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佛名生信,则是世间塔。(听到佛名生起信心,就是世间的塔。)
我等见世尊,为得大利益,(我们见到世尊,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闻如是妙法,悉当成佛道。(听到如此妙法,都将成就佛道。)
诸菩萨过去,以佛威神力,(诸菩萨在过去,凭借佛的威神力,)
得清净慧眼,了诸佛境界。(获得了清净的慧眼,了知诸佛的境界。)
今见卢舍那,重增清净信,(今天见到卢舍那佛,增强了清净的信心,)
佛智无边际,演说不可尽。(佛的智慧无边际,演说无穷尽。)
胜慧等菩萨,及我坚固慧,(胜慧等菩萨,以及我的坚固慧,)
无数亿劫中,说亦不能尽。”(在无数亿劫中,说也说不尽。)
十住品第十五
法慧菩萨在佛陀的威力下,进入一种深度的禅定状态,并得到了十方诸佛的加持和指导。法慧菩萨说:
\"在那个时候,我依靠佛陀的力量,进入了一种名为‘无量方便三昧’的深度禅定。凭借这种禅定的力量,我能够超越十方各千佛刹微尘数的世界,见到同样名为法慧的千佛刹微尘数的佛陀们,他们同时出现在我的面前,告诉我:‘做得好!做得好!善良的男子!你能够进入这种菩萨的无量方便三昧。善良的男子!十方各千佛刹微尘数的佛陀们,都以他们的神力共同加持你。这也是因为毗卢遮那如来(即佛陀)过去的愿望力、威神之力,以及你所修行的善根之力,让你进入这种三昧,让你说法。这样做是为了增长佛的智慧,深入理解法界,善于理解众生的世界,使你的进入无碍,你的行动无障,获得无与伦比的方便,进入一切智慧的本性,觉醒所有法则,了解所有根基,能够持续讲述所有法则,这就是所谓的:激发所有菩萨的十种住。善良的男子!你应该依靠佛的威神之力来演绎这个法则。’
在那个时候,所有佛陀立即赋予法慧菩萨无碍的智慧、无执着的智慧、无断裂的智慧、无愚痴的智慧、无差异的智慧、无失误的智慧、无量的智慧、无超越的智慧、无懈怠的智慧、无夺走的智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种三昧的力量,法则就是这样。在那个时候,所有佛陀都伸出了他们的右手,触摸了法慧菩萨的头顶。法慧菩萨随即从禅定中觉醒,告诉所有菩萨:
‘佛子们!菩萨的住处非常广阔,与法界和虚空一样。佛的孩子们!菩萨住在三世诸佛的家中,那些菩萨的住处,我现在要说。佛子们!菩萨有十种住,过去、未来、现在的诸佛,已经说了、将要说到、现在正在说。是哪十种呢?就是: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顶住。这就是菩萨的十种住,过去、未来、现在的诸佛所说的。\"
菩萨发心住:\"佛子们!什么是菩萨的发心住呢?这些菩萨看到佛陀世尊的外貌庄严、色泽完美,是人们乐于见到的,很难遇到,具有巨大的威力;或者看到神通;或者听到预言;或者听到教诲;或者看到众生遭受极大的痛苦;或者听到如来广大的佛法,因此发起了菩提心,追求一切智慧。这些菩萨因为十种难得的法而发起心志。哪十种呢?就是:了解适宜与不适宜的智慧、善恶因果报应的智慧、各种根基优劣的智慧、不同理解差异的智慧、不同境界差异的智慧、一切到达之地道路的智慧、各种禅定解脱三昧的智慧、宿命无碍的智慧、天眼无碍的智慧、三世烦恼普遍清除的智慧。这就是十种。佛子们!这些菩萨应该鼓励学习十种法。哪十种呢?就是:勤奋供养佛陀、乐于居住在生死轮回中、主导世间以消除恶业、用美妙的法经常教导、赞美无上的法、学习佛的功德、常在佛前得到接纳、用方便的方法讲解寂静的三昧、赞美远离生死轮回、为受苦的众生提供庇护。为什么呢?这是为了让菩萨在佛法中心志更加宽广;听到任何法,就能自己理解,不需要别人的教导。
