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对农泽的这篇论文高度重视,立刻组织顶尖学者进行评审,最终结论为——“可行”!
农泽投递论文后,很快就收到了回复。对方不仅承诺给予丰厚稿酬,还邀请他加入期刊。
农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理念与《科技》有些不合。
他更愿做个纯粹的科学家,做个普通人。
收到《科技》回复后,农泽在网上搜索了那棵树及其他三棵树的信息。
他在搜索框输入“杉木”,立刻跳出数十条信息,全关乎杉木。
然而,多数信息显示,这些树是野生杉木,没有中国扶植或开垦的迹象,与中国背景无关。
网友们的惊讶随之而来:
“没想到农大师这段时间还发表了一篇论文,看了一下,确实厉害!谁还敢质疑农大师,自己也写一篇来看看?论文详细记录了抗风沙时的事情,若非亲身经历,怎能记录得如此详尽!”
“能防风沙的树太强了,还有那变异的西瓜苗,将来夏天吃西瓜恐怕要便宜多了,生态环境彻底改善了,几天内写出这么完整的论文,实在太牛了!”
“同样是家里憋论文的人,看到这篇论文简直两眼一抹黑,这也太强了!我写了半个月,才几千字,大师居然这么快就写出高质量论文,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农泽皱眉,隐约觉得其中或许还有他忽视的东西......
他又翻了翻,除了那几棵树的信息,还有不少其他动植物的介绍。比如,有的动物偏爱酸溜溜的食物,有的则是甜食爱好者,还有些对酸辣口味敬而远之,诸如此类,种类繁多。
但这些信息对农泽来说,意义不大,唯独几种特别的植物吸引了他的眼球。
他将这些植物的模样描摹在纸上,放大细看,其中一种植物的模样让他眼睛猛地一亮:“这不就是变异杉木嘛?”
农泽确定自己看到的就是变异杉木无疑。
根据《科技》资料介绍,变异杉木极其稀有,其种子源自南美,移植过程中还遭遇了极端气候的洗礼。当年移植的工人在森林中迷路,不慎踏入沼泽,之后便销声匿迹。
这事曾引发不小风波,后来救援队虽救出了变异杉木,工人却仍旧下落不明。
盯着变异杉木的图样,农泽脑中灵光一闪:“这会不会是变异杉木的幼苗?”
他连忙联系《科技》,询问是否有变异杉木的种子,得到的答案是有,但数量有限,品质也不理想。
农泽难免有些失落,但他明白要找成千上万颗变异杉木种子谈何容易,唯有耐心搜寻。
继续浏览网页时,他竟意外发现了关于《杉木之谜》的帖子。
“这不就是变异杉木的种子吗?”农泽笑道,“原来变异杉木是这样从杉木种子中孕育而出的!”
农泽将帖子发至网上,并留言:“希望大家能帮我找到更多杉木种子,感激不尽。”
没过多久,一名Id为“小红豆”的网友回应,声称知道杉木种子的下落,并紧跟着发布了一篇文章。
文章详述了杉木的悠悠历史,这是一种古老树种,年龄高达两千年,树皮粗硬,枝叶繁茂,是培育变异杉木的理想选择。
“小红豆”一文发出后,网友们蜂拥而入,讨论热烈。
“哇塞!真假?怪不得变异杉木种子难觅,原来是因为这样。”
“树干结实防虫蛀,变异杉木还能入药呢。”
“花期短暂,秋开即谢,冬开则枯。”
“据说这些变异杉木的种子能炼制特效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