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新兵们的表现,楚天鸣感到由衷地欣慰和满意。他们充满朝气与活力,训练时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看着这些年轻而又朝气蓬勃的面孔,楚天鸣仿佛看到了救国军未来的希望之光。
正是因为有了这批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队伍之中,才使得救国军那许多筹划已久却因兵力不足而无法实施的计划,如今终于能够得以付诸实践。
想到此处,楚天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深知这些计划一旦成功推行,必将对整个战局产生深远影响。
怀着满心欢喜,楚天鸣微笑着离开了训练场。他身旁紧跟着得力助手段鹏,两人一同踏上归程,向着位于绥远的一线天指挥基地进发。
这一路上,楚天鸣心情愉悦,与段鹏谈笑风生,分享着自己对于新兵们出色表现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战略部署的憧憬。
经过一段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一线天作战指挥中心。
这里曾经是楚红菱所统领的土匪窝,但同时也是当初绥远军在绥远地区设立的最高指挥中心。尽管岁月流转、世事变迁,但此地依旧保留着那份威严与庄重。
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楚天鸣感慨万千。遥想当年,这里见证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和艰难的决策。
而今,随着局势不断演变发展,尽管救国军的最高指挥机构已经迁移到了福建,但这里依旧在不断的升级改造中,对于救国军的北方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经过漫长的车程和一道道严密的哨卡检查后,楚天鸣所驾驶的车辆终于缓缓地停在了那座看似平凡无奇的大楼旁边。
这座大楼依山傍崖而建,宛如与峭壁融为一体。它是一座独立的三层建筑,外观造型简单朴实,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或独特的设计,就如同常见的工厂厂房一般,显得平淡无奇、毫不起眼。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普普通通的大楼,却似乎隐藏着整个基地最为核心的作战指挥大厅,是救国军整个北方战略的大脑所在。
走进大厅,楚天鸣摆手制止了快步走来准备报告的值班人员,径直来到中央指挥席拉来一张凳子坐下。
在房间正对面那面宽阔的墙壁之上,一幅巨大无比的战区地图宛如一张铺开的巨网,牢牢地占据了人们的视线焦点。这幅地图详尽而细致,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满了各式各样的作战标识,每一个标识都仿佛承载着重要的军事信息和战略意义。
这些作战标识犹如繁星般点缀在地图之上,有代表敌军据点的红色标记、我方阵地的蓝色符号以及复杂多变的行军路线等。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紧张刺激且充满变数的战争画卷。
与此同时,不时会有身穿军装、神情严肃的作战人员快步走到地图前,手持特制的笔对某些区域进行精准的更改或补充。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果断,每一次修改都可能意味着战术的调整或是战场形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