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让刘铮没想到的是,这每天的弹药消耗量简直大得惊人。原本安排的每天五十架次运输机运输弹药,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没办法,他只能咬咬牙,把运输规模扩大到每天一百架次。可即便这样,还是常常得临时再增加几十架飞机运输,才能勉强满足各国的需求。
刘铮看着那不断攀升的运输数据,心里越来越担忧。他赶紧翻开采购表查看,这一看,眉头皱得更紧了。原来,炮弹的消耗居然是最大的。山城和奉天兵工厂已经全力生产了,可还是满足不了销售的需求。之前把缴获倭国的炮弹也都送出去了,现在大口径炮弹的库存已经少得可怜。
刘铮心里暗自思忖:“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咱们自己怎么都得留下一部分储备,这世道这么乱,谁知道哪天又会爆发战争。手里没点存货,到时候可就抓瞎了。”
想到这儿,刘铮立刻行动起来。他知道,原来的山城和奉天兵工厂炮弹生产能力有限,必须得想办法解决。于是,他果断下令,另外增加十几条炮弹生产线,把太原、武汉、上海等地的生产线也都开动起来,全力满足这些国家的需求。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刚把这事儿安排妥当,苏英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澳国储存的大口径炮弹特别多。刘铮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救星。他赶忙叫来通讯兵,给苏英传达命令:“苏英啊,你赶紧把澳国的所有武器装备都详细列个清单出来,然后直接交给杰斯,让他把这些武器装备卖给腐国或 d 国。能削弱他们的实力,那可是我最乐意看到的事儿。你抓紧去办!”
苏英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杰斯那边也是雷厉风行,很快就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连港口的岸炮都给卖出去了。可这一下,原本一直正常运营的杰斯投资公司的货船一下子就紧张起来,运力根本跟不上了。
杰斯赶忙向刘铮汇报这个情况。刘铮听后,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然后说道:“这也不是没办法。杰斯啊,你直接动用米国储备,去购买米国其他货运公司停靠在那没法运营的货船。现在米国各个行业虽说有复苏的迹象,可这战争一打,海运几乎都停滞了。那些公司也都运营不下去了,咱们正好趁机捡个漏,不买白不买。”
刘铮心里还有着更深的盘算。他想着:“如今这局势,和米国的蜜月期估计最多也就一年了。米国如今虽因战争陷入困境前来求助于咱华夏,但他们的野心和算盘从未停止过。咱可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得想办法变相把米国的所有资金都拿回来,以免日后被他们算计。
买这些米国公司的海运货船和废钢铁,可是一举多得。一来,现在海运因战争几乎停滞,那些米国货运公司运营不下去,货船闲置,此时入手价格必定划算,相当于捡了个大便宜;二来,有了这些货船,就能把米国的机器设备和钢铁原材料直接运到澳国,补充澳国的资源,为后续的行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三来,还可以从澳国把缴获的武器弹药运给腐国和德意联军,这样既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又能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
更为重要的是,如此操作之后,未来海军的补给船只咱们就省得再生产了,也能省得占用咱们自己的生产资源,可将这些资源投入到更急需的地方。这步棋,可得走好了,每一步都关乎着华夏在这场风云变幻的战争中的利益与地位啊。”
刘铮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又有着对局势把控的自信,可同时也夹杂着对未来诸多不确定性的担忧。这一场场围绕着武器的博弈,就如同在钢丝上行走,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而接下来又会遇到怎样的变数呢?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让人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既怀揣着希望,又时刻紧绷着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