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算数法,工巧诸技艺(文字算术的方法,各种工艺技巧)
一切皆通达,愿垂见纳受(她样样精通,希望你能够接纳她)
善了诸兵法,巧断众诤讼(善于了解各种兵法,巧妙地裁决各种争端)
能调难可调,愿垂见纳受(能够调和难以调和的事物,希望你能够接纳她)
其身甚清净,见者无厌足(她的身体极为清净,见到的人都不会厌烦)
功德自庄严,汝应垂纳受(她的功德自然庄严,你应该接纳她)
众生所有患,善达彼缘起(众生所有的疾病,她都能很好地了解其缘起)
应病而与药,一切能消灭(针对病症给予药物,能够消除所有的疾病)
阎浮语言法,差别无量种(阎浮提的语言,有无量种差别)
乃至妓乐音,靡不皆通达(乃至妓乐的声音,她无不精通)
妇人之所能,此女一切知(作为妇人所能做的事情,这位女子全都知道)
而无女人过,愿垂速纳受(但她却没有一般女性的缺点,希望你尽快接纳她)
不嫉亦不悭,无贪亦无恚(她不嫉妒也不吝啬,没有贪婪也没有愤怒)
质直性柔软,离诸粗犷恶(性格正直而且温柔,远离粗鲁和恶劣)
恭敬于尊者,奉事无违逆(尊敬尊者,侍奉他们没有违背)
乐修诸善行,此能随顺汝(喜欢修行善行,这样的人能够顺从你)
若见于老病,贫穷在苦难(如果见到老人、病人、贫穷者处于苦难中)
无救无所依,常生大慈愍(没有救助也没有依靠,她常常生起大慈悯之心)
常观第一义,不求自利乐(她常常观察真理,不寻求自身的利益)
但愿益众生,以此庄严心(只希望利益众生,用这样的心来庄严自己)
行住与坐卧,一切无放逸(无论行走、站立、坐卧,一切都没有放逸)
言说及默然,见者咸欣乐(无论说话还是沉默,见到的人都感到欢喜)
虽于一切处,皆无染着心(虽然身处各种环境,心中都没有染着)
见有功德人,乐观无厌足(见到有功德的人,乐于观察并且永不满足)
尊重善知识,乐见离恶人(尊重善知识,喜欢见到离开恶行的人)
其心不躁动,先思后作业(她的心不急躁,总是先思考然后行动)
福智所庄严,一切无怨恨(她的福报和智慧所庄严,一切都没有怨恨)
女人中最上,宜应事太子(她是女人中最优秀的,适合侍奉太子)”
当太子进入香牙园后,告诉具足妙德和她的母亲善现说:
“善良的女孩!我致力于追求无上正等正觉,我将在未来的无量劫中,集聚所有智慧的助道法门,修行无边的菩萨行,净化所有的波罗蜜,供养所有诸如来,维护所有诸佛的教法,庄严所有佛的国土,确保所有如来的种性不会断绝,根据所有众生的种性使他们普遍成熟,消灭所有众生的生死之苦,将他们置于究竟的安乐之中,净化所有众生的智慧之眼,修行所有菩萨所修行的法门,安住在所有菩萨的平等心中,成就所有菩萨所行的境界,使所有众生普遍感到欢喜;我将舍弃所有物质,在未来的无量劫中实践布施波罗蜜,使所有众生都能普遍满足于衣服、饮食、妻子、孩子、男女仆人等,所有内外所有的一切,我都将舍弃和施舍,没有任何吝啬和后悔。那时,你可能会成为我的障碍:当我施舍财物时,你心中吝啬;当我施舍孩子时,你心中痛苦;当我割舍身体部位时,你心中忧愁;当你让我出家时,你心中后悔。”
在那个时候,太子为具足妙德说了一首颂歌:
“哀愍众生故,我发菩提心(出于怜悯众生的缘故,我发起了菩提之心)
当于无量劫,习行一切智(将在无量劫中学习并实践一切智慧)
无量大劫中,净修诸愿海(在无量的大劫中,清净地修行种种愿海)
