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心酒楼与侍月厨院的生意顺风顺水,朱舌尖带着两个妹妹朱安香、朱安溢一起到钱塘走一走,感受一下钱塘的繁华,同时,寻找听说过的海鲜生食之法。
“海鲜又不是水果,怎么个生食?”兄妹三在钱塘华安街一家家的大酒店问去,店小二或茶水博士看着三人衣着光鲜,但问的问题不着边际,以为是哪里来的爆发户拿他们消遣,毫不客气地回复道:“我们这是中华的礼仪之邦,不是蛮夷居所,要不,你到倭国人常来的地方找一找。”β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生食之法在海边的渔民们可能会清楚些。朱舌尖兄妹三人打听着往鱼码头走去。冬季天寒,不是捕捞的季节,码头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影。沿着码头往前又走了二里路,兄妹三人终于发现了一间房子,房顶冒着一团团的热气,是烧竹叶产生的烟气。房外的支架上挂着几张渔网,还有一串串的对剖成两半的海鲳鱼,一个个圆圆的,色泽微黄,似挂着一排的铜锣。架子上还有很多竹制的筛子,上面晒满鱼片。三人都是美食行家,一望便知这些烟薰鲳鱼都是上品,说不定在这里能打听到一些消息。
敲了一会门,开门的是个年青的渔民,招呼道:“掌柜的稍坐,要多少货?多了可没有了,这货大部分被倭国商人订购了。”
看样子是找对人了,兄妹叁相视一笑。见是生面孔,渔民向三人介绍道:“我兄弟二人,我是兄长叫康潮,这一位是我弟弟康礁。既是新客,吃了中饭再走,中午请尝尝我们的烟薰鲳鱼。”
他们的烟薰鲳鱼有什么过人之处,导致倭国人订购?朱舌尖兄妹三人起了好奇心。他俩做菜也没避着兄妹叁,灶上有两个锅,一太小,只见康礁生火,康潮在灶前忙着,把鲳鱼洗净后斜切成厚的鱼片。用酱油、老抽、糖、蚝油、鱼露、姜、葱、酒、蒜粉和各种香料调制成卤汁,把鲳鱼片放入调好的卤汁内稍腌,然后放筛子上风干。同时,又把入味风干的鲳鱼片放入竹叶上进行熏制。边熏边拿鱼块,边向兄妹解释道:“当熏成金黄色熟透时,就可以做菜了,这锅好了,现在我给你们弄菜去。”
只见他从外面拿了几块熏好的鲳鱼整齐的放入盆内,上蒸笼蒸熟,也没放调料,上桌后用柠檬片点缀成型。?
《过秦楼·烟薰鲳鱼》
烟薰鲳鱼,洗净切片,香料调味老卤。鲳鱼稍腌,挂梁天风自干。竹叶生烟薰染。
这烟熏鲳鱼透着股特别的香味,鱼肉香、竹子的清香与烟熏的焦香混杂,让人一嗅就食欲大开。外观呈琥珀色,品尝了一下,甜中带着咸,咸中带着鲜。滋味醇厚,入口软绵紧密,香脆鲜甜。
朱舌尖对这赞不绝口,可最让他奇怪的不是味道,而是作为渔民,居然还讲究用柠檬点缀。问起这个,康礁在灶下回答道:“倭国人特讲究,他们说这是道,食道。我们也不清楚这食道长在喉咙里,与柠檬有什么关系,但客户要求这样,我们就照办不误了。”
朱舌尖听了,吃了一惊,道是中华的传统,但只在修仙的道门里流行,一般人难窥门径,倭国人连饮食也讲究这个,给它升到食道的高度,以道的态度对待食物,实在有些可怕可敬。也难怪他们会发现某些食材生食比熟食更好吃。
“你们跟倭国人打交道,有见过他们怎么个生食吗?”朱舌尖感到有线索了,边吃鲳鱼边问道:“这是一锭银子,你们给我们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