\"佛子们!什么是菩萨的治地住呢?这些菩萨对所有众生发起十种心。哪十种呢?就是: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安住心、怜悯心、接纳心、守护心、视同己心、师心、导师心。这就是十种。佛的孩子们!这些菩萨应该鼓励学习十种法。哪十种呢?就是:背诵和学习多闻、在安静的地方保持寂静、亲近善良的知识、说话和悦、言语知道时机、心中没有恐惧、理解法义、依法修行、远离愚昧、保持稳定不动。为什么呢?这是为了让菩萨对所有众生增长大悲;听到任何法,就能自己理解,不需要别人的教导。
\"佛子们!什么是菩萨的修行住呢?这些菩萨用十种行为观察所有法。哪十种呢?就是:观察所有法无常、所有法苦、所有法空、所有法无我、所有法无作、所有法无味、所有法不如名、所有法无处所、所有法离分别、所有法无坚实。这就是十种。佛子们!这些菩萨应该鼓励学习十种法。哪十种呢?就是:观察众生界、法界、世界,观察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观察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什么呢?这是为了让菩萨的智慧更加明了;听到任何法,就能自己理解,不需要别人的教导。
\"佛子们!什么是菩萨的生贵住呢?这些菩萨从圣教中诞生,成就了十种法。哪十种呢?就是:永远不从诸佛那里退转,深深地生起纯净的信心,善于观察法,了解众生、国土、世界、业行、果报、生死、涅盘。这就是十种。佛子们!这些菩萨应该鼓励学习十种法。哪十种呢?就是:了解过去、未来、现在的所有佛法,修习过去、未来、现在的所有佛法,圆满过去、未来、现在的所有佛法,了解所有佛的平等。为什么呢?这是为了让菩萨在三世中增进,心得到平等;听到任何法,就能自己理解,不需要别人的教导。\"
\"佛子们!什么是菩萨的具足方便住呢?这些菩萨所修行的所有善根,都是为了救护所有众生,给所有众生带来益处,使所有众生安乐,同情所有众生,帮助所有众生脱离苦难,使所有众生远离各种灾难,使所有众生从生死的苦难中解脱出来,使所有众生产生纯净的信心,使所有众生都能得到调教和驯服,使所有众生都能实现涅盘。佛子们!这些菩萨应该鼓励学习十种法。哪十种呢?就是:了解众生是无边的、无量的、无数的、不可思议的、有无量的形态、无法测量的、空的、无所作为的、没有任何所有、没有自性的。为什么呢?这是为了使他们的心志更加提升和优越,不沾染任何事物;听到任何法,就能自己理解,不需要别人的教导。
\"佛子们!什么是菩萨的正心住呢?这些菩萨听到十种法,他们的心坚定不移。哪十种呢?就是:听到称赞佛或诋毁佛,在佛法中,他们的心坚定不移;听到称赞法或诋毁法,在佛法中,他们的心坚定不移;听到称赞菩萨或诋毁菩萨,在佛法中,他们的心坚定不移;听到称赞菩萨或诋毁菩萨所修行的法,在佛法中,他们的心坚定不移;听到说众生有限量或无量,在佛法中,他们的心坚定不移;听到说众生有污垢或无污垢,在佛法中,他们的心坚定不移;听到说众生容易度或难度,在佛法中,他们的心坚定不移;听到说法界有限量或无量,在佛法中,他们的心坚定不移;听到说法界有成或有坏,在佛法中,他们的心坚定不移;听到说法界若有或若无,在佛法中,他们的心坚定不移。这就是十种。佛子们!这些菩萨应该鼓励学习十种法。哪十种呢?就是:所有法无相、所有法无实体、所有法不可修行、所有法无所有、所有法无真实、所有法空、所有法无性、所有法如幻、所有法如梦、所有法无分别。为什么呢?这是为了使他们的心志更加提升和增进,获得不退转的无生法忍;听到任何法,就能自己理解,不需要别人的教导。\"
\"佛子们!什么是菩萨的不退住呢?这些菩萨听到十种法,他们的心坚定不移,不会退转。哪十种呢?就是:听到有佛或没有佛,在佛法中,他们的心不退转;听到有法或无法,在佛法中,他们的心不退转;听到有菩萨或没有菩萨,在佛法中,他们的心不退转;听到有菩萨行或没有菩萨行,在佛法中,他们的心不退转;听到有菩萨修行出离或不出离,在佛法中,他们的心不退转;听到过去有佛或没有佛,在佛法中,他们的心不退转;听到未来有佛或没有佛,在佛法中,他们的心不退转;听到现在有佛或没有佛,在佛法中,他们的心不退转;听到佛的智慧有尽或无尽,在佛法中,他们的心不退转;听到三世是一相或不是一相,在佛法中,他们的心不退转。这就是十种。佛的孩子们!这些菩萨应该鼓励学习十种广大的法。哪十种呢?就是:说一即是多、说多即是一、文随义、义随文、非有即是有、有即是非有、无相即是相、相即是无相、无性即是性、性即是无性。为什么呢?这是为了使他们的修行更加增进,在所有法中能够善于出离;听到任何法,就能自己理解,不需要别人的教导。