入地及治障,悉经无量劫(深入地界并清除障碍,这一切都经历了无量劫)
三世诸佛所,学六波罗蜜(在三世诸佛那里学习六波罗蜜)
具足方便行,成就菩提道(具备了种种方便法门,成就了菩提之道)
十方垢秽刹,我当悉严净(十方污秽的世界,我将使之变得庄严清净)
一切恶道难,我当令永出(所有的恶道之难,我将使众生永远脱离)
我当以方便,广度诸群生(我将以种种方便,广泛地度化众生)
令灭愚痴暗,住于佛智道(使他们熄灭愚痴之暗,安住于佛陀的智慧之道)
当供一切佛,当净一切地(应当供养一切佛陀,应当净化一切佛土)
起大慈悲心,悉舍内外物(发起大慈悲心,舍弃内外一切物品)
汝见来乞者,或生悭吝心(你见到前来乞讨的人,或许会产生吝啬之心)
我心常乐施,汝勿违于我(我的心常常乐于布施,你不要违背我的心意)
若见我施头,慎勿生忧恼(如果见到我把头布施出去,千万不要忧愁苦恼)
我今先语汝,令汝心坚固(我现在先告诉你,让你的心更加坚固)
乃至截手足,汝勿嫌乞者(甚至割去手脚,你也不要嫌弃乞讨的人)
汝今闻我语,应可谛思惟(你现在听我说的话,应当仔细地思考)
男女所爱物,一切我皆舍(无论是男是女所喜爱的东西,我都会舍弃)
汝能顺我心,我当成汝意(你能顺从我的心意,我也会成全你的心愿)”
在那个时候,童女对太子说:“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教导。”然后她也说了一首颂歌:
“无量劫海中,地狱火焚身(在无量劫的岁月里,地狱之火焚烧着身体)
若能眷纳我,甘心受此苦(如果能被你接纳,我甘愿承受这种痛苦)
无量受生处,碎身如微尘(在无量次的受生中,身体粉碎如同微尘)
若能眷纳我,甘心受此苦(如果能被你接纳,我甘愿承受这种痛苦)
无量劫顶戴,广大金刚山(在无量劫中顶戴着巨大的金刚山)
若能眷纳我,甘心受此苦(如果能被你接纳,我甘愿承受这种痛苦)
无量生死海,以我身肉施(在无量的生死轮回中,我愿意将我的身体和血肉布施)
汝得法王处,愿令我亦然(如果你得到了法王的地位,我希望我也能如此)
若能眷纳我,与我为主者(如果能被你接纳,你成为我的主人)
生生行施处,愿常以我施(生生世世布施的地方,我希望常常能以我来布施)
为愍众生苦,而发菩提心(为了怜悯众生的苦难,而发起了菩提之心)
既已摄众生,亦当摄受我(既然已经摄受了众生,也应该摄受我)
我不求豪富,不贪五欲乐(我不追求豪富,不贪恋五欲的快乐)
但为共行法,愿以仁为主(只是为了共同修行佛法,希望以仁慈为主)
绀青修广眼,慈愍观世间(绀青色的双眼修长而广阔,慈爱地观望着世间)
不起染着心,必成菩萨道(心中不起染着,必定成就菩萨之道)
太子所行处,地出众宝华(太子所到之处,地上会生出各种宝华)
必作转轮王,愿能眷纳我(必定会成为转轮圣王,希望能被你接纳)
我曾梦见此,妙法菩提场(我曾经梦见这样一个美妙的法会菩提道场)
如来树下坐,无量众围绕(如来坐在树下,无量的众生围绕着他)
我梦彼如来,身如真金山(我梦见那位如来,身体如同真正的金山)
以手摩我顶,寤已心欢喜(用手抚摸我的头顶,醒来后心中欢喜无比)
往昔眷属天,名曰喜光明(过去的眷属天名叫喜光明)
彼天为我说,道场佛兴世(那位天人告诉我,道场中有佛陀出世)
我曾生是念:愿见太子身(我曾经生起这样的念头:希望能见到太子的身姿)
彼天报我言:汝今当得见(那位天人告诉我:你现在将会见到他)
