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瑶早就料到,这次招人不会太顺利,但是没想到情况会这么差。
全计划第一批先招收三十名员工,现在来报名的竟然只有两三个。
这和她想的差距也太大了。
芒果不同于其他水果,一旦开始进入盛果期,几乎是一天一个样。要做成芒果干的芒果不能是熟芒果,得选硬一点的。
十几万斤芒果留给她们的时间并不多,必须要在半个月内把所有的芒果都采摘下来,并制作成芒果干晾晒。
这不是个小工程,即便把前期繁琐的挑选、清洗、削皮等步骤外包给大队,还是需要副业组的监督指导。
三十个人是她和朱秀丹仔细考量后定下的最少人数,少一个都会耽搁效率。
朱秀丹也很愁,“实在不行,我们从剩下的经费中先拿一部分出来,给来帮忙的人现结工钱。”
只是这样一来,购买切割机器的计划就要推后了。
这台切割机器是郁瑶托了朱新民费了很大人情和精力才抢到的,是隔壁省国营食品厂淘汰下来的机器,用来切割芒果,能极大提升做芒果干的效率。
她们都已经说好要付定金了,如果这个时候把经费花了,机器肯定就买不成了。
以后可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机会买到适合的二手设备,就算有,价格也不会这么便宜了。
无论如何,这笔钱都不能动。
郁瑶想来想,对朱秀丹道:“丹姐,这笔钱不能动,我有另外一个方法。”
朱秀丹身体前倾,“什么方法?”
郁瑶目光坚韧:“打欠条。”
“打欠条?这样能行吗?”朱秀丹皱着眉头,在心里思考这个方法的可能性。
大家之所以不愿来报名,主要是怕和上次一样,忙碌了几个月,做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最后一个人只能拿点东西回去抵工钱。
“当然能行。丹姐你想,大家现在不愿意来副业组,主要就是担心白忙活,如果我们能以欠条的方式承诺发工资,大家心里的焦虑就不会有那么多了。”
“等我们把仓库里的存货运到土特产公司,拿到第一笔收益,我们就可以先把这些欠条先还了。”
朱秀丹有认真听取郁瑶的意见,“你说的这个方法确实不错,虽然没有给工人打欠条的先例,但事急从权,先把眼前的难关度过再说。”
郁瑶又把收芒果的方案和朱秀丹说了。
按照十五天来算,十几万斤芒果需要十几天时间,每天差不多要采摘一万二千斤。
她想了两种方案,一种是生产队采收,她们自己负责制作。
另一种是,把制作芒果干前期的步骤像挑选、清洗、削皮、切片等,外包给生产队。
生产队人手多,外包给他们,直接收芒果片,每一斤的价格在新鲜芒果基础上多三分,一斤按照五分钱,自己负责调配糖水和晾晒。
她和丹姐都更倾向于第二种方案,第一种方法虽然省钱,但是费时费力费人。
第二种方案就不同了,虽然多花了点钱,但效率确实大大的提高。
生产队的人手相当于副业组的临时工,只需要按件给工钱,不需要长期养着。
对当前的副业组来说,这个方法更灵活。
两人在办公室商量了一会儿具体的执行细节,这期间又有几个人来报名,截止到中午,报名的一共五个人。
这个人数还是太少了。
正当郁瑶和朱秀丹安排好下午的分工,正打算离开时,办公室外传来一阵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