\"佛子们!什么是菩萨的童真住呢?这些菩萨安住在十种行为上。哪十种呢?就是:身体行为没有过失,言语行为没有过失,意念行为没有过失,随自己的意愿投生,了解众生的种种欲望,了解众生的种种理解,了解众生的种种界限,了解众生的种种业力,了解世界的形成和破坏,拥有神通力,行为自在、无障碍。这就是十种。佛的孩子们!这些菩萨应该鼓励学习十种法。哪十种呢?就是:了解所有佛的国土、动摇所有佛的国土、持有所有佛的国土、观察所有佛的国土、前往所有佛的国土、游历无数的世界、接受无数的佛法、显现变化自在的身体、发出广大遍满的声音、在一瞬间侍奉和供养无数的佛陀。为什么呢?这是为了使他们的修行更加增进,在所有法中能够得到善巧;听到任何法,就能自己理解,不需要别人的教导。
\"佛子们!什么是菩萨的王子住呢?这些菩萨善于了解十种法。哪十种呢?就是:善于了解众生的投生,善于了解烦恼的产生,善于了解习气的连续,善于了解所行的方便,善于了解无量的法,善于解释各种威仪,善于了解世界的差别,善于了解过去和未来的事情,善于讲解世俗的真理,善于讲解最高的真理。这就是十种。佛的孩子们!这些菩萨应该鼓励学习十种法。哪十种呢?就是:善于处在法王的位置、善于遵循法王的规则、善于处在法王的宫殿、善于进入法王的领域、善于观察法王的事物、法王的灌顶、法王的力量维持、法王的无畏、法王的安寝、法王的称赞。为什么呢?这是为了使他们的修行更加增进,心中没有障碍;听到任何法,就能自己理解,不需要别人的教导。\"
\"佛子们!什么是菩萨的灌顶住呢?这些菩萨成就了十种智慧。哪十种呢?就是:能够震动无数的世界、照亮无数的世界、维持无数的世界、前往无数的世界、庄严和净化无数的世界、向无数的众生展示教法、观察无数的众生、了解无数众生的根本、引导无数的众生进入佛法、使无数的众生得到调伏。这就是十种。佛的孩子们!这些菩萨的身体和行为,以及他们的神通变化,过去、未来、现在的智慧成就佛土,他们的心境界和智慧境界都是无法知晓的,甚至连法王子菩萨也无法完全理解。佛的孩子们!这些菩萨应该鼓励学习所有佛的十种智慧。哪十种呢?就是:了解三世的智慧、佛的法智慧、法界无碍的智慧、法界无边的智慧、充满一切世界的智慧、普照一切世界的智慧、维持一切世界的智慧、了解一切众生的智慧、了解一切法的智慧、了解无边诸佛的智慧。为什么呢?这是为了使他们的智慧在所有种类中增长;听到任何法,就能自己理解,不需要别人的教导。
接着,由于佛陀的神力,十方各有一万佛刹微尘数的世界发生了六种震动,包括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天空中降下了美妙的花、天末香、天华鬘、天杂香、天宝衣、天宝云、天庄严具,天上的音乐无人演奏却自行鸣响,放出了巨大的光明和美妙的声音。就像在四天下须弥山顶帝释殿上讲述十住法,展现了各种神通变化;十方所有一切世界也都是这样。
另外,由于佛陀的神力,十方各超过一万佛刹微尘数的世界,有十佛刹微尘数的菩萨来到这里,充满了十方,他们说:\"做得好!做得好!佛的孩子们善于讲述这些法!我们这些人的名字都叫法慧;我们来自的国家都叫法云;那里的如来都叫妙法。我们那里的佛也讲述十住法;群众和随从,文句和义理,也都是这样,没有增减。佛的孩子们!我们依靠佛的神力来到这里,为你作证:就像在这个会中,十方所有一切世界也都是这样。\"
法慧菩萨在佛陀威力的加持下,对十方世界和法界的观察,并通过颂诗形式表达了菩萨初发心的宏大愿望和理想。
法慧菩萨说:
“见最胜智微妙身,相好端严皆具足,(见到最胜智慧的微妙身,相好端严都具足,)
如是尊重甚难遇,菩萨勇猛初发心。(这样尊重的对象非常难遇,菩萨勇猛地初发心。)
见无等比大神通,闻说记心及教诫,(见到无与伦比的大神通,听到说法、记心及教诫,)
