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军工复合体的雏形(2 / 2)

卡特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他也不想阻止老胡,市场经济,冠之以社会主义的前缀,妙不可言,凭老胡的三寸不烂之舌,必定能收获满满,但是,上面下了死命令,绝不允许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米国商界精英北上。

奈何!奈何!

卡特什么也没说,而是拿出一封电报,递给老胡,淡淡说道,

“你要是能说服爱奇逊先生,我绝不阻拦你!”

胡振华接过电报,只是简单扫了几眼,就将电报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讥讽道,

“我们的国务卿先生,一定是个黑白色盲,在他的世界里,非黑即白!”

电报措辞严厉,警告卡特要与上面保持一致,不许私下搞小动作,说这有关国家尊严,决不能马虎,电报里尤其点了胡振华的名字。

卡特也不嫌弃工业区生产的烟没劲了,一根接着一根,总之就一点,假装没听到胡振华的话语。

胡振华见他不说话,吐槽道,

“卡特,你倒是吱一声呀!”

卡特眼见手里的烟只剩下烟屁股,又接了一根,淡淡说道,

“清晨,新津机场被突袭,我们的二十多架飞机险些被包了饺子,要不是史蒂文当机立断,强行起飞,合众国必将遭遇伤亡!红色方面对我们相当不友好!”

胡振华刚想说‘不是提前通知你们撤离了吗’,话到了嘴边,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连忙改口说道,

“钱伟说米国的飞机都飞走了,难不成有伤亡?”

“那倒没有!”

胡振华仔细观察着卡特的表情,发现他不像在诈自己,短暂的思考后,老胡突然意识到,要么,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要么,吉姆拉是个极端分子,想挑起双方冲突。

胡振华一拍桌子,喝道,

“这不就结了,对方的突击队明明已经降落到了机场,我们的二十多架飞机却能毫发无损,这难道不值得怀疑?逃一架飞机是运气,总不能二十多架都有好运气吧?”

卡特抬起头,看向老胡,不确定地问道,

“你的意思是说,这里面可能另有隐情?”

胡振华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像是在感慨,又是像在自言自语,

“我不知道,但总觉得奇怪,对方的突击队随便扫一梭子子弹,总能蒙中一架飞机吧?”

卡特经老胡这一提醒,也觉得里面有蹊跷,刹那间,他想了很多。

米国军工企业最近十多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因为世界大战,米国的军工企业的规模,像是吹气球一样,空前膨胀,从飞机、坦克、战舰到步枪,涌出了一大群巨头。

第二阶段:战争结束后,世界大裁军,米军对武器的需求没那么旺盛,军工企业的规模随之减小。

第三阶段,从1947年开始,随着两大阵营的逐渐成型,米国对军事上的投入逐渐加大,尤其在火箭、喷气式飞机等高科技领域,拨款年年递增,军工企业的规模又开始扩大。

卡特揉了揉眉心,如果说有谁最希望发生战争,那一定是军工企业和高级将领,因为他们是直接的获益者。

胡振华的大脑同样再极速运转。

军工复合体是个好东西,比如那几十万米元一只的山羊,堪称‘花式腐败’的典范。如果再晚几年,胡振华一定会推波助澜,但是现在嘛,还是要摁住他们,起码不能在棒子半岛开打前让军工复合体太过活跃。

军工复合体,涉及到三方面:军事部门、军工企业和部分国会议员等。

军事部门为了自身战略目标、提升战斗力等会对先进武器装备有持续的需求;军工企业以盈利为目的,通过政府的军事订单获取经济利益,并且会为了获取更多订单而积极游说政府增加军事开支、推动军事项目。部分国会议员等政客则出于军工企业的资助、自身政治立场(如强硬的国防安全立场)、选民军工就业因素等考虑,支持增加军事预算、批准军事采购项目等。这些势力相互配合、相互利用,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这种关系有时会对国家的军事战略、外交政策和经济等诸多方面产生复杂的影响。

而现在,军事部门和军工企业,因为各自的利益诉求,无意识的走到了一块,可以说,军工复合体已经有了雏形。

许久,卡特率先打破沉默,说道,

“咱们想调查军队的事情,恐怕不容易。”

胡振华夹么着眼睛看着卡特,推脱道,

“你是你,我是我,别咱咱咱的!”

卡特蓦然想起,老胡的仓库里,还堆着几亿米元的军火,不卖给军队,还能卖给谁?所以老胡不可能得罪军方。

卡特想了想,这事的确指望不上老胡,因为tA公司的影响力还到不了米国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