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武将身着张素设计的军服,英姿勃发,程咬金的兴奋溢于言表,李靖、尉迟敬德等人亦满面喜悦。
“他设计得再好,能穿得上吗?”程咬金毫不在意,似乎忘了若非张素,哪有他如今的威风?
对于这些老将的脾性,张素唯有无奈一笑,目光落在他们空荡的肩章上,看来正式的授勋仪式即将举行。正思索间,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贤侄,许久不见,你的生活愈发精彩了。”
转身一看,是李道宗,笑容满面,同样身着军装。自大唐与吐谷浑交战,李道宗与侯君集一同处理军务,已逾一年。张素笑答:“承蒙殿下庇佑,生活还算安稳。哦,小僧还未向李叔贺喜,恭喜您再建奇功!”
张素的开场白似是对李二的抱怨,李道宗一笑置之。不久,李二在众人期盼中登场,军装加身,肩章上两条栩栩如生的龙纹,显得格外张扬。
不论观感如何,张素并未出言评价,毕竟这也是他提议的一部分。李二挺胸走来,姿态刻意昂扬,与之前的程咬金如出一辙,可见君臣间某些习性不谋而合。
李二径直走向凌烟阁门口,高声言道:“众卿可曾记得立国之初,烽火连天的日子?我大唐今日的繁荣安定,离不开诸位的努力。遗憾的是,那些曾与朕共患难的将士,许多已化为黄土。”
“每念及此,朕感慨万千。为大唐牺牲的将士,其名已刻于军事学院英雄纪念碑。但碑上无诸位之名,并非功勋不够,而是未至表彰之时。因此,朕特命建造凌烟阁,以表彰各位,诸位请随朕一同参观。”
英雄纪念碑,仅烈士得以留名,严格来说,李靖等虽功勋卓着,却非烈士,未达到入选标准。碑上留名,确是一种荣誉,但他们或许并不稀罕这样的荣誉。
众人跟随李二步入凌烟阁,阁分三层:张公谨、秦叔宝等在外层,肖像由阎立本亲手绘制,而与张素有过嫌隙的褚遂良负责题字。
中层供奉王侯,内层则是宰辅之臣,首位便是长孙无忌。所有肖像皆面北而立,张素不解其深意,其他人却显得习以为常,似乎都知晓其中缘由。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正沉浸在激动之中,泪眼婆娑,无暇他顾。长孙无忌等人的激动难以言表,哪有心思去探究细节。
“陛下此举,乃臣等之福。臣感激陛下厚爱。”长孙无忌语音颤抖,边说边以衣袖拭泪。
“谢主隆恩。”众人齐声谢恩,这份荣誉将流传千古,无人不激动,就连张素也忍不住高呼一声,毕竟其“父”张公谨的肖像也在其列。
文武百官中,有的因建唐后的贡献未及,未能入阁,无不露出羡慕之色,李道宗亦在其列,因其大部分功绩建立在唐朝成立之后。
李二与众臣回顾往昔,张素望着肖像,对比着外面热闹的场景,内心五味杂陈。凌烟阁的提早建成,似乎预示着皆大欢喜,谁能料到未来会有接踵而至的变故?
这二十四位开国功臣,后来因各种变故不少惨遭李二手刃。刚与李道宗并肩作战的侯君集,最终因与太子李承乾密谋被杀,此刻痛哭流涕的张亮,也将因谋反之罪被诛。
李二并未抹去他们的功绩,但严格说来,结局圆满者寥寥无几。然而,张素作为未知因素的介入,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日益显着,未来将何去何从,无人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