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
“朝堂有新公告了!”
一群百姓看到府衙门口张贴了新的公告,纷纷围了上来。
“可是有新的招工信息?”
“也许是新的律法也说不定!”
“上面的字我只认得一半,谁学识高的,帮忙读一读!”
伴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不止是学龄儿童,其余百姓也在各种扫盲班中逐渐学会读书识字,对朝堂的支持度也更高。
尤其官府公告,经常有各种工程募工的信息,不止报酬较高而且还能学到技术,因此极其受欢迎。
“这是朝堂开科举的公告!”
一位官学先生被推了出来,高声介绍道。
“科举,这是什么?”
一干百姓连忙追问。
“科举,就是朝堂以考试的方式招贤纳士,只要是我大秦百姓,都可以前往各县衙报名,参加每年初举行的县试;
县试优秀者,可获得秀才身份,到蒙学中担任和我一样的教书先生,也可继续前往郡府,参加乡试;
乡试优秀者,可获得举人身份,可在郡县府衙中任职,或者继续前来咸阳城,参加会试;
会试优异者,将会获得陛下或皇后娘娘亲自接见,在殿试中排出最终名次,获得进士及第身份,在朝堂各部门或者郡县实习完毕后,成为我大秦官员!”
官学先生满脸喜气道:“简单来说,只要我大秦百姓,能在科举中获得优异成绩,就能进入府衙担任官吏,还有继续晋升的机会!”
“这是真的?”
“咱平头百姓,也有机会吃皇粮了?”
“对啊,这文试虽然也不容易,但比军功爵位需要拿命去拼,其实还是要好上不少!”
“得了吧,如今我大秦不知道多少男儿,都在等着建功立业,
可惜除了楚地那几个跳梁小丑外,实在是没有获取军爵的地方!”
“我家那小子虽然矮了点,但读书倒是有点天赋,三年蒙学都是第一,考上郡学后也是名列前茅,说不定就能中个秀才举人!”
“话说这么好的政令,怎么现在才发布呢!”
“这还不简单,以前能读书的,都是那些豪门子弟,大王...皇上开免费官学之后,我等才有识字的机会,现在才公布,就是让我们平民子弟也同样有当官的机会!”
“哎,陛下对我们多好,可惜遇到那些该死的逆贼,到现在也还没醒过来!”
“吉人有天相,陛下肯定能好起来的!”
一干百姓激动不已,
虽说随着商业工业不断发展,大秦百姓谋生的路子已经多了不少,但即便是在后世,一个编制都能让无数重点大学毕业生开卷,就更别提大秦了。
虽说有军功爵位制度,但由于承平已久,即便是有楚地动乱,也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影响一两个郡,因此平民百姓要升官加爵,依旧是相当困难。
然而如今,朝堂却贴出公告,开文试,成绩优异者,就能进入朝堂担任官吏,而且还有继续晋升的希望,又如何能让人不为之激动!
虽然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但有无数人获利,身边都有不少军功爵位者的明证,让百姓们对朝堂科举的公正性,丝毫没有任何怀疑,一个个喜气满面、奔走相告起来。
...
“科举?”
“这位大秦皇后,是要断我们百家的根啊!”
名家新总坛内,一干诸子面面相觑,脸上都是有不安之色。
之前各家学说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除了天下诸侯纷争,各国君王都需要拉拢更多人为自己效力外,更核心的,还是读书识字的渠道,被百家和勾连的权贵所牢牢把持。
无论是赵王还是齐王,想要挑选官吏,就只能从识字的百家门人之中挑选,
就算偶尔有自学成才的寒门学子,想要求个一官半职,走百家的路子也是最是有效!
即便是实行郡县制的大秦,虽说郡县主官都是由朝堂委派,但基层小吏和中层官员,都还是以百家门人为主,
得益于大秦工商业的发达,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位置,油水也是相当之丰厚,光是逢年过节的礼物,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然而自从墨家和儒家一起,发明出新式造纸和印刷术,极大降低书籍成本之后,百家垄断读书人的局面,就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嬴政登基后实行的义务教育,更是让百家的地位受到了根本性冲击:
虽说三年蒙学之后,也就是能识别千八百字,会简单计算,几手剑法之类,
但百家之中,也同样是良莠不齐,能超过这个水平的,就已经能算得上精英;
而且蒙学中成绩靠前的学子,都会被推荐往郡学深造,虽然不再免费,但也有免息学贷或者半工半读的机会,因此受惠面依旧极广;
与此同时,受秦皇广济天下,开启民智的精神影响,许多百家精英,反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大秦感化收服了!
各家掌门之所以积极参与刺秦,很大一部分,就是感到了义务教育的威胁。
之前嬴政虽然没有驾崩,但“重伤多年不上朝”,让各家也是稍微松了口气,却不料居然就迎来了这样一次绝杀!
“那些官学虽然也有不少毕业生,但毕竟学识尚浅,我等若是参与,想必能拿下不少举人和进士名额。”
掌门甲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