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逸看着孙睿道,大王已经不信任左右丞相了!
孙睿道,可是,左右丞相是太子的爷爷!
孙逸道,就是因为他们是太子的爷爷,太子大婚后,就该开府建衙,组建班底!
这时候,左右丞相就不能是芈氏了!
知道为何大臣们,不乐意我治理地方,我也不反对么?
就是担心到这个时候,你姐姐为太子妃,再生下一子,我只能辞官闲赋在家!
为将倒不怕,不领兵作战,就闲赋在家!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手下人更多,各有各的需求,倒时我就是不愿和大王对着干!
手下的人也会逼着我和大王对着干!
这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如今我手下无非是十几个校尉罢了,我要为相,那手下可就多了去了!
你该也知道文信侯吕不韦,难道他就真的愿意和大王对着干?
不见得吧,他是被手下门客逼着和大王对着干,无非是为了权利罢了!
至于你蔡爷爷想辞官,无非是功成名就,给大王的人让路罢了!
孙睿问道,给谁?
孙逸笑道,蒙毅!
蒙氏三代侍秦,忠心耿耿,蒙毅和蒙恬又是大王玩伴,深受大王信任!
而蔡先生,是我的老师,他辞职,其实也是为了我!
孙睿低头沉思,一会揉了揉脑门,太特么复杂了!
有些事,孙逸不会跟他解释的太清楚,就是让他自己想,孙睿是知道的!
问题是作为虚岁十四的少年,这有些强人所难!
他根本没有接触过,还好,他父亲会提点他,要不然,他也是两眼一抹黑!
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
孙睿如今接触的多了,更加崇拜自己的父亲!
要知道他父亲十二岁返秦,十三岁封君,在大秦举目无亲,居然能站稳脚跟!
特别是,大王十三岁登基,他父亲才十五岁!
他们的敌人,嬴氏宗族,嫪毐,吕不韦,六国,可都倒在他俩面前!
大王二十二岁亲政成功,要知道昭襄王生生被宣太后和外戚芈氏,压制了四十年?
他的父亲孙逸,十三岁封君,二十二岁,武安君,二十四岁冠军侯!
武安君白起,一辈子都没封侯,而他的父亲,只用了十二年!
如果说,秦制,二十二岁加冠,他父亲孙逸,只用了两年,就封侯!
上党郡附近,孙逸领着孙睿观察地形,王翦和王离跟着,
毕竟这里,王翦父亲王纥曾在这里指挥作战!
就长平之战,孙逸说出自己的理解!
孙逸道,当年大秦攻韩国,韩国割让上党郡与秦国!
但是,上党郡郡守,不愿投秦,居然投赵国!
赵王大喜,遂派兵接收上党郡!
秦王大怒,命令王老将军领兵攻赵!
结果赵将,廉颇,据寨死守,不与秦军野战!
希望能拖到秦军粮草匮乏,退兵!
但是,为将者,居然不道自己国家有多少粮草,能坚持多长时间,都不知道?
此等人岂能为帅?策略是不错,防守反击!
问题恰恰是赵国粮食不足,不能速战速决,粮饷耗尽,岂不要亡国?
孙逸看着孙睿道,你知道为何我一直,执着于让你在后勤历练吧?
孙睿点点头,父亲良苦用心,儿明白!
孙逸看着地形道,明白就好,武安君白起之所以能用五十万,围四十万!
是以这里的地形代替士卒,孙逸说道,就跟当年我背水一战,以水代兵一个性质!
因地制宜,为将者不懂天文地理,庸将也!
至于天时,为父曾用火攻,烧死匈奴人!
你要学的还很多,莫要急于求成!
王翦抚着胡须看着,滔滔不绝的孙逸,心中诧异!
长平之战爆发时,孙逸才出生,他怎么会如此了解?
他的父亲孙卫可是在代地,并未参加长平之战!
孙逸出生于公元前261年,而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秦赵爆发长平之战!
孙逸说道,王老将军,久攻不下,虽然粮草消耗太大,但大秦还能支撑!
问题是赵王扛不住了,这个时候赵王想速战速决!
而廉颇是防守反击,赵括却是主动出击!
你说你为赵王,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是防守反击,还是速战速决?
几十万大军在前线对峙,后方土地无人耕种,来年肯定粮食减产,爆发大饥荒!
吾儿,你该怎么办?
孙睿闻言,本想防守反击,但是听父亲这么一说,儿觉得还是主动进攻的好!
孙逸笑道,所以这时候用反间计!
赵王本就想换掉,廉颇为首的防守反击,而用主张主动进攻的赵括!
也就是说,想换掉廉颇不是,因为大秦的反间计,而是赵王!
因为赵国粮草不足,希望速战速决!
再说廉颇和代地士族走的近,赵王怎么可能信任廉颇?
才会有后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王翦更差异了,此事知道的人更不多,廉颇入魏,最后客死在魏国!
孙逸说道,赵王临阵换帅,本就是兵家大忌!
改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
而秦军,秘密换帅,武安君白起!
赵军主动出击,秦军诈败,这不就说明,以赵括为首的主动进攻,是正确的?
秦军疲惫不堪?
秦军退,则赵军出击!
这时对于赵军来讲,秦军败退,军功就在眼前!
这时候正是追杀秦军,扩大战果,结束战争,发财的大好时机,这时候赵括哪能拦得住!
秦军退,是缩短补给线,赵军进,是拉长补给线!
再加上赵括根本不知道,秦军主帅是武安君白起!
判断失误!
赵军补给线一长,就是弱点!
而秦军缩短补给线,此消彼长之下!
秦军粮道安全,而赵军粮道脆弱!
这时将赵军引至长平,利用地形,围住赵军,轻兵断其粮道!
完成合围,这时赵王已经放弃救援赵括了!
因为赵国无粮!
赵军断粮四十五日,赵括领兵突围,被射杀,兵败身死!
赵军投降,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孙逸看着孙睿道,这人啊,不吃饭能活七天,不喝水只能活两天!
回去好好想想,今天我说的,给我写一份心得!
孙逸道,好好写,慢慢写,我不急!
孙逸看着王离道,你也写!
你俩在此好好观察地形,我回去吃饭了!
孙逸走后!
王翦看着王离道,好好写,要不然老夫饶不了你!
王翦也走了,留下王离和孙睿,还有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