诸趣众生无量苦,菩萨以此初发心。(看到六道众生无量的苦,菩萨因此初发心。)
闻诸如来普胜尊,一切功德皆成就,(听闻诸如来普遍殊胜的尊贵,一切功德都已成就,)
譬如虚空不分别,菩萨以此初发心。(譬如虚空不分别,菩萨因此初发心。)
三世因果名为处,我等自性为非处,(三世的因果称为有处,我们的自性称为非处,)
欲悉了知真实义,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了知真实的义理,菩萨因此初发心。)
过去未来现在世,所有一切善恶业,(过去、未来、现在的所有善恶业,)
欲悉了知无不尽,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了知,没有不尽之处,菩萨因此初发心。)
诸禅解脱及三昧,杂染清净无量种,(各种禅定、解脱及三昧,杂染清净无数种,)
欲悉了知入住出,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了知入、住、出的过程,菩萨因此初发心。)
随诸众生根利钝,如是种种精进力,(随顺众生根性的利钝,种种不同的精进力,)
欲悉了达分别知,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了达并分别知晓,菩萨因此初发心。)
一切众生种种解,心所好乐各差别,(一切众生种种的理解,心中的喜好各有差别,)
如是无量欲悉知,菩萨以此初发心。(这样无量的差异想要完全知晓,菩萨因此初发心。)
众生诸界各差别,一切世间无有量,(众生的各个界别各有差别,一切世间没有限量,)
欲悉了知其体性,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了知其体性,菩萨因此初发心。)
一切有为诸行道,一一皆有所至处,(一切有为的行道,每一个都有所至之处,)
悉欲了知其实性,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了知其实性,菩萨因此初发心。)
一切世界诸众生,随业漂流无暂息,(一切世界的众生,随业漂流没有片刻停止,)
欲得天眼皆明见,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得天眼明见一切,菩萨因此初发心。)
过去世中曾所有,如是体性如是相,(过去世中曾经所有的,这样的体性这样的相状,)
欲悉了知其宿住,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了知其宿住,菩萨因此初发心。)
一切众生诸结惑,相续现起及习气,(一切众生的各种结惑,相续现起及习气,)
欲悉了知究竟尽,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了知其究竟尽,菩萨因此初发心。)
随诸众生所安立,种种谈论语言道,(随顺众生所安立的,种种谈论和语言之道,)
如其世谛悉欲知,菩萨以此初发心。(如其世谛完全想要知晓,菩萨因此初发心。)
一切诸法离言说,性空寂灭无所作,(一切诸法离言说,性空寂灭无所作为,)
欲悉明达此真义,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明达此真义,菩萨因此初发心。)
欲悉震动十方国,倾覆一切诸大海,(想要震动十方国家,倾覆一切大海,)
具足诸佛大神通,菩萨以此初发心。(具足诸佛的大神通,菩萨因此初发心。)
欲一毛孔放光明,普照十方无量土,(想要一个毛孔放出光明,普照十方无量国土,)
一一光中觉一切,菩萨以此初发心。(在每一个光中觉悟一切,菩萨因此初发心。)
欲以难思诸佛刹,悉置掌中而不动,(想要以难以思议的诸佛刹土,全部置于掌中而不动,)
了知一切如幻化,菩萨以此初发心。(了知一切如幻化,菩萨因此初发心。)
欲以无量刹众生,置一毛端不迫隘,(想要以无量刹土的众生,置于一毛端而不拥挤,)
悉知无人无有我,菩萨以此初发心。(完全知道无人无有我,菩萨因此初发心。)
