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飞地茄岛(1 / 2)

占婆国宾童龙商馆座落于一处半岛。

半岛类似一根茄子,长六里宽三里,同陆地相连处不足半里,瀛州人称其为茄岛。

这块地盘已经不属于占婆,而属于瀛州,南洋商行用真金白银买下来的,比租借地还要更进一步。

半岛不大,但却热闹异常,几年之间便吸引万余明裔落脚,有本就在占婆讨生活的,也有跟随商船前来的新移民。大明内卷太严重,总有人想要逃离。

表面上,瀛州并没有在此地设立官方机构,由南洋商行自主经营,但真实情况则不然,有委派的正式官员治理,只是机构不健全。

明裔社区建有学堂、孔庙、妈祖庙,俨然同任何一座瀛州县城无异,但瀛州没有这么多预算,还顾忌不到这里,孔庙同妈祖庙都是大明裔捐款筹建的。

在这里定居的,躲不开一个商字,就如同后世奔走全世界的温州小商品市场一般,而现在则更夸张,小到针线大到家具摆设,无所不包。

论东亚手工业,大明就是霸主!

而定居者中,也不乏土着,就如同葡人在香山澳做法一般,招商的大旗挑起,想要发财讨生活的人自然就来了,许多占婆权贵豪族商贾也在岛上建有房产,并把一部分家眷迁过来居住。

没有别的,只为了安全!

如果说大明不太平,那南洋就没有安生之地,海盗土匪简直数不过来,财产一夜归零,家破人亡也只在弹指,大小势力太多,官匪也很难分清,一国的海军跑到别人家地盘也就是海盗了,哪有什么和平。

朱常瀛在几条主街道逛了一圈,就感觉穿越去了民国时期的上海滩租借地,好的地方真心不错,但乌七八糟的也有不少。

比如码头上抢活干的土着帮派,以及繁荣的贩卖人口产业。

当殖民的大门打开,朱常瀛也控制不住资本带来的后遗症。

虽然如此,朱常瀛还是很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如果没有瀛州,便会有大量的华人被贩卖至南洋,沦为只能干活的人形牲口,甚至被南洋的土着贵族支配。而现在,由于瀛州疯狂吸纳移民又加严厉打击人贩子,大明人口贩卖海外已经鲜有发生了。

但反过来,又开始有人贩卖人口去往瀛州领地。

在南洋,奴隶制是普遍存在的,暹罗、真腊、占婆、柔佛、万丹、渤泥都是这般,奴隶交易盛行。贵族也以蓄奴为荣,一个小贵族若没有几十个奴隶,就会被人看轻。

而这座半岛上贩卖人口的最大主顾,竟然是瀛州兴起的新贵,赐地太多也未必全是好事,生生刺激起奴隶贸易。

回到商馆,朱常瀛拿小本本记录在案:

有关奴隶引进要立法。

有关茄岛这类小面积飞地如何促进定居土着归化。

要设立正式关税司而不是商行代收。

治安队贪腐严重,纪律散漫,要好好查一查。

看规模看资金流,茄岛已有资格设立瀛州银行。只拿大明商人的钱财来建设瀛州还不够,土着的钱那也是钱!

帕尼提早已在商馆恭候多时了,当船队进入港口时,这位年近五旬的老国王便在码头上等候。

谁知船中没有这位大明皇子的踪影,问之,竟乔装登岛视察去了。

国王傻眼,前来迎接的官员也傻眼,也不敢撒出人手去找,只好返回商馆候着。

老国王最多1米6,而朱常瀛少说1米8,远远走过来,帕尼提便生出一股难言压迫感。

朱常瀛大步流星走到帕尼提近前,温声寒暄,把老国王请进商馆。

商馆实际上是一座小型堡垒,官署、兵营、南洋商行中南半岛业务总部都在这座小型堡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