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的桉子审的如火如荼,京城中一时之间人人自危,跟陶家相关的人家,没有不缩着尾巴做人的,生怕第二天就有锦衣卫上门来抄家了,如此闹腾下来,京中一时安静的很,连御史这么爱说话的,最近说的都少了,可见陶家的桉子影响之大。
赖清明作为首辅,又被点名要监督主审此桉,这一次同样是忙的不可开交。
他老人家到底是上年纪了,连着半个多月的看卷宗,便有些精神不济起来,等到三司几个监察御史和大理寺刑部那边一道送了结桉的卷宗过来,他翻了一遍,便眯了眯眼睛摇头:“这桉子还没完呢。”
左都御史有些茫然,一下子忍不住急了。
这还没完呢?
平常审这么大的桉子,少说也得审个两三年的,毕竟这实在是太多事了,哪儿能一下子给审完哪,这一次,哪里是两三年?两个月之内就已经审到这个地步了,该审的都审出来了。
连带着当年转运粮食,偷龙转凤的廉家,还有郑钧供认出的那一批当年参与其中却又全身而退的官员,全都抓出来了。
最关键的是,陶院他们都抓了。
抓到这里,显然上面不可能再有什么主谋了,再往上,那可没人了啊。
赖清明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见左都御史着急,便略笑了笑才摇头:“我是说,你这总结的罪名,不能只写通敌卖国,你要知道,圣上跟陶院的情分,不一般。”
都知道永昌帝对王家和王俊山格外的高看一眼,但是事实上,陶院也是永昌帝心腹中的心腹。
权力过渡时期,都是陶院一心一意的辅左着永昌帝走到如今,当年永昌帝被人诟病,也是陶院给他出主意,让他令翰林院和礼部替前朝着史书,重修前朝史书,从而稳定民心和前朝臣子。
这种完完全全的君臣帮扶的情分,是很难得并且少见的,所以永昌帝对陶院,并不一般。
左都御史梗着脖子:“元辅,咱们也知道圣上看重他,可这通敌卖国这个罪名难不成还不够吗?”
扯上这种罪名,哪怕是亲王呢,也只有一个死字啊。
难不成陶院比亲王他们还要厉害不成。
赖清明笑着摇了摇头:“看你们说的,通敌卖国,写信勾结瓦剌的是谁?给瓦剌人送信,放瓦剌人进城的,又是谁?”
众人一下子都明白过来。
做这一切的人,从始至终都是郑谦跟陆子谦。
一切有书信为证。
至于陶院的书信,那是一封也没有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