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何以承之(2 / 2)

委身华夏人照料?

闻此言,泰岳之上的宇宙国民略感郁结,吾辈非稚子,宇宙国亦非弱国,岂需依附他国?

汉城虽毁,人心尚存,若无意外,重建汉城,数年可期。

然虽不悦,亦不得不深思。箕子为祖,孝顺之心虽有,但更因米国在邪神侵袭中所显无情与无力,使他们心生疑虑,此datui已不再坚挺。

投靠,自当选强者,华夏恰如其分。

管理处之长心绪难平,区区组长,一国之托,何以承之?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此冠太过沉重,吾实难负荷。

沉吟片刻,忽忆及箕子言中九鼎,

“九鼎?敢问老先生可有九鼎之所在?”

问罢,组长心如鹿撞。

九鼎,古之王权象征,天下一统之吉兆。夏、商、周皆以九鼎为国之瑰宝,与后世传国玉玺并重。

《史记·封禅书》有云:“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九鼎不仅象征王权,更有镇压九州、拒妖魔于门外之说,古籍虽未载其详,仅民间流传与野史偶提,然上次天神欲重启宇宙,九鼎再现,证此说不虚,盖因某些缘由,记载失落罢了。

九鼎重现后,管理处寻觅未果,访遍古籍所载,真伪难辨,唯几件仿制品。

若能自箕子口中得九鼎之秘,必成大功,飞黄腾达可期。

欲借吾口探九鼎?箕子笑而不语,“大禹以九州之金,集九州气运,铸九鼎而成,九鼎遂自隐于神州大地之下,非我之力所能知,即便天庭神只,除却数位帝君与上古神明,无人能晓其踪。”

组长闻此言,心生遗憾。

“九鼎非但为王权象征,更兼具超凡压制与沟通上古神祗之力,使其外神邪灵,难踏九州之地,以防域外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