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星似乎也没想让我们说话,只停顿半秒就继续道:“根据目前客观条件的逻辑分析,接管人员中存在可疑人员,表明入侵方尚未达成全部目标。”
我眼神一亮:“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接管人员存在调查价值,但为防止打草惊蛇,建议采取暗中调查,了解并控制接管人员的“目标”,最后利用该目标作为诱饵,诱导对方主动暴露。”
“这是一次机会,另外两次呢?”
“第二方案为,控制接管人员及戴森·维克多,通过审讯手段得到证人证词,但此举有暴露风险,考虑到对方可能自杀守密,故不推荐执行此方案。”
“如果真那么干了,他们一死,我们就真成通缉犯了。”
利亚姆朝我耸了耸肩,又重新看向刘晓星:“第三个方案是什么?”
“第三方案为满足敌方要求。”
刘晓星的语调平淡,不带丝毫的情绪波澜:“根据客观条件的逻辑分析,‘杀死011’为敌人的目标之一,可以利用蜂巢基地中的‘011’,以‘入侵者’的身份死亡。”
“此举可让真正的‘011’继续隐藏,并通过‘目标达成’使敌人放松警惕,为我方争取时间及制造调查机会,符合效率最大化原则,建议执行。”
“……”
沉默再次降临。
足足过了两分钟,我还是忍不住看向利亚姆:“她到底是什么?这种加入联想的主观分析,不像是简单的机器人或者系统,可是她居然……居然……”
“平静提出牺牲自己的父亲?”
利亚姆接上我的话,眼睛却看着刘晓星:“我无权向你透露太多情况,因为我知道的也不多,我只能说这里的刘晓星是机器。”
“‘这里’?”
我注意到利亚姆的用词:“晓星也不止一个?”
“……我不知道,只是怀疑。”
利亚姆表情古怪的摊了摊手:“她属于一个高度机密的实验项目,项目目标我也不清楚,只知道是一种脑控机器人之类的东西。”
“几个月前,蜂巢基地的调查部门接到辅助任务,要带着她一起工作,并通过日常相处,找出她不像‘人’的那部分,来帮助她更像一个‘人’。”
“……啊?”
我想了几秒还是没想明白:“你刚说这是一个脑控机器人,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应该是一个‘人’用大脑控制这个机器,又怎么会不像人?”
“不知道,我是调查专家,不是科研专家。”
利亚姆摇摇头,然后跟我一起转头看向李智勇。
刚才听到“脑控机器人”的时候,李智勇就是一副想到了什么的表情,而在被我和利亚姆注视之后,这种表情也更明显了。
“……我不确定,但可能是人机融合技术。”
李智勇迟疑道:“大概1960年,曼菲德·克莱恩斯和内森·克莱恩提出“赛博格”概念,大意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增强生物体以适应极端环境。”
“但是直到20世纪末,bcI技术才取得突破,比如“brainGate”系统的意识操控机械,还有……”
“说人话。”
“嗯……在脑内植入一个设备,通过设备读取并翻译脑波信号,对相关联的设备进行操控,肖海的义肢就是这种,你的‘阻断器’也参考了这项技术。”
李智勇说着,双手十指相对拢了个圈:“这项技术最理想化的目标,是实现双向的信号交互,让大脑通过设备、比如义肢来感受温度、触觉、痛觉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