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担心,我们很快就能越过他们了,他们弄不清我们的行踪。”
唐亮望着渤海湾里隐约能看到烟囱火光的船只,只能宽慰着杨俊恒等人,尽管自己的心脏也是在砰砰乱跳。
毫无疑问,这次飞行行动必然风险极大,众人只能赌鬼子不管是华北派遣军还是关东军都来不及反应。
只是从目前情况看来,一切顺利,这让唐亮悬在心中的大石总算落下了一半。
“我刚问了飞行员,按罗盘显示,再有半个多小时我们就能抵达鸭绿江口,届时天多半也蒙蒙亮了。”
“让飞行员继续密切关注雷达,这次一定要成功。”
如果这次不能成功,等鬼子有了防备,要来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次的“偷渡”式的空运,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第一次空运,风险固然大,但是成功概率也是最高的。
而且为了保证成功率,唐亮还冒险采取了夜间起飞,毕竟按唐亮的记忆,各大列强的夜间战斗机基本上是在1943年才出现的;哪怕这次行动的前半段不幸被鬼子发现了,多半也能靠着夜幕躲过鬼子的追踪,从而提高行动的成功率。
此次行动风险最大的仍然是回程的路,那可就是大白天的行动了;虽说也可以让这些水上飞机漂在鸭绿江等天黑了再飞回来,但是一个大白天都泡在鸭绿江里,赌鬼子没有派伪军巡逻鸭绿江,这心实在有点大。
唐亮早已算好,只要成功降落在鸭绿江江面上,用橡皮艇把杨俊恒等人送走,自己当即就会命令飞机起飞。
如果怕被鬼子发现,大不了先往朝鲜半岛方向飞,然后再从黄海绕个大圈飞回冀东;必要时,还可以选择改方向飞到鲁西根据地附近的微山湖降落——山东根据地也得到了这个秘密的命令。
唐亮绝不相信鬼子这个穷鬼帝国主义能在整个华北地区构建了密不透风的防空网!
就在唐亮胡思乱想之际,这24架飞机成功绕过辽东半岛,直奔鸭绿江口而去。
而同样冒险搭乘此次航班的特殊旅客——陶天薇和切斯特,同样也是一脸紧张。
……
“纳尼?渤海上的船只发现夜空中有飞机在飞?他们开船眼花了吧?哪个国家敢在夜里开飞机?”
“这些人多半是夜里值班刚睡醒,把飞鸟看成是飞机了,训斥他们一顿就是了。”
或许是唐亮的祈祷起了作用,渤海湾里夜间行船的鬼子船只通过无线电上报给华北派遣军秦皇岛港口驻军的情报被轻易丢弃了;在值班的鬼子看来,夜间开飞机根本无从导航,尤其是在渤海湾上空更是缺乏定位的参照物,这不是瞎扯嘛?
当值的鬼子军官没想到,这份当垃圾丢掉的情报,日后将会给关东军带来多大的麻烦。
只是此刻的鬼子军官更关心的是另一个事情:
“八路向唐山发动了突袭,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别被八路偷袭了。”
“所有部队全部进入一级戒备。”
与此同时,在辽东半岛东侧,关东军的机场也在准备例行起降飞机对周边进行巡查,当然巡查重点则是渤海湾地区,毕竟倭国的运输船最容易在渤海湾内被各种游击队和土匪袭击。
只是在机场准备开始运作时,却忽然接到电话:
“北方传来消息,有24架白色的飞机飞过,是哪个机场起飞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