我昔所志愿,于今悉成满(我过去的愿望,如今全部实现了)
唯愿俱往诣,供养彼如来(只希望一起前往,供养那位如来)”
在那个时候,太子听到了胜日身如来的名号,心中生起了极大的欢喜,他希望见到那位佛陀。于是,太子把五百颗摩尼宝撒在童女身上,给她戴上了奇妙的宝冠,穿上了火焰摩尼宝衣。在那个时候,童女的心并没有动摇,也没有表现出喜悦;她只是双手合十,恭敬地看着太子,目光没有移开。
童女的母亲善现在太子面前说了一首颂歌:
“此女极端正,功德庄严身(这位女子极为端正,身体被功德庄严)
昔愿奉太子,今意已满足(过去希望侍奉太子,现在心愿已经满足)
持戒有智慧,具足诸功德(她持守戒律富有智慧,具备了种种功德)
普于一切世,最胜无伦匹(普遍在一切世间,是最卓越无双的)
此女莲华生,种姓无讥丑(这位女子从莲花中诞生,种姓无可指责)
太子同行业,远离一切过(与太子同行,远离了一切过失)
此女身柔软,犹如天缯纩(这位女子的身体柔软,如同天上的丝绸)
其手所触摩,众患悉除灭(她的手触摸之处,一切病痛都会消失)
毛孔出妙香,芬馨最无比(她的毛孔散发出美妙的香气,芬芳无比)
众生若闻者,悉住于净戒(众生如果闻到这香气,都会遵守清净的戒律)
身色如真金,端坐华台上(她的身体如同真金,端坐在莲花座上)
众生若见者,离害具慈心(众生如果见到她,都会远离伤害生起慈悲之心)
言音极柔软,听之无不喜(她的言语声音极为柔和,听到的人无不欢喜)
众生若得闻,悉离诸恶业(众生如果听到,都会远离恶业)
心净无瑕垢,远离诸谄曲(她的心灵纯净无瑕,远离了谄媚和曲意)
称心而发言,闻者皆欢喜(按照心意发言,听到的人都感到欢喜)
调柔具惭愧,恭敬于尊宿(她温顺而具有惭愧心,恭敬于尊长)
无贪亦无诳,怜愍诸众生(没有贪婪也没有欺诈,怜悯所有的众生)
此女心不恃,色相及眷属(这位女子的心不依赖于色相和眷属)
但以清净心,恭敬一切佛(只以一颗清净的心,恭敬一切佛陀)”
在那个时候,太子和具足妙德童女以及一万个采女和她们的随从,离开了香牙园,前往法云光明道场。到达后下车,步行到佛陀所在的地方。他们看到佛陀的身体端庄、寂静,各种感官和谐,内心和外界都非常清净,就像大龙池没有杂质一样;他们都产生了纯净的信心,感到非常欢喜,顶礼佛陀的脚,绕了很多圈。在那个时候,太子和妙德童女各自拿着五百朵妙宝莲花供养佛陀。太子为佛陀建造了五百个精舍,都是用香木制成的,用各种宝石装饰,用五百颗摩尼宝点缀。那时,佛陀为他们讲说普眼灯门修多罗;听完这部经后,他们在所有法中得到了三昧海,包括:普照一切佛愿海三昧、普照三世藏三昧、现见一切佛道场三昧、普照一切众生三昧、普照一切世间智灯三昧、普照一切众生根智灯三昧、救护一切众生光明云三昧、普照一切众生大明灯三昧、演一切佛法轮三昧、具足普贤清净行三昧。那时,妙德童女得到了名为难胜海藏的三昧,在无上正等正觉中永不退转。
在那个时候,太子和妙德童女以及她们的随从,顶礼佛陀的脚,绕了很多圈,告辞后返回宫殿;他们去见父王,跪拜后,告诉国王:“大王应该知道,胜日身如来已经出现在世上,在国内的法云光明菩提道场中成就了正等正觉,现在还没有过多久。”在那个时候,大王问太子:“是谁告诉你这样的事情?是天还是人?”太子回答:“是这个具有妙德的女孩说的。”国王听到后,感到无比欢喜,就像一个穷人得到了一个大宝藏,心想:“佛陀是无上的宝物,很难遇到;如果能够见到佛陀,就能永远断绝所有恶道的恐惧。佛陀就像医生,能治疗所有的烦恼疾病,能救所有的生死大苦;佛陀就像导师,能引导众生到达最终的安稳之地。”这样想后,国王召集了所有的小王、大臣、随从,以及刹利、婆罗门等所有大众,放弃了王位,传给了太子;加冕完毕后,和一万人一起,前往佛陀所在的地方;到达后,顶礼佛陀的脚,绕了很多圈,和他的随从都坐下了。
