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唐亮对志愿军战史看了不少,但是鸭绿江除了志愿军跨过时提了一嘴,基本上就没怎么提这事了,志愿军后勤运输的瓶颈也不在这条河上,所以唐亮从来没关注过这条河的解冻时间。
“鸭绿江的解冻时间倒是比长白山天池早一些,一般2月底到3月初就能部分化冻了。”
杨俊恒显然对鸭绿江的情况并不算陌生,毕竟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虽然主要活动区域在长白山地区,但是冬天为了避开东北鬼子的打击,也没少越过鸭绿江到朝鲜半岛那儿的山区游击去。
“也就是说其实这会鸭绿江已经解冻了?”
毕竟此刻已经是3月底了嘛。
“要不?再等上几天?”
杨俊恒此刻反而患得患失起来,毕竟要赶回去一趟不容易,万一鸭绿江推后解冻,那么白跑一趟倒是其次,让鬼子有了防备那可就太糟糕了。
毕竟前一次西征的阴影仍不时在杨俊恒心头萦绕,那一次的西征正是因为辽西的河流没能按以往的经验上冻,导致抗联的西征功亏一篑。
“也好,那么再等10天左右——想来到4月上旬鸭绿江应该能解冻了吧?”
事实上如果把这次行动推迟上10天,八路军总部完全可以从山东半岛的渔民那儿了解到鸭绿江是否解冻的相关情报,让这次行动更是万无一失。
这个问题倒是可以先搁置一边,于是大家开始询问其他细节问题。
“这架水上飞机除去4名机组成员外,就只能搭载7-8人,或者载重量不超过1500公斤的货物。”
“这也太少了吧?”
众人多少有些失望,总不能就让东北抗联的同志空着手回长白山吧,这不白来了么?
总不能就只递个话而已吧?
“所以我们要好好合计一番到底要带什么过去。”
只不过身后很快传来了一个声音:
“每次就只能起飞一架飞机过去吗?”
“对啊,我怎么傻了?”
对啊,干嘛就只纠结一架飞机飞过去呢,鸭绿江很长,总归能同时多停几架【pbY-1“卡塔琳娜”水上飞机】吧;再说了,这架飞机航程有4000公里,飞行半径也有近2000公里,而哪怕是从阜平县飞去长白山地区,按唐亮的【战术小地图】看,也就是1200公里左右,航程绰绰有余。
虽说按巡航速度201公里的时速看,这就得飞6个小时以上,不过大家就算要起飞飞机,也绝不至于把东北抗联的同志从冀东拉回阜平再飞去长白山区附近,这不南辕北辙,人为拉长航空距离穷折腾么?
虽说冀东根据地建设晚,周边敌人也过于强大,作战环境是糟糕了点,但是从雾灵山附近飞到长白山也就是700多公里,能少将近一半的航程,如果往渤海湾走,譬如都山根据地或者秦皇岛附近的游击区——从这些地方出发,航程还能再少100-150公里。
“虽说多架飞机更容易被鬼子发现,但是第一次飞过去,估计鬼子的警惕性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