欲以一毛滴海水,一切大海悉令竭,(想要以一毛滴海水,使一切大海都干涸,)
而悉分别知其数,菩萨以此初发心。(而完全分别知道其数目,菩萨因此初发心。)
不可思议诸国土,尽抹为尘无遗者,(不可思议的诸国土,全部抹为尘埃没有遗漏,)
欲悉分别知其数,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分别知道其数目,菩萨因此初发心。)
过去未来无量劫,一切世间成坏相,(过去未来无量劫,一切世间的成坏相,)
欲悉了达穷其际,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了达穷尽其边际,菩萨因此初发心。)
三世所有诸如来,一切独觉及声闻,(三世所有的诸如来,一切独觉及声闻,)
欲知其法尽无余,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知道其法尽无余,菩萨因此初发心。)
无量无边诸世界,欲以一毛悉称举,(无量无边的诸世界,想要以一毛悉称举,)
如其体相悉了知,菩萨以此初发心。(如其体相悉了知,菩萨因此初发心。)
无量无数轮围山,欲令悉入毛孔中,(无量无数的轮围山,想要令其悉入毛孔中,)
如其大小皆得知,菩萨以此初发心。(如其大小皆得知,菩萨因此初发心。)
欲以寂静一妙音,普应十方随类演,(想要以寂静的一妙音,普应十方随类演说,)
如是皆令净明了,菩萨以此初发心。(这样皆令净明了,菩萨因此初发心。)
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无不尽,(一切众生的语言法,一言演说无不尽,)
悉欲了知其自性,菩萨以此初发心。(完全想要了知其自性,菩萨因此初发心。)
世间言音靡不作,悉令其解证寂灭,(世间言音无不作,悉令其解证寂灭,)
欲得如是妙舌根,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获得如此妙舌根,菩萨因此初发心。)
欲使十方诸世界,有成坏相皆得见,(想要使十方诸世界,有成坏相皆得见,)
而悉知从分别生,菩萨以此初发心。(而完全知道从分别生,菩萨因此初发心。)
一切十方诸世界,无量如来悉充满,(一切十方诸世界,无量如来悉充满,)
欲悉了知彼佛法,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了知彼佛法,菩萨因此初发心。)
种种变化无量身,一切世界微尘等,(种种变化无量身,一切世界微尘等,)
欲悉了达从心起,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完全了达从心起,菩萨因此初发心。)
过去未来现在世,无量无数诸如来,(过去未来现在世,无量无数诸如来,)
欲于一念悉了知,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于一念悉了知,菩萨因此初发心。)
欲具演说一句法,阿僧只劫无有尽,(想要具足演说一句法,阿僧只劫无有尽,)
而令文义各不同,菩萨以此初发心。”(而令文义各不同,菩萨因此初发心。)
“十方一切诸众生,随其流转生灭相,(十方一切的众生,随其流转生灭的现象,)
欲于一念皆明达,菩萨以此初发心。(想要在一念之间都能明达,菩萨因此初发心。)
欲以身语及意业,普诣十方无所碍,(想要以身、语、意三业,普遍到达十方无所障碍,)
了知三世皆空寂,菩萨以此初发心。(了知三世都是空寂的,菩萨因此初发心。)
菩萨如是发心已,应令往诣十方国,(菩萨如此发心之后,应该使他前往十方国家,)
恭敬供养诸如来,以此使其无退转。(恭敬供养诸如来,以此使其不退转。)
菩萨勇猛求佛道,住于生死不疲厌,(菩萨勇猛追求佛道,住于生死中而不疲厌,)
为彼称叹使顺行,如是令其无退转。(为他们称叹使其顺行,如此令其不退转。)
十方世界无量刹,悉在其中作尊主,(十方世界无量刹土,都在其中作尊主,)
为诸菩萨如是说,以此令其无退转。(为诸菩萨如此说,以此令其不退转。)