在那个时候,如来佛观察到那位父王和所有大众,从白毫相中放出大光明,称为“一切世间心灯”,普照十方无量世界,停留在所有世间之主的面前,展示如来不可思议的大神通力量,普遍使所有应该接受教化的人心灵得到清净。在那个时候,如来佛以不可思议的自在神力,现身超越一切世间,以圆满的声音为大众说陀罗尼,称为“一切法义离闇灯”,有佛刹微尘数的陀罗尼作为随从。那位父王听到后,立刻获得了大智慧光明;在大众会中,有阎浮提微尘数的菩萨,同时证得了这个陀罗尼;六十万那由他人,穷尽了所有的烦恼,心灵得到了解脱;一万众生,远离了尘垢,得到了法眼净;无量众生,发起了菩提心。那时,佛陀又以不可思议的力量广泛展示神变,在十方无量世界演绎三乘法门,教化和度化众生。
在那个时候,那位父王有这样的念头:“如果我在家,不能证得这样妙法;如果我在佛陀那里出家学道,就能成就。”有了这个念头后,他向前对佛陀说:“愿我能跟从佛陀出家修学!”佛陀说:“随你的意愿,你应该自己知道时机。”在那个时候,财主王和一万人都在佛陀那里同时出家。不久,他们都成就了一切法义离闇灯陀罗尼,也得了上述的各种三昧门,又得了菩萨十神通门,又得了菩萨无边辩才,又得了菩萨无碍净身,前往十方诸如来所在之处听受其法,成为大法师演说妙法;又以神力遍及十方刹土,随众生心而现身,赞美佛陀出现,讲述佛陀的本行,展示佛陀的本缘,称扬如来的自在神力,维护佛陀所说的教法。
在那个时候,太子在十五号的正殿上,被采女围绕,七宝自然到来──第一,轮宝,名叫“无碍行”;第二,象宝,名叫“金刚身”;第三,马宝,名叫“迅疾风”;第四,珠宝,名叫“日光藏”;第五,女宝,名叫“具妙德”;第六,藏臣宝,名叫“大财”;第七,主兵宝,名叫“离垢眼”。──七宝齐全,成为转轮王,统治阎浮提,以正法治世,人民快乐。王有一千个儿子,端正勇健,能够战胜敌人。在阎浮提中有八十个王城,每个城中有五百个僧坊,每个僧坊都建立了佛的支提,都非常高大宽广,用各种妙宝装饰;每个王城都请如来,用不可思议的众妙供具供养。佛陀进城时,展示了大神力,使无量众生种下善根,无量众生心灵得到清净,见到佛陀感到欢喜,发起菩提心,生起大悲心,利益众生,勤奋修行佛法,进入真实义,安住在法性中,了解法的平等,获得三世智慧,平等观察三世,知道所有佛陀出现次第,讲述各种法摄取众生,发起菩萨愿,进入菩萨道,了解如来法,成就法海,能普遍现身遍及所有刹土,知道众生的根性和愿望,使他们发起一切智慧的愿望。
佛陀说:“佛子,你怎么看待那个时代的太子,他得到转轮王的位置,供养佛陀,其实他就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而那个财主王,就是现在的宝华佛。宝华佛现在在东方,越过了世界海中无数的佛刹,有一个世界海,名叫现法界虚空影像云。在里面有一群世界,名叫普现三世影摩尼王。在那群世界中有一个世界,名叫圆满光。在那个世界里有一个道场,名叫现一切世主身。宝华如来就是在那里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有无数的菩萨围绕在他周围,听他讲法。