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无量无边,菩萨皆清净。(使得无量无边的菩萨都变得清净。)
甚深微妙力,无边不可知;(极其深奥微妙的力量,无边不可知;)
菩萨之境界,世间莫能测。(菩萨的境界,世间无法测度。)
如来所现身,清净相庄严,(如来所显现的身体,清净相庄严,)
普入于法界,成就诸菩萨。(普遍进入法界,成就诸菩萨。)
难思佛国土,于中成正觉;(难以思议的佛国土,在其中成就正觉;)
一切诸菩萨,世主皆充满。(一切诸菩萨,世主都充满。)
释迦无上尊,于法悉自在,(释迦无上的尊者,对于法完全自在,)
示现神通力,无边不可量。(示现神通之力,无边不可量。)
菩萨种种行,无量无有尽;(菩萨的各种行持,无量无尽;)
如来自在力,为之悉示现。(如来的自在之力,为此全都示现。)
佛子善修学,甚深诸法界,(佛子善于修学,甚深的法界,)
成就无碍智,明了一切法。(成就无碍的智慧,明了一切法。)
善逝威神力,为众转法轮,(善逝的威神之力,为众生转动法轮,)
神变普充满,令世皆清净。(神变普遍充满,使得世间都变得清净。)
如来智圆满,境界亦清净;(如来的智慧圆满,境界也清净;)
譬如大龙王,普济诸群生。”(如同大龙王,普遍救济众生。)”
这时,法慧光焰王菩萨承蒙佛陀的神力,观察十方后说道:
“三世诸如来,声闻大弟子,(三世的如来,声闻大弟子,)
悉不能知佛,举足下足事。(都不能知道佛,举足下足的事情。)
去来现在世,一切诸缘觉,(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世界,一切诸缘觉,)
亦不知如来,举足下足事。(也不知道如来,举足下足的事情。)
况复诸凡夫,结使所缠缚,(何况是被结使所缠缚的凡夫,)
无明覆心识,而能知导师!(无明覆盖心识,怎么能知道导师!)
正觉无碍智,超过语言道,(正觉的无碍智慧,超过语言所能表达,)
其量不可测,孰有能知见!(它的量不可测度,谁能知道和见到!)
譬如明月光,无能测边际;(如同明月的光芒,没有人能测度边际;)
佛神通亦尔,莫见其终尽。(佛的神通也是如此,没有人能看到它的尽头。)
一一诸方便,念念所变化,(每一个方便法门,每一念的变化,)
尽于无量劫,思惟不能了。(即使经历无量劫,思惟也不能了解。)
思惟一切智,不可思议法,(思惟一切智慧,不可思议的法,)
一一方便门,边际不可得。(每一个方便法门,边际无法得到。)
若有于此法,而兴广大愿;(如果有对这法兴起广大愿,)
彼于此境界,知见不为难。(那么在这个境界,知道和见到就不难了。)
勇猛勤修习,难思大法海;(勇猛地勤修习,难以思议的大法海;)
其心无障碍,入此方便门。(其心无障碍,进入这方便法门。)
心意已调伏,志愿亦宽广,(心意已经调伏,志愿也宽广,)
当获大菩提,最胜之境界。”(应当获得大菩提,最殊胜的境界。)”
这时,破一切魔军智幢王菩萨承蒙佛陀的神力,观察十方后说道:
“智身非是身,无碍难思议;(智慧之身不是身,无碍难以思议;)
设有思议者,一切无能及。(如果有所思议,一切都无法达到。)
从不思议业,起此清净身,(从不思议的业力,升起这清净之身,)
殊特妙庄严,不着于三界。(殊特美妙庄严,不执着于三界。)
光明照一切,法界悉清净,(光明照耀一切,法界全部清净,)
开佛菩提门,出生众智慧。(打开佛的菩提之门,出生众智慧。)
譬如世间日,普放慧光明,(如同世间的太阳,普遍放出智慧的光芒,)
远离诸尘垢,灭除一切障,(远离各种尘垢,灭除一切障碍,)
普净三有处,永绝生死流,(普遍净化三有的地方,永远断绝生死的流转,)
成就菩萨道,出生无上觉。(成就菩萨之道,出生无上的觉悟。)
示现无边色,此色无依处;(示现无边的颜色,这些颜色没有依处;)
所现虽无量,一切不思议。(所显现的虽然无量,但一切都是不可思议。)
菩提一念顷,能觉一切法;(在菩提的一念之间,能够觉悟一切法;)
云何欲测量,如来智边际?(怎么能想要测量,如来的智慧边际?)