最胜最上最第一,甚深微妙清净法,(最胜最上最第一,甚深微妙清净的法,)
劝诸菩萨说与人,如是教令离烦恼。(劝诸菩萨说给人听,如此教导令其离烦恼。)
一切世间无与等,不可倾动摧伏处,(一切世间无与伦比,不可倾动摧毁的地方,)
为彼菩萨常称赞,如是教令不退转。(为那些菩萨常常称赞,如此教导令其不退转。)
佛是世间大力主,具足一切诸功德,(佛是世间的大力主,具足一切诸功德,)
令诸菩萨住是中,以此教为胜丈夫。(令诸菩萨住于此,以此教导为胜丈夫。)
无量无边诸佛所,悉得往诣而亲近,(无量无边诸佛所在,都能够前往亲近,)
常为诸佛所摄受,如是教令不退转。(常常被诸佛所摄受,如此教导令其不退转。)
所有寂静诸三昧,悉皆演畅无有余,(所有寂静的三昧,全都演畅无有余留,)
为彼菩萨如是说,以此令其不退转。(为那些菩萨如此说,以此令其不退转。)
摧灭诸有生死轮,转于清净妙法轮,(摧灭一切生死轮回,转于清净的妙法轮,)
一切世间无所着,为诸菩萨如是说。(一切世间无所执着,为诸菩萨如此说。)
一切众生堕恶道,无量重苦所缠迫,(一切众生堕入恶道,被无量重苦所缠绕压迫,)
与作救护归依处,为诸菩萨如是说。(给他们作救护归依之处,为诸菩萨如此说。)
此是菩萨发心住,一向志求无上道,(这是菩萨发心住,一直志求无上道,)
如我所说教诲法,一切诸佛亦如是。(如我所说的教诲法,一切诸佛也是这样。)
第二治地住菩萨,应当发起如是心,(第二治地住的菩萨,应当发起这样的心,)
十方一切诸众生,愿使悉顺如来教。(十方一切的众生,愿使其悉顺如来教。)
利益大悲安乐心,安住怜愍摄受心,(利益大悲安乐的心,安住怜愍摄受的心,)
守护众生同己心,师心及以导师心。(守护众生如同自己的心,师心及导师的心。)
已住如是胜妙心,次令诵习求多闻,(已经住于如此殊胜美妙的心后,其次令其诵习求多闻,)
常乐寂静正思惟,亲近一切善知识。(常乐寂静正思惟,亲近一切善知识。)
发言和悦离粗犷,言必知时无所畏,(发言和悦离开粗犷,言谈必定知时无所畏惧,)
了达于义如法行,远离愚迷心不动。(了达义理如法行,远离愚迷心不动摇。)
此是初学菩提行,能行此行真佛子,(这是初学菩提行,能够这样行的是真正的佛子,)
我今说彼所应行,如是佛子应勤学。(我现在说他们应当行的,如此佛子应当勤学。)
第三菩萨修行住,当依佛教勤观察,(第三菩萨修行住,应当依据佛教勤于观察,)
诸法无常苦及空,无有我人无动作。(诸法无常苦及空,无有我人无动作。)
一切诸法不可乐,无如名字无处所,(一切诸法不可爱乐,无如名字无处所,)
无所分别无真实,如是观者名菩萨。(无所分别无真实,如此观察的人名为菩萨。)
次令观察众生界,及以劝观于法界,(其次令其观察众生界,以及劝其观察法界,)
世界差别尽无余,于彼咸应劝观察。(世界差别的尽头无余,对此都应该劝其观察。)
十方世界及虚空,所有地水与火风,(十方世界及虚空,所有地水与火风,)
欲界色界无色界,悉劝观察咸令尽。(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劝其观察令其尽。)
观察彼界各差别,及其体性咸究竟,(观察彼界的各个差别,以及它们的体性都究竟,)
得如是教勤修行,此则名为真佛子。(得到这样的教导勤于修行,这则被称为真佛子。)
第四生贵住菩萨,从诸圣教而出生,(第四生贵住的菩萨,从诸圣教而出生,)
了达诸有无所有,超过彼法生法界。(了达诸有的无所有,超过彼法生起法界。)
信佛坚固不可坏,观法寂灭心安住,(信佛坚固不可坏,观法寂灭心安住,)
随诸众生悉了知,体性虚妄无真实。(随顺众生悉了知,体性虚妄无真实。)
世间刹土业及报,生死涅盘悉如是,(世间刹土业及报,生死涅盘都是这样,)
佛子于法如是观,从佛亲生名佛子。(佛子对于法这样观察,从佛亲生名为佛子。)
过去未来现在世,其中所有诸佛法,(过去未来现在世,其中所有的佛法,)
了知积集及圆满,如是修学令究竟。(了知积集及圆满,这样修学令其究竟。)
三世一切诸如来,能随观察悉平等,(三世一切诸如来,能够随观察悉平等,)