宝华如来在过去修行菩萨道时,净化了这个世界海。在这个世界海中,无论是过去的、未来的还是现在的佛陀出现,都是宝华如来作为菩萨时教化他们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心的。那个时代的女母善现,就是我现在的母亲善目。那个王的眷属,就是现在在如来法会中的大众,他们都修行普贤的诸行,成就了大愿。虽然他们常在这个法会道场,但他们能普遍出现在所有世间,住在菩萨的平等三昧中,常常能够见到所有佛陀,所有如来以等虚空的妙音声云演说正法轮,他们都能听受,在所有法中都得到自在,名声普遍传遍所有佛的国土,普遍到所有道场,普遍出现在所有众生面前,根据他们的根性和愿望来教化和调伏,在未来的劫数中修行菩萨道,永远没有间断,成就了普贤广大的誓愿。
“佛子!那妙德女与威德主转轮圣王用四事供养胜日身如来的,就是我。那位佛灭度之后,在他的世界中,六十亿百千那由他佛出现于世,我都与国王承事供养。其中第一位佛,名叫:清净身;接着名叫:一切智月光明身;接着名叫:阎浮檀金光明王;接着名叫:诸相庄严身;接着名叫:妙月光;接着名叫:智观幢;接着名叫:大智光;接着名叫:金刚那罗延精进;接着名叫:智力无能胜;接着名叫:普安详智;接着名叫:离垢胜智云;接着名叫:师子智光明;接着名叫:光明髻;接着名叫:功德光明幢;接着名叫:智日幢;接着名叫:宝莲华开敷身;接着名叫:福德严净光;接着名叫:智焰云;接着名叫:普照月;接着名叫:庄严盖妙音声;接着名叫:师子勇猛智光明;接着名叫:法界月;接着名叫:现虚空影像开悟众生心;接着名叫:恒嗅寂灭香;接着名叫:普震寂静音;接着名叫:甘露山;接着名叫:法海音;接着名叫:坚固网;接着名叫:佛影髻;接着名叫:月光毫;接着名叫:辩才口;接着名叫:觉华智;接着名叫:宝焰山;接着名叫:功德星;接着名叫:宝月幢;接着名叫:三昧身;接着名叫:宝光王;接着名叫:普智行;接着名叫:焰海灯;接着名叫:离垢法音王;接着名叫:无比德名称幢;接着名叫:修臂;接着名叫:本愿清净月;接着名叫:照义灯;接着名叫:深远音;接着名叫:毗卢遮那胜藏王;接着名叫:诸乘幢;接着名叫:法海妙莲华。佛子!那个劫中,有像这样等六十亿百千那由他佛出现于世,我都亲近承事供养。
“其中最后一位佛,名叫:广大解,在那位佛那里,我得到净智眼。那个时候,那位佛进城教化。我作为王妃,与国王礼拜觐见,用众多妙物作为供养,在那位佛那里听闻演说出生一切如来灯法门,当即获得观察一切菩萨三昧海境界解脱。佛子!我得到这个解脱之后,与菩萨在佛刹微尘数的劫中勤奋修习,在佛刹微尘数的劫中承事供养无量诸佛;或者在一劫承事一位佛,或者二、或者三、或者不可说,或者遇到佛刹微尘数的佛,全都亲近承事供养,却还不能知晓菩萨的身形量度、颜色相貌以及其身业、心行、智慧、三昧境界。
“佛子!如果有众生,得以见到菩萨修习菩提行,若有怀疑若有相信;菩萨都用世间、出世间种种方便来摄取他们,作为眷属,令他们对于无上正等正觉得以不退转。佛子!我见到那位佛得到这个解脱之后,与菩萨在百佛刹微尘数的劫中一起修习;在那个劫中,所有诸佛出现于世,我都亲近承事供养,聆听所说法读诵受持。在那一切诸如来那里,得到这个解脱的种种法门,知晓种种三世,进入种种刹海,见到种种成正觉,进入种种佛众会,发起菩萨种种大愿,修习菩萨种种妙行,得到菩萨种种解脱,然而还不能知晓菩萨所得到的普贤解脱门。为什么呢?菩萨普贤解脱门,如同太虚空,如同众生的名,如同三世海,如同十方海,如同法界海,无量无边。佛子!菩萨普贤解脱门,与如来境界等同。
