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瀛王的家底(1 / 2)

马公堡城内布局很京师,自镇海门始,一条南北走向御道贯通全城,走到尽头,就是瀛王府邸,建筑格局却同京师王府完全不同。

这城池本就不是很大,当初设计时就只把我的住处当作一处别院来建的。

三层的石楼一座,有房二十二间,没有院墙,周边建有环形花坛,种植一些花草绿植,就这么简单。

别院左手边也是一座三层石楼,只是稍稍矮过王府别院半头,这是澎湖官衙所在。

右手边一座独立建筑群面积大过王府别院许多,这里是知行学堂,我名下的第二家学堂。只是还没有学生,从北塘带来的人,绝大部分暂时安顿在这里。

严格来说,这处城堡只建设了一小半,城内还有很多建筑正在施工。

未来,还要在其他两座主岛,白沙同西屿各建一座灯塔,设立据点同码头。如此下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圈,真正控制这条海峡通道。

拎包入住不几日,已近年关,这一年的正旦节也是在忙碌中度过的。

正月初十,走内陆的老头子们终于从泉州跨海赶到澎湖。

上元节之后的第三日,瀛王府大会。

会议的议题两件事,一则招揽大明百姓。二则研究东渡瀛州。

现而今的瀛王府空有其名无有其实,澎湖碗里的米还要去海峡对面的福建来采买,这怎么能行呢?

而澎湖虽说地盘不小,也有半县面积,但这地方是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像土豆这种藤蔓植物可是试种,短季的蔬菜也可以,水果勉强,但水稻同小麦就算了,地势平坦,一阵海风就全倒了。

议来议去,澎湖只能靠海吃海,招揽渔民才是正经,其他人招来也是累赘。

我把这个差事交给了沈兴,这人本就是福建海商,哪里有渔民,他最是清楚不过。

政策也很简单,只要肯来,一户补贴五两银子用于建房,这当然是不足够的,但不要紧,不足的可以向王府借钱,无息贷款,五年还本。至于税收,还是老规矩,三年不征,第四年起征,以船只大小来计算税额,算起来大概占据一户渔民年收入的15%。

这个数字怎么来的?澎湖本就有渔民,只不过因为海盗倭寇闹的厉害,都跑回内陆去了。王府筹建以来,得知消息陆续回来的渔民有四十几户,走访他们,自然就能了解大概。

这四十几户也算走了狗屎运。

打上来的水产瀛王府这边就能消化干净,晒干拉回内陆去卖都免了,赚钱不要太方便。

陆陆续续的,四十几户都是因为有瀛王府在才定居下来的,但这种自发的移民太过缓慢,消息面也太过狭窄。

真若算起来,澎湖三个主岛,马公,白沙,西屿养几千户渔民轻轻松松,而晒干或者腌制的海产拉回大明发卖,只这条产业链能养活的人口同收益就十分可观了。

澎湖,本身就是一座渔场!

可惜也可恨,近海渔民在大明属于黑户,不存于册籍,明明有国,但国却不要他。

大体确定下来后,我问沈兴。

“你觉着招揽渔民,是否还有其他难处?有,现在就说!”

沈兴说道,“殿下这般宽仁恤民,卑职本应无话可说,但有个事殿下可能还不甚了解。渔民在内陆属于化外之民,但各种杂税他们却躲不过,饱受欺压,这个......这个大多对朝廷......”

“心怀怨恨?”

“大抵如是。”沈兴长吁一口气,“所以如何令渔民信服,卑职还需要仔细去思量一下。”

我沉思片刻,说道。

“树立威信,这不仅仅是招揽渔民要面对的问题,农户,匠户......等等都一样,吃不饱饭骂朝廷再正常不过,这也没必要遮遮掩掩的,我家无余粮还要纳税我也骂。

我能给的就这些,怎么取信于民,你是本乡本土人,自是比我要清楚不过,尽快拿出章程给我来看。

若我是你,就只能发动这四十几户渔民去拉人头,拉来一户赏银一两。本王就还不信了,有钱还有办不成的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