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涉窃耕牛(2 / 2)

这个事宜主要由武顺管理,张素只是大致了解,但这足以应对李二的问题。李二点了点头,说书人继续讲述:\"今天的报纸,提到了一件事,大家都听说过,就是皇太子殿下犯错了。\"

闻言,李二面色肃穆,张素也随之紧张。瞬间他明白李二可能是为了这件事而来,可能是担心民众反应,所以亲历其境听民间声音,如果舆论不同于预期,恐怕会有变故。

张素在心中默默祈祷,此刻说书人已详细陈述事件,讲明了后果。然而听者并不关心结果,皆因皇太子偷牛的真相而瞠目结舌。

\"前几天我已经听说过此事,未曾想竟是真的,皇太子这么做太离谱了,白白辜负了陛下的苦心。\"

此话让人群中激起波澜,也让张素松了一口气。这证实报纸曝光事件前确有传言,证明报导是合适的。此外,这人口中充满对李二的尊敬,而李二也显然深受此言安慰。

\"各位请安静,报纸对这个事情做了评论,我再说说吧。\"说书人又说:\"报纸的社论以大标题标注,写着'人无完人,过能改之'。\"

说着,说书人举起报纸让大家看见,并指着粗体标题补充:\"这话意思是,人无圣贤,无人不犯错,能认错改之即是大善。\"

\"其实我认为这话说得在理,各位自问有过错吗?肯定有过,只不过大小不同罢了。我自己也是如此。皇太子殿下偷牛的行为确实离谱,算得上大错,但他已经悔过,并公开承认,大家也不该再有偏见。\"

听众小声议论,没听见责怪李承干的,估计多是畏惧,即便是开放的宋朝,也仅是士人才敢直言政事,虽非言辞定罪,但仍属士人特权。

待讨论平息,说书人抿了口茶水,接着说道:\"各位,皇太子主动承担责任,并利用报纸让大家知道此事,可见其胸怀宽大,我们大唐有此储君是百姓之幸。\"

\"报纸上还讲述了皇太子的一些事迹,有些大家都听说过,我这就念给各位听听。\"

说书人就像张素请来助阵的人一样,引导听众朝预期方向思考。当然,他并无偏袒,只能说报纸的影响极其深远。常读报纸的人思维改变,\"宣传\"这词固然不太好听,但是影响正面。

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又能公正公正,这才是张素期待的结果。听完这些评论,李二的笑容越发灿烂,原先凝重的表情消散不见,张素亦全然放松。

此时,两名年轻的书生步入茶馆,听说书人在谈论报纸的事情,其中一位对朋友说:\"果然,又在谈论报纸。提及这位邹国公张素...不,戒色禅师真的很大胆,竟然公开皇太子的丑事。\"

李二饶有兴趣地看着张素,那边的书生又说:\"有什么好奇怪的,吾朝陛下开明纳谏,魏征等重臣常因琐事和陛下争论面红耳赤,陛下也曾多次承认过错,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我认为戒色禅师做得对,正如报纸所说,'人无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