“佛子!我在佛刹微尘数的劫中,观察菩萨身没有厌足。如同多欲的人男女集会,相互喜爱染着,生起无量的妄想思觉。我也是这样,观察菩萨身的每一个毛孔,念念见到无量无边广大世界的种种安住、种种庄严、种种形状,有种种山、种种地、种种云、种种名、种种佛兴起、种种道场、种种众会,演说种种修多罗,说种种灌顶、种种诸乘、种种方便、种种清净。又在菩萨的每一个毛孔,念念常常见到无边的佛海,坐在种种道场,显现种种神变,转动种种法轮,说种种修多罗,恒常不断绝。又在菩萨的每一个毛孔,见到无边众生海的种种住处、种种形貌、种种作业、种种诸根。又在菩萨的每一个毛孔,见到三世诸菩萨的无边行门,也就是:无边广大的愿、无边差别的地、无边的波罗蜜、无边往昔的事、无边的大慈门、无边的大悲云、无边的大喜心、无边摄取众生的方便。
“佛子!我在佛刹微尘数的劫中,念念像这样观察菩萨的每一个毛孔,已经到过的地方而不再重去,已经见过的地方而不再重见,寻求其边际最终不可得,乃至见到那悉达太子住在宫中、采女围绕。我凭借解脱力,观察菩萨的每一个毛孔,全都见到三世法界中的事。
“佛子!我只得到此观察菩萨三昧海解脱。像诸多菩萨摩诃萨,究竟无量的诸方便海,为一切众生显现随类身,为一切众生说随乐行,在每一个毛孔显现无边的色相海;知晓诸法性无性为性,知晓众生性如同虚空相没有分别,知晓佛神力如同如如,遍一切处示现无边解脱境界;在一念中,能够自在进入广大法界,游戏一切诸地法门。而我怎么能知晓能说出他们的功德行?
“善男子!这个世界中,有佛母摩耶。你前往她那里询问:菩萨如何修菩萨行,对于诸世间没有所染着,供养诸佛恒常没有休息,作菩萨业永不退转,离一切障碍、入菩萨解脱不依靠他人,住一切菩萨道,前往一切如来那里,摄取一切众生界,尽未来劫修菩萨行、发大乘愿,增长一切众生善根恒常没有休息?”
那个时候,释迦瞿波女,想要再次阐明这个解脱的义理,承蒙佛的神力随即说颂道:
“若有见菩萨,修行种种行(如果有见到菩萨,修行各种行为)
起善不善心,菩萨皆摄取(生起善心或不善心,菩萨都会摄受)
乃往久远世,过百刹尘劫(回溯到很久远的过去,经过了无数劫)
有劫名清净,世界名光明(有一个劫名叫清净,世界名叫光明)
此劫佛兴世,六十千万亿(这个劫中佛出兴于世,有六十千万亿尊)
最后天人主,号曰法幢灯(最后一位天人主被称为法幢灯)
彼佛涅盘后,有王名智山(那位佛陀涅盘之后,有一位国王名叫智山)
统领阎浮提,一切无怨敌(他统领着阎浮提,没有敌人)
王有五百子,端正能勇健(国王有五百个儿子,他们都很端正且勇敢)
其身悉清净,见者皆欢喜(他们的身体都很清净,见到的人都感到欢喜)
彼王及王子,信心供养佛(国王和他的儿子们都信仰佛教,供养佛陀)
护持其法藏,亦乐勤修法(保护佛法,乐于修行佛法)
太子名善光,离垢多方便(太子名叫善光,远离垢染,有很多方便法门)
诸相皆圆满,见者无厌足(他的相貌都非常圆满,见到的人都不会厌足)
五百亿人俱,出家行学道(五百亿人一同出家修行学道)
勇猛坚精进,护持其佛法(勇猛精进,保护佛法)
王都名智树,千亿城围绕(王都名叫智树,周围有千亿个城市环绕)
有林名静德,众宝所庄严(有一片森林名叫静德,用各种珍宝装饰)