一念悉明达,一切三世法;(一念之间全部明了,一切三世的法;)
故说佛智慧,无尽无能坏。(所以说佛的智慧,无尽并且无法破坏。)
智者应如是,专思佛菩提;(智者应当这样,专门思考佛的菩提;)
此思难思议,思之不可得。(这种思考难以思议,思考它无法得到。)
菩提不可说,超过语言路;(菩提不可言说,超过语言所能表达;)
诸佛从此生,是法难思议。”(诸佛从此出生,这个法难以思议。)”
这时,愿智光明幢王菩萨承蒙佛陀的神力,观察十方后说道:
“若能善观察,菩提无尽海,(如果能够善于观察,菩提的无尽之海,)
则得离痴念,决定受持法。(就能够脱离愚痴的念头,决定受持佛法。)
若得决定心,则能修妙行,(如果得到决定的心,就能够修行妙行,)
禅寂自思虑,永断诸疑惑。(禅寂中自我思虑,永远断除各种疑惑。)
其心不疲倦,亦复无懈怠,(他的心不疲倦,也没有懈怠,)
展转增进修,究竟诸佛法。(辗转增进修行,最终达到诸佛法。)
信智已成就,念念令增长,(信心和智慧已经成就,念念使之增长,)
常乐常观察,无得无依法。(常常快乐地观察,没有所得也没有所依的法。)
无量亿千劫,所修功德行;(无量亿千劫,所修的功德行;)
一切悉回向,诸佛所求道。(一切全部回向,诸佛所追求的道。)
虽在于生死,而心无染着,(虽然处于生死之中,但心没有染着,)
安住诸佛法,常乐如来行。(安住于佛法,常常快乐地如来行。)
世间之所有,蕴界等诸法;(世间所有的一切,蕴界等诸法;)
一切皆舍离,专求佛功德。(一切都要舍离,专心追求佛的功德。)
凡夫婴妄惑,于世常流转;(凡夫被妄惑所缠绕,常常在世间流转;)
菩萨心无碍,救之令解脱。(菩萨的心无障碍,救助他们,使他们解脱。)
菩萨行难称,举世莫能思,(菩萨的行持难以称颂,举世无法思考,)
遍除一切苦,普与群生乐。(遍除一切苦,普遍给予众生快乐。)
已获菩提智,复愍诸群生,(已经获得菩提的智慧,又怜悯众生,)
光明照世间,度脱一切众。”(光明照耀世间,度脱一切众生。)”
这时,破一切障勇猛智王菩萨承蒙佛陀的神力,观察十方后说道:
“无量亿千劫,佛名难可闻;(无量亿千劫,佛的名字难以听到;)
况复得亲近,永断诸疑惑!(何况能够亲近,永远断除各种疑惑!)
如来世间灯,通达一切法,(如来是世间的明灯,通达一切法,)
普生三世福,令众悉清净。(普遍生起三世的福报,令众生全部清净。)
如来妙色身,一切所钦叹,(如来的妙色身,一切众生所钦佩赞叹,)
亿劫常瞻仰,其心无厌足。(亿劫常常瞻仰,其心没有厌倦满足。)
若有诸佛子,观佛妙色身,(如果有诸佛子,观察佛的妙色身,)
必舍诸有着,回向菩提道。(必定舍弃各种执着,回向菩提之道。)
如来妙色身,恒演广大音,(如来的妙色身,恒常演说广大的音声,)
辩才无障碍,开佛菩提门;(辩才没有障碍,开启佛的菩提之门;)
晓悟诸众生,无量不思议,(晓悟众生,无量不可思议,)
令入智慧门,授以菩提记。(令众生进入智慧之门,授予菩提的印记。)
如来出世间,为世大福田,(如来出世间,成为世上的大福田,)
普导诸含识,令其集福行。(普遍引导众生,令他们积累福德的行为。)
若有供养佛,永除恶道畏,(如果有供养佛,永远除去恶道的畏惧,)
消灭一切苦,成就智慧身。(消灭一切苦,成就智慧之身。)
若见两足尊,能发广大心;(如果见到两足尊者,能发起广大的心;)
是人恒值佛,增长智慧力。(这样的人常常遇到佛,增长智慧之力。)
若见人中胜,决意向菩提;(如果见到人中最为殊胜者,决心趋向菩提;)
是人能自知,必当成正觉。”(这样的人能够自己知道,必定成就正觉。)”
这时,法界差别愿智神通王菩萨承蒙佛陀的神力,观察十方后说道:
“释迦无上尊,具一切功德;(释迦无上的尊者,具备一切功德;)
见者心清净,回向大智慧。(见到他的人心清净,回向大智慧。)
如来大慈悲,出现于世间,(如来大慈悲,出现在世间,)
普为诸群生,转无上法轮。(普遍为众生,转动无上的法轮。)
如来无数劫,勤苦为众生;(如来无数劫,勤苦为众生;)
云何诸世间,能报大师恩?(为什么世间众生,能够回报大师的恩德?)
宁于无量劫,受诸恶道苦;(宁愿在无量劫中,承受恶道的痛苦;)
终不舍如来,而求于出离。(最终不舍弃如来,而寻求出离。)
宁代诸众生,备受一切苦;(宁愿代替众生,承受一切痛苦;)
终不舍于佛,而求得安乐。(最终不舍弃佛陀,而寻求安乐。)
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宁愿在各种恶趣,常常能够听到佛的名字;)
不愿生善道,暂时不闻佛。(不愿意生于善道,哪怕只是暂时不听到佛。)
宁生诸地狱,一一无数劫;(宁愿生于各种地狱,每一处无数劫;)
终不远离佛,而求出恶趣。(最终不远离佛,而寻求出离恶趣。)
何故愿久住,一切诸恶道?(为什么愿意长久居住在各种恶道?)
以得见如来,增长智慧故。(因为能够见到如来,增长智慧的缘故。)
若得见于佛,除灭一切苦;(如果能够见到佛,除去一切苦;)
能入诸如来,大智之境界。(能够进入如来的,大智慧的境界。)
若得见于佛,舍离一切障;(如果能够见到佛,舍离一切障碍;)
长养无尽福,成就菩提道。(长养无尽的福报,成就菩提之道。)
如来能永断,一切众生疑,(如来能够永远断除,一切众生的疑惑,)
随其心所乐,普皆令满足。”(随顺他们心中的所愿,普遍令他们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