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商业的挑战(1 / 2)

在姜辞忧与陆景琛感情逐渐破冰、稳步升温之际,生活的暗流却在商业领域悄然涌动,一场汹涌的风暴正朝着他们席卷而来。

这段时间,姜辞忧一直密切关注着自己手头的几个投资项目。她每日早早来到办公室,一头扎进堆积如山的文件与数据报表之中,眼神专注而犀利,试图从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背后,洞察市场的瞬息万变。然而,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一个新兴科技项目,在产品研发进入关键阶段时,突然遭遇技术瓶颈。核心研发团队反复试验,却始终无法攻克难题,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这不仅意味着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可能付诸东流,还将影响后续一系列的商业布局。一旦错过最佳的上市时机,在竞争激烈如战场的科技领域,这款产品将沦为市场的弃儿,被后来者迅速超越。

祸不单行,另一个传统制造业的投资也状况频出。原材料价格如同脱缰野马般一路飙升,运输成本也因国际形势的动荡而翻倍增长。原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甚至面临亏损的边缘。合作的工厂那边更是频繁传来噩耗,工人罢工、设备故障,问题接踵而至,让姜辞忧心力交瘁。她整日奔波于各个项目现场、合作商之间,电话铃声不绝于耳,每一个来电都像是一道催命符,带来的或是新的难题,或是合作伙伴的质疑与抱怨。

与此同时,陆景琛所在的家族企业也深陷泥沼。作为家族企业的核心成员,陆景琛肩负着沉重的责任。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市场风向变幻莫测,家族企业主营的传统奢侈品行业遭受重创。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日益多元化,对环保、可持续的产品理念推崇备至,而家族企业的产品线未能及时跟上这一潮流转变,显得陈旧而缺乏吸引力。在新兴品牌的猛烈冲击下,市场份额节节败退,销售额连续几个季度呈现断崖式下滑。

内部管理问题也如毒瘤般滋生蔓延。家族成员众多,各自心怀鬼胎,为了争夺企业的控制权明争暗斗。陈旧的管理模式在新时代的商业浪潮下显得格格不入,决策流程冗长繁琐,导致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迟钝至极。高层管理者们大多是家族中的长辈,凭借资历上位,缺乏创新思维与应对危机的果敢决断,依旧固执地守着过去的辉煌,不愿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面对如此严峻的商业形势,姜辞忧与陆景琛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试图从过往的经验中寻找破局之法,那些曾经携手共度的美好时光,在此时化作了心底最坚实的力量源泉。

一天深夜,城市早已被黑暗笼罩,姜辞忧办公室的灯却依旧亮着。她疲惫地揉了揉酸涩的双眼,望着桌上凌乱的文件,满心都是无奈与迷茫。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起,陆景琛的来电头像映入眼帘。她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陆景琛略带沙哑却依旧温柔的声音:“辞忧,还在忙吗?我知道你最近为项目的事操碎了心,我也一样,咱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姜辞忧鼻尖一酸,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景琛,我感觉好累啊,这些问题一个个都像大山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你那边怎么样?”

“我这边也不容乐观,但咱们不能就这么被打倒。”陆景琛坚定地说道,“我刚和团队开了一整天的会,梳理了一些家族企业的问题,我觉得咱们或许可以互相借鉴思路。你现在方便出来吗?我去找你,咱们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聊聊。”

姜辞忧犹豫了一下,看了看窗外寂静的夜色,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我等你。”

没过多久,陆景琛的车停在了姜辞忧公司楼下。他快步走进大楼,在电梯里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领,试图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不想让姜辞忧再多一分担忧。当他推开办公室门,看到姜辞忧憔悴的面容时,心猛地一揪。他几步上前,轻轻将她拥入怀中,什么也没说,只是用这个拥抱传递着力量与安慰。

两人来到一家 24 小时营业的咖啡馆,店内空荡荡的,只有他们一桌客人。暖黄色的灯光洒在身上,却驱散不了心头的阴霾。服务员送上两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后便悄然退下。

陆景琛率先开口:“辞忧,咱们先把各自的问题都摊开来说,集思广益,一定能找到出路的。你先说你的投资项目吧,到底卡在了哪些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