善光住彼林,广宣佛正法(善光住在那片森林,广泛宣扬佛陀的正法)
辩才智慧力,令众悉清净(凭借辩才和智慧的力量,让大众都变得清净)
有时因乞食,入彼王都城(有时候因为乞食,进入王都城市)
行止极安详,正知心不乱(行走举止极为安详,正念不乱)
城中有居士,号曰善名称(城里有一位居士,名叫善名称)
我时为彼女,名为净日光(当时我是他的女儿,名叫净日光)
时我于城中,遇见善光明(当时我在城里遇见了善光明)
诸相极端严,其心生染着(他的相貌极为庄严,我心里产生了染着)
次乞至我门,我心增爱染(下次乞食到了我家门口,我心里的爱染更加深重)
即解身璎珞,并珠置钵中(立刻解下身上的璎珞和珠子放在他的钵中)
虽以爱染心,供养彼佛子(虽然怀着爱染之心供养那位佛子)
二百五十劫,不堕三恶趣(但在二百五十劫中,没有堕入三恶道)
或生天王家,或作人王女(有时出生在天王之家,有时成为人王的女儿)
恒见善光明,妙相庄严身(总是见到善光明,他的妙相庄严身)
此后所经劫,二百有五十(此后经过了二百五十劫)
生于善现家,名为具妙德(出生在一个叫善现的家庭,名字叫做具妙德)
时我见太子,而生尊重心(当时我见到太子,生起了尊重之心)
愿得备瞻侍,幸蒙哀纳受(希望能有机会侍奉他,有幸被他接纳)
我时与太子,觐佛胜日身(当时我和太子拜见了佛陀胜日身)
恭敬供养毕,即发菩提意(恭敬供养完毕后,随即发起了菩提之心)
于彼一劫中,六十亿如来(在那一劫中,有六十亿尊如来)
最后佛世尊,名为广大解(最后一位佛世尊名叫广大解)
于彼得净眼,了知诸法相(在那尊佛那里得到了清净的眼,了知各种法相)
普见受生处,永除颠倒心(普遍地见到受生之处,永远除去了颠倒之心)
我得观菩萨,三昧境解脱(我得到了观察菩萨的三昧境解脱)
一念入十方,不思议刹海(在一念之间能进入十方,不思议的刹海)
我见诸世界,净秽种种别(我见到各种世界,有的清净有的污秽)
于净不贪乐,于秽不憎恶(对于清净的不贪恋,对于污秽的不憎恶)
普见诸世界,如来坐道场(普遍地见到各种世界,如来坐在道场)
皆于一念中,悉放无量光(都在一念之间放出无量的光明)
一念能普入,不可说众会(一念之间能普遍进入不可说的众会)
亦知彼一切,所得三昧门(也知道他们所获得的三昧法门)
一念能悉知,彼诸广大行(一念之间能知道他们的广大行为)
无量地方便,及以诸愿海(无量的方便法门,以及种种的大愿)
我观菩萨身,无边劫修行(我观察菩萨的身体,是经过无边劫修行的)
一一毛孔量,求之不可得(每一个毛孔的容量,都无法测量)
一一毛孔刹,无数不可说(每一个毛孔都像一个刹土,无数无法计数)
地水火风轮,靡不在其中(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无所不在)
种种诸建立,种种诸形状(各种各样的建立,各种各样的形状)
种种体名号,无边种庄严(各种各样的名称,无边的庄严)
我见诸刹海,不可说世界(我见到各种刹海,不可说的世界)
及见其中佛,说法化众生(以及其中的佛陀,宣说佛法教化众生)
不了菩萨身,及彼身诸业(不了解菩萨的身体,以及他的种种事业)
亦不知心智,诸劫所行道(也不知道他的心智,在各个劫中所行的道)”
那个时候,善财童子顶礼她的脚,向右绕无数圈,辞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