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林清也,也不会贸然攀诬一个人。
吴局收敛神色,沉声道:“林秘书,我要如何相信你?你要知道,这份公函无论是用纸还是印章都没有任何问题。”
他反复确认过。
“吴局,我才刚接触政治,或许不大了解。若有说错的,还请您谅解。”
林清也说,“南京下来的通知,都是地方辅佐南京政府。军阀之间关系复杂还有利益冲突,还有很多人只是名义上拥护南京政府,南京政府想要管控非常困难,故而他们公布了许多法律发布命令。
军阀混战不断,南京政府却一直握着军政权利,时督军如今也去了南京任职。时家接管了阳城,南京政府怎么可能放松警惕,又如何愿意过多放权?
南京政府为了管理地方政府,在两者之间建立了明确的关系。这份公函看似也是地方辅佐南京,实质上却给了文书局很大的便利,让文书局有自行参议的权利。”
这些话,吴局自然知道。
林清也说的没有错,公函上的内容却也没有这样严重。
吴局沉吟片刻。
心中有了疑虑,思考林清也说的话,确实从字里行间中发现猫腻。
文书局自行参议,很多事情就不需要上报南京,地方政府直接处理。
如果张局能伪造这样一份公函,显然背后有人。
还是南京有人。
事情在阳城,又有时家庇护,南京的手伸不了这么长,就能在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的做很多事。
“吴局,往严重点说。”
林清也顿了顿,继续说,“文书局自行参议,这件事时惟樾迟早会知道。不管是时惟樾先知道,还是南京政府先知道,影响的就是军阀和南京之间的关系,到时候只会想着是对方在耍鬼,没人能关注到还有第三个人的存在。”
军阀和南京政府的平衡并不稳定,关系非常敏感。
大家名义上拥护南京,实则军阀还是各自统治。
时家拥有江南三省,还有其他的城市,南京更是怕时家阳奉阴违。
一次大乱,造成的后果无法估量。
不管是张局还是张局背后的人,这次成功调换公函,参事处便会按照通知执行。
之后,他们只要耐心等待,这件事迟早会发酵。
或者,背后那只手,自己会偷偷推动,故意东窗事发。
到底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这点是林清也的猜测。
她一开始没想到这一层。
广城被时家收入囊中,最后却和泰城合并一城,给了陆家兄弟。
南京忌惮时家,不会轻易放权。
广成有日本人从中掺和,阳城的孙市长也曾和日本人合作,南京或许也被渗透也说不定。
昨晚时惟樾去了军营没有回来,电报一两句说不清,便准备等他今日回来再说。
林清也信任吴局。
吴局和张局狼狈为奸,根本轮不到她发现猫腻。
吴局思忖片刻,没法定断。
他虽是文书局局长,文书局上面有参事处,参事处上面有南京政府,他的权力没有这么大。
此事按理应当层层上报。
林清也所言属实,等待上报或许会暴露,他不能这么做。
吴局想了会,吩咐肖秘书:“你去联系闫秘书,这件事要知会署长。”
等肖秘书离开,他又和林清也说,“这份公函我会带到南京去,亲自去核认。林秘书,不是我不信任你,只是事关重大,我得为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