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离开,现在贾府满打满算就只有三个女孩,其中史湘云和薛宝钗关系好,反倒显得贾探春不太合群。
贾探春虽然不爽,但为了讨好嫡母,只能捧着薛宝钗,而薛宝钗也很习惯自己反客为主的感觉,贾母对贾探春和史湘云两人都捧着薛宝钗一个商女的行为十分不爽,但再怎么说薛宝钗也是客人,贾母自认不好说些什么。
渐渐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连带着整个贾府的下人也开始跟着捧起薛宝钗来了,就连贾琅自己院子里温书的时候都能听见小丫鬟们说着薛宝钗的好话。
“贾府的人是疯了吗?自己家的小姐不夸,夸人家薛家的小姐干什么?”
贾琅想不明白此事,但身为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倒是看的分明。薛宝钗看中了贾琅,但奈何贾琅同贾宝玉不一样,贾琅是大房的人,与薛宝钗没有亲戚关系,又因为男女有别,贾琅也不常来往后院,薛宝钗就是想见贾琅与他培养感情都不行。
如果就这样继续下去,薛宝钗这辈子也没办法嫁给贾琅,所以为了引起贾琅的注意,薛宝钗才特意收买贾府的下人在贾府传自己的好话,她想着就算贾琅听了对自己没什么想法也不亏,万一大房的李姨娘或是贾母知道了,有意替贾琅聘自己为妻也不是不可能的。
怎么说呢,薛宝钗的手段其实挺幼稚的,前世为了能与贾宝玉定亲,贾府也曾传出林黛玉比不过薛宝钗,以及薛宝钗有个金锁,恰好能与贾宝玉的宝玉相配的传言。
只是她忘了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前世能决定贾宝玉婚事的人是她的姨母,不是贾宝玉本人;而这辈子能决定贾琅婚事的却不是这贾府里的任何一个人,而是贾琅本人,只要贾琅不同意,薛宝钗就是把自己吹上天也没用。
眼见贾琅无动于衷,薛宝钗失望不已。薛姨妈见贾琅没有反应,又经二太太劝说,有心想叫薛宝钗与贾宝玉凑一对,劝说道。
“宝钗,这琅哥儿心思都在读书上头,半点反应不见,不如试试宝玉。”
“宝玉长得好,性子也好,你姨母有心想将你配给宝玉,再怎么说宝玉也是嫡出,可不比琅哥儿庶出身份来的体面?”
薛宝钗咬唇心里纠结,要说她有多么喜欢贾琅那倒不至于,只是对于贾琅与贾宝玉两人,心气高的薛宝钗自然更看重贾琅。
在薛宝钗眼里,贾琅当官一事是板上钉钉,而贾宝玉好虽好,未来没出息也是确定的,自己从小就苦于身份比不过他人,低人一等,难不成以后生了孩子,也要孩子低人一等吗?
薛宝钗的心结薛姨妈又怎会不知呢,只是她清楚这贾府大房与二房之间的关系虽然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内里也是明争暗夺。
薛宝钗一个二房的亲戚又怎么会被大房看中,配给大房最出息的琅哥儿呢。薛宝钗年纪小,人聪明也精明,但大局观还是差了一点,她只知道贾琏与王熙凤可以成亲,却没想过这个时候与那个时候大房与二房的关系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