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市的工商联副主席英名山说道:“中国的汽车总有一天要论斤卖。”
这话没毛病,但他也没说多少钱一斤啊。
可能他是想表达,未来中国的汽车会很便宜吧。
他原来是做摩托的。
再之前,他是一名记者,从九龙市另一位从摩托车维修工发家的摩托大亨那里骗来一个老婆和公司。
老婆是人家的侄女,公司是人家出资成立的,他全倒腾到自己名下了。
为什么说“知识越多越反动?”瞧这些个知识分子都干的啥!
他一路顺风顺水,成立足球俱乐部,还拿过足协杯冠军,公司上市,自己干到市工商联副主席。功成名就,把摩托开到越南遍地都是还不足,要造车。
几乎每一个有理想的中国企业家都有一个造车梦。
我们公司的老板也这样。
造车的牌照不好拿,他就和南部汽车集团合作,开发的第一辆汽车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我们叶专员开的“新雅途”汽车。
这辆车是个早产儿,按照传统的开发,试产,量产,投放周期,它应该还在车间里,但它已经满街跑了。
这里就凸显出民营企业家的短视。
其实也是没有办法,说到最后,还是因为两个字:缺钱。
由于现金流紧张,我们老板就急于将新车投放市场,换取现金。
但南部汽车集团不干啊。人家是老牌汽车公司,不能干砸牌子的事。汽车研发周期、检测周期、试产、量产周期都不足,一旦出现实质性毛病,那就是车毁人亡啊!中国人讲的是“人命关天”,这可是天大的事!不能这么干!
咱老板一意孤行,然后只好一拍两散。
所以就造了这么一辆车。
造车失败。
老板就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己不能干不熟悉的事。这造车跨度太大,步子迈大了,扯着筋了。
思来想去,干自己熟悉的吧:渠道下沉!建大卖场。
这个社会是这样的,有钱赚的地方,大家都分点儿,互相也照应着点儿,你好我也好,他也好。这样,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就是规矩!
没人定这规矩,但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得守这规矩。坏了规矩,可就不是小事了!
老板搞渠道下沉,就坏规矩了。
以前,他把货发给经销商,经销商还分国包、省包、地包,经销商拿货进入大卖场,这就是生态链。他自己建大卖场了,还全国同时开建,一年内要建一百家大卖场。
这样,这些国包、省包、地包的经销商,以及以前合作的大卖场就被他给甩开了。
产品直接到用户手中,不让中间商赚差价!广告词是不是很熟悉?当时还没这么宣传,因为不敢。大家都得吃饭,都得活!
由于造车失败,公司损失很大。那是重工业啊,上个生产线,投入是很大的。说不干了就不干了,那就是血亏啊!老板就想在大卖场这块儿捞回来。
怎么看他都像在牌桌上赌输了的赌徒。
但他是老板,董事长,他的思想就是公司的战略。
建大卖场的战略定下来后,全国同时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