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打道回府(2 / 2)

直到此刻,代善方才意识到城中尼堪远比他想象中要难以对付,不仅仅依托坚城做缩头乌龟,在外野战同样擅长。

“额驸,我们都错了,我们错估了海参崴尼堪的实力!”

“同意,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大明从别处调来的精锐,专为对付我建州!”

“不,绝对不会是明军,如果明军有这份实力,早就容不下我建州了。”

何和礼疑惑道,“那就奇怪了,难道这伙尼堪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么?”

“可能是传说中的倭寇?也可能是那个朱老七的人?”代善迟疑道,“总之这伙尼堪背后不简单。”

“你也看到了,他们的火铳没有火绳,火炮也不是明军惯用的竹子节炮,佛郎机。火器威力强过明军不止一筹。”

“还有这种堡子,正适合发挥火器威力,以我们现在的手段,攻城极为艰难,除非我们也有火炮,而且射的更远!”

“大贝勒也不需太过忧虑,任何城池总有弱点,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而已。我看这城池不大,存储的粮食必定有限,围困也是一种办法。”

“等阿敏赶来了,我们再行商议吧。”

代善沉声道,“扬古利为国捐躯,此事牵扯极大,你我也脱不开关系。如不能攻下此城,也无颜面去见罕王了!”

“那蜚悠城怎么办?策穆特派人来求援,我们当真不理会么?”

闻言,代善咬牙,冷冷道,“策穆特该死!蜚悠城周边可集结勇士三千,可这厮却畏敌如虎,放任尼堪肆虐。”

“我以为这正是敌人的诡计,如果我们现在撤军返回蜚悠城,岂不是前功尽弃?而且尼堪有海船,我们回去也抓不到他们......”

船只来来回回,当所有物资离岸之后,骑二团方才踏上归程。

船队航行入深海,放眼处已见零星浮冰。

这些浮冰,并非海参崴海域自行生成,而是从极北海域漂浮过来的。眼下通航就需十分小心,再过十几日,也许就能完全无法通航,海参崴将成为一座孤城。

好在永明城传来的消息证明,建州野战或许尚可,但攻城战就是垃圾。

月朗星繁,满天星斗似触手可及,朱常瀛盘坐在船尾回廊,静静聆听海浪拍打船身。

船只所过,翻涌的浪花一直延伸至视线尽头,再远处,如同黑洞,万物不可见。

夜晚寒风刺骨,但除了脸,朱老七也感觉不到冷。满身的动物皮毛将人裹的严实,屁股下边是厚厚的熊皮,这能冷到哪里去?

朱老七在自省,数日所作所为,冷静下来回想也是令人后怕。

什么时候,自己变成了毫无人性,只知道算计的人形生物的?他自己也不知道,一路走来,方佛自然而然就变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但他并不后悔也不认为自己做错,对敌人怜悯就是对自己人犯罪。

建州,迟早是敌人,而又全民皆兵。也就是说,每一个建州男人在不久的将来都是大明的死敌,不仅仅危及老朱家的统治,大明百姓的死难才是难以承受之重。

明清鼎革,汉人又成了两脚羊,何其可悲?

我不想死,那就只有你死,而且要防患于未然,提前下手。事实上现在下手都有些迟了,如果不是为了那个位置,朱常瀛第一个要弄死的就是老奴,花费多少代价都值得。

可千算万算,事件的走向还是出了纰漏,事闹大了,宰人的时候痛快,后遗症很大。

自此之后,海参崴就是老奴的眼中钉肉中刺,也不知会不会影响他建国?他不建国不彻底同大明决裂,那么自己的机会又在哪里?就很头疼。

一句话,朱老七有些厌烦这样偷偷摸摸的小打小闹,他心急了,急于坐上那个位置,如此才有可能整合大明,举国动员开发大东北。

然而想什么也无用,皇帝老子还活蹦乱跳,老奴也没有宣读什么七大恨,也只能静下心来,等待时机。

船行两日夜,于十一月初四抵达永明城海域。

绕过半岛,驶入北部狭长水道,眼前的景象令朱老七感慨万分。

水道事实上已经结冰,但为了保障通行,十数艘渔船在水道上往来穿梭,船上人使用各类工具敲碎并不坚固的冰面,再用木耙将浮冰捞上岸。

问过,才知这项艰难工程已经持续六日了,而且日夜不停,五波人轮流劳作。

以至于狭长水道形成一道奇异景象,水道北部冰厚半尺,而南部则仍见水流。

水道北岸,建州骑兵在明目张胆窥伺,伺机对渔民下手。而永明城一方则动用两艘炮艇严密监视。

透过望远镜,建州兵的愤怒全然写在脸上,长此以往,大概是要伤身短命的。

他们应当愤怒。又有五十几个女人被赶下船,拿绳牵着入城。大包小包各类物资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极可能有他们的女儿或者姐妹,甚至媳妇。

眼见朱常瀛平安无事下船,马时楠不禁大喜。

“主上,您总算是回来了。”

“也辛苦你了。”朱常瀛拍了拍这厮肩膀,说道,“你竟然有时间来迎接我,看来建州这几日没有攻城了?”

“正是!”马时楠苦笑几声,“建奴在等水道结冰,要将我海参崴彻底围困。建奴大营里,正在赶制箭楼,大型盾车等攻城器械,这几日确实没有攻城。”

朱老七疑惑道,“建奴的补给从哪里来?蜚悠城应该没有能力提供补给才对。”

“据卑职所知,建州大军的补给应该是从小海子那边搞到的。”

小海,就是后世的兴凯湖,此湖面积广大,周边生活着一些以渔猎耕种为生的部族。

朱老七在偷家,建奴在打野,谁也没闲着。

走至城门,朱常瀛忽然想起一事。

“几处村寨都烧了吧,船只也拖进城,什么也别给建奴留下。”

“是,卑职也是这般想的,只是可惜了几处村寨。”

朱常瀛前脚刚刚入城,望楼便有警报传来。

众人急忙登城了望。却原来,茫茫北方山岭中出现一支建州军队,旌旗招展,队伍迤逦如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