种种差别不可得,如是观者达三世。(种种差别不可得,如此观察的人通达三世。)
如我称扬赞叹者,此是四住诸功德,(如我称扬赞叹的,这是四住的诸功德,)
若能依法勤修行,速成无上佛菩提。(如果能够依法勤修行,迅速成就无上佛菩提。)
从此第五诸菩萨,说名具足方便住,(从此第五的诸菩萨,说是具足方便住,)
深入无量巧方便,发生究竟功德业。(深入无量巧妙方便,发生究竟的功德业。)
菩萨所修众福德,皆为救护诸群生,(菩萨所修的众多福德,都是为了救护诸群生,)
专心利益与安乐,一向哀愍令度脱。(专心利益与安乐,一心哀愍令其度脱。)
为一切世除众难,引出诸有令欢喜,(为一切世除去众难,引出诸有令其欢喜,)
一一调伏无所遗,皆令具德向涅盘。”(一一调伏无所遗留,都令其具德趋向涅盘。)
这段偈颂进一步阐述了菩萨修行的不同阶段以及每个阶段所应有的心态和修行方法。菩萨通过这些修行,逐渐深入对佛法的理解,增长智慧,并且不断利益众生,直至达到涅盘的境界。
一切众生无有边,无量无数不思议,(众生无数无边,数量之多超乎想象,)
及以不可称量等,听受如来如是法。(乃至无法称量,他们聆听如来的教法。)
此第五住真佛子,成就方便度众生,(第五位住地的真正佛弟子,善于用各种方法度化众生,)
一切功德大智尊,以如是法而开示。(拥有无量功德和大智慧的佛陀,用这样的法门来指导。)
第六正心圆满住,于法自性无迷惑,(第六位住地达到了心灵纯净无染的境界,在佛法的本质上没有疑惑,)
正念思惟离分别,一切天人莫能动。(以正确的念头思考,远离了一切分别,即使是天人也无法动摇他。)
闻赞毁佛与佛法,菩萨及以所行行,(听到赞美或诋毁佛陀和佛法,以及菩萨的行为,)
众生有量若无量,有垢无垢难易度,(众生无论多少,无论是否被污染,都难以度化,)
法界大小及成坏,若有若无心不动,(无论法界的大小兴衰,无论存在与否,心都能保持不动摇,)
过去未来今现在,谛念思惟恒决定。(对于过去、未来和现在的所有事物,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思考和坚定的决心。)
一切诸法皆无相,无体无性空无实,(所有的法都没有固定的形态,没有实质,是空无实体的,)
如幻如梦离分别,常乐听闻如是义。(如同幻觉和梦境一样,远离了一切分别,总是喜欢听闻这样的道理。)
第七不退转菩萨,于佛及法菩萨行,(第七位不退转的菩萨,在佛法和菩萨行上,)
若有若无出不出,虽闻是说无退转。(无论是有还是无,无论显现还是隐没,虽然听到了这样的说法也毫不退转。)
过去未来现在世,一切诸佛有以无,(过去的、未来的和现在的所有世界里,所有的佛陀存在与否,)
佛智有尽或无尽,三世一相种种相,(佛的智慧是有尽头还是无穷无尽,三世的各种现象,)
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一即是多,多即是,文字随从意义,意义随从文字,)
如是一切展转成,此不退人应为说。(这样的一切辗转而成,这样的不退转者应当为之解说。)
若法有相及无相,若法有性及无性,(如果法有相或者无相,如果法有性质或者无性质,)
种种差别互相属,此人闻已得究竟。(种种差异相互关联,这个人听闻后便得到了彻底的理解。)
第八菩萨童真住,身语意行皆具足,(第八位菩萨的童真住地,身体、语言和心意的行为都是完美的,)
一切清净无诸失,随意受生得自在。(一切行为都非常清净没有过失,能够随意选择出生,获得自由。)
知诸众生心所乐,种种意解各差别,(知道所有众生心中的喜好,各种理解各有不同,)
及其所有一切法,十方国土成坏相。(以及所有的一切法则,十方世界的生成与毁灭的景象。)
逮得速疾妙神通,一切处中随念往,(获得了迅速的神通,可以随着念头到达任何地方,)
于诸佛所听闻法,赞叹修行无懈倦。(在佛陀那里听闻佛法,赞叹修行从不懈怠。)
了知一切诸佛国,震动加持亦观察,(了解一切佛国的情况,感应到加持也在观察中,)
超过佛土不可量,游行世界无边数。(超越了无法测量的佛国,游历无数的世界。)
阿僧只法悉咨问,所欲受身皆自在,(咨询了无量的佛法,想要承受的身体都能自在选择,)
