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澳国战场背后的国内建设与战场风云(2 / 2)

刘铮又指了指那些标注着矿产资源的区域,说道:“我呀,因为有前世对大体矿产布局的一些了解,就把矿产的寻找和开发大概画了个范围,让勘探队按照这个去寻找,主要就是煤矿、铁矿、铜矿、钨矿这些重要的矿藏,还有石油资源呢,这些可都是咱们工业的命脉呀。而钢铁、石化、铜和铝等冶炼企业,除了在矿区设置一部分外,主要是在沿海深水区附近建设,这样方便从国外进口矿石嘛,这运输成本就能降下来不少呢。”

就在刘铮一心扑在国内建设的时候,欧洲战场那边的消息也不断传来,战况那叫一个惨烈啊。虽说熊国把 d 国阻滞到了基辅一线,可前线就跟个绞肉机似的,那些经过短暂训练的熊国军人,每天那都是整连整营地倒在 d 国狙击手的枪下呀,那场面,想想都让人揪心。同样的,d 国的军人也没好到哪儿去,也是每天成百上千人倒在熊国狙击手的枪下呢。

刘铮听着这些战报,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对身边的参谋说道:“这战争太残酷了呀,咱们虽然卖给熊国米国款的 m1 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可也销售了一部分咱们自己改造的‘自卫一号’半自动步枪给他们呢。这‘自卫一号’半自动步枪可是有它的优势的,虽然装药比原装的少了点,但是枪管长、管壁厚呀,这就让子弹的有效射击距离更远了,所以熊国的狙击手用着还是挺占便宜的。你看那 d 国狙击手用的 m1 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有效射程和精度可都比不上咱们卖给熊国的‘自卫一号’半自动步枪呢,从这方面来看呀,d 国每天消耗的士兵和狙击手就更多了,这战场上果然就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啊。”

参谋听了,忧心忡忡地说道:“刘司令,照这战况发展下去,可太可怕了呀,这得牺牲多少人啊。”

刘铮沉重地点点头,说道:“是啊,所以咱们可得吸取教训,你看熊国的狙击学校,每天都有两万人在训练呢,而且每个月都有两万名狙击手投入到前线战斗中,这数字太惊人了。这也是我要把外派的主力部队收回来好好训练的原因啊,咱们得时刻保持警惕,让战士们都有过硬的本领,不然真到了关键时刻,那可就吃亏了。”

想到这儿,刘铮又想到了战士们日常训练的事儿,他说道:“对了,咱们现在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战士们,都得把训练射击当成常态了,得让他们随时都养成训练射击的习惯呀,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嘛。为了激励战士们好好训练,提高射击技术,我每个月可是拿出了五万大洋,哦,现在是五万华夏币当作射击奖金呢,只要他们成绩好,就能拿到奖金,还有表彰,这钱花得值啊。”

参谋有些疑惑地问道:“刘司令,这每个月五万华夏币可不是个小数目呀,这么支出合适吗?”

刘铮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解释道:“嘿,关于这个问题啊,你大可不必忧心忡忡。要知道,这些资金的支出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它们可是全都经过了严格备案的!这些钱其实都是咱们之前缴获敌人的那些武器弹药以及各种物品拿去出售之后所得到的收益。这点儿小钱对于咱们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然而,可别小瞧了这笔资金,它对于提升战士们的射击技术而言,那起到的作用可真是不容小觑!另外,咱们如今每隔十天还会举行一场射击比赛。不过这场比赛有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平时不需要使用实弹来进行训练。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战士们每一天心里都惦记着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成绩,然后全力以赴地争取能够获得丰厚的奖金以及令人羡慕的表彰!只有这样,大家在日常训练的时候才会充满干劲儿,不是吗?”

而在这战火纷飞的日子里,还有一件事儿让刘铮颇为感慨。几个月下来,缴获的硬通货那可真是数量惊人,都纷纷进入了中央金库。现在还没算上南亚那边的缴获,光是库存的黄金就已经达到三万五千吨了,银锭和大洋加起来有八万六千吨,还有三吨各类钻石及其他贵重物资。

刘铮看着那一份份关于缴获物资的清单,不禁感叹道:“哎呀,以前咱们跟鬼子打仗,要赎金都是要多少块大洋,现在可好,缴获的那都是多少吨大洋啊,这放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呀,不过这也都是战士们用命换来的,来之不易啊。”

刘铮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心里既有对国内建设一步步走上正轨的欣慰,又有着对欧洲战场那残酷战况的担忧,还有对这巨额缴获物资所承载的沉重代价的感慨。这复杂的局势,就像一团乱麻,每一件事都相互牵扯,而未来又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是会越来越好,还是会有更多的艰难险阻呢?一切都如同这变幻莫测的风云,让人既怀揣着希望,又时刻紧绷着心弦,只能咬着牙,继续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里砥砺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