡抗陛下命。如今吐鲁番和哈密俨然为一国了。”
朱厚照闻言脸一红,心中怎么不知杨一清对此是有看法的。
待到弘治六年,马文升对吐鲁番的行为仍不以为意竟说什么“西域贾胡惟图窥利,不善骑射,自古岂有西域为中国大患者?徐当静之”,孝宗皇帝给马黑麻的诏书又是“我国家富有四海,哈密之在中国,有之不加益,无之不加损......且朝廷之待哈密亦如待土鲁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