言音善巧靡不充,诸佛无数咸承事。(言语巧妙无所不至,无数的佛陀都受到他的侍奉。)
第九菩萨王子住,能见众生受生别,(第九位菩萨的王子住地,能够看见众生不同的投生,)
烦恼现习靡不知,所行方便皆善了。(对众生的烦恼和习气无所不知,对所采取的方法都十分了解。)
诸法各异威仪别,世界不同前后际,(各种法则各自不同,威仪各异,世界也是各不相同,前后各异,)
如其世俗第一义,悉善了知无有余。(世俗的意义和最高的真理,都能够完全理解毫无遗漏。)
法王善巧安立处,随其处所所有法,(法王善于安置的地方,随着这些地方所有的法则,)
法王宫殿若趣入,及以于中所观见。(进入法王的宫殿,以及在那里所见到的一切。)
法王所有灌顶法,神力加持无怯畏,(法王所有的灌顶法,神力的加持让人无所畏惧,)
宴寝宫室及叹誉,以此教诏法王子。(宴寝的宫殿以及赞叹,用这些教导法王子。)
如是为说靡不尽,而令其心无所着,(如此讲解无所不包,使他的心没有任何执着,)
于此了知修正念,一切诸佛现其前。(在这里了解到正确的观念,所有的佛陀都出现在他面前。)
第十灌顶真佛子,成满最上第一法,(第十位灌顶的真佛子,完成了最上乘的第一法,)
十方无数诸世界,悉能震动光普照。(十方无数的世界,都能被他的光芒所震动和照亮。)
住持往诣亦无余,清净庄严皆具足,(无论住在哪里,前往何处,都是清净庄严,无所欠缺,)
开示众生无有数,观察知根悉能尽。(为众生开示佛法没有次数限制,观察和了解众生的根器都能穷尽。)
发心调伏亦无边,咸令趣向大菩提,(发心调伏众生也是无边际的,让众生都趋向大菩提,)
一切法界咸观察,十方国土皆往诣。(观察一切法界,十方国土都可前往。)其中身及身所作,神通变现难可测,
三世佛土诸境界,乃至王子无能了。(三世佛国中的各种境界,即使是王子也无法完全理解。)
一切见者三世智,于诸佛法明了智,(所有见到的人都具有三世的智慧,对佛法有着清晰的了悟,)
法界无碍无边智,充满一切世界智,(对法界无障碍无边际的智慧,充满了整个世界的智慧,)
照耀世界住持智,了知众生诸法智,(照亮世界的主持智慧,了解众生和各种法则的智慧,)
及知正觉无边智,如来为说咸令尽。(以及知道正觉无边的智慧,如来为他们解说使之彻底明白。)
如是十住诸菩萨,皆从如来法化生,(像这样的十住菩萨,都是从如来的教化中诞生的,)
随其所有功德行,一切天人莫能测。(他们的功德行为,所有的天人都无法测度。)
过去未来现在世,发心求佛无有边,(在过去、未来和现在,发心求佛的人没有边际,)
十方国土皆充满,莫不当成一切智。(十方国土都充满了这样的人,他们都将成为一切智者。)
一切国土无边际,世界众生法亦然,(所有的国土没有边际,世界和众生的法则也是如此,)
惑业心乐各差别,依彼而发菩提意。(迷惑、业力、心性和乐趣各有不同,依据这些发出菩提心。)
始求佛道一念心,世间众生及二乘,(刚开始求取佛道的一念之心,世间的众生和二乘人,)
斯等尚亦不能知,何况所余功德行!(这些人尚且不能了解,更不用说其余的功德行了!)
十方所有诸世界,能以一毛悉称举,(十方所有的世界,能用一根毛发全部举起,)
彼人能知此佛子,趣向如来智慧行。(那样的人才能知道这佛子,趣向如来的智慧行为。)
十方所有诸大海,悉以毛端滴令尽,(十方所有的海洋,都能用毛尖一滴滴完,)
彼人能知此佛子,一念所修功德行。(那样的人才能知道这佛子,一念之间所修的功德行。)
一切世界抹为尘,悉能分别知其数,(把所有世界磨成微尘,都能分辨清楚知道数目,)
如是之人乃能见,此诸菩萨所行道。(这样的人才能见到这些菩萨所行的道路。)
去来现在十方佛,一切独觉及声闻,(过去的、未来的和现在的十方佛陀,所有的独觉和声闻,)
悉以种种妙辩才,开示初发菩提心。(都以各种奇妙的辩才,开示刚刚发心的菩提心。)
发心功德不可量,充满一切众生界,(发心的功德无法衡量,充满了整个众生界,)
众智共说无能尽,何况所余诸妙行!(众多智慧共同述说也无法穷尽,更何况其他的妙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