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起兵谋反——李惟岳(1 / 1)

李惟岳,范阳涿郡人,唐朝地方割据军阀,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之子。以父荫,拜成德军行军司马。李宝臣死后,推为留后,割据河北七州之地,上表求袭父位,朝廷没有批准,遂举兵反叛。唐德宗以张孝忠为成德军节度使,联合幽州节度使朱滔合兵征讨,朱滔和张孝忠大破李惟岳于束鹿县,李惟岳烧营而遁,部下王武俊倒戈相向,生擒并缢杀李惟岳,传首京师。

李惟岳,父亲是李宝臣,原名叫做张忠志,本为安禄山的义子,安史之乱平定后,归顺大唐,拜成德军节度使,赐名为李宝臣。成德军拥有河北七州之地,号称富庶,拥兵十万,不听朝命,图谋割据,以其子李惟岳为成德镇行军司马。李宝臣年纪已老,性格猜忌,看见儿子李惟岳愚昧懦弱,害怕部将不服,便诛杀了辛忠义、卢俶、许崇俊、张南容、张彭老等二十几个大将,并抄没其家,使得诸将离心。术士在水中投毒,欺骗李宝臣道:“您饮用甘露水,可与天神相会。”李宝臣喝完便哑了,于三日后去世,并上遗表,请求让李惟岳领军。

李宝臣死后,军中拥立李惟岳为留后,上表请求朝廷任命,但未得批准,要求他立刻去京城护丧,令易州刺史张孝忠代替他。魏博节度使田悦也上表章保荐,请求任命李惟岳为成德节度使,朝廷仍旧不许,李惟岳遂与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同谋反叛,判官邵真泣谏,认为不能这样做。李惟岳性格懦弱,一开始听从劝谏,后受到奸吏胡震和家人王他奴等人唆使,最终选择了叛乱。

李惟岳的舅舅谷从政,素有智略,因此而被李宝臣忌惮,故而称病不出,知道了李惟岳的谋划后,担心他会满门覆灭,就劝阻他道:“如今天下无事,远方都来朝贡,皇帝又英明神武,必然可使天下太平。你一旦起兵,朝廷必然讨伐,虽然你恩及三军,但万一作战失利,谁能替你效死呢?且先朝相公(李宝臣)与幽州的大帅不和,如果国家征讨,必命幽州节度使朱滔为帅。且当初相公诛灭军中将校,其子弟活下来的,口虽然不说,心中怎么能不愤怒呢?从前魏博的田承嗣协助安禄山、史思明谋乱天下,千征百战。没几年侵扰洺、相等州,为官军所败,贬黜到了永州,仰天垂泣。幸亏先相公佐佑保援,才获得赦免,如果不是官军停止征讨,田承嗣岂能活下来!田悦作乱,又怎比田承嗣的名望?想要得到富贵,却会破家覆族。且当下的将校,少有忠义之心,因利乘便,必相倾陷。为你筹划可以长久的计策,莫若令李惟诚知留后,你自己速速入朝。国家念先相公的功劳,见大夫顺从朝命,什么请求不会答应你呢?如今与群逆作乱是自危之计,不是保全家族的道理啊。”李惟岳素来也忌惮谷从政,就没有听从他的话,最终还是与魏博田悦、淄青李正己同谋反叛了。

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正在官军对抗,李惟岳与他们联合后,朝廷即命卢龙节度使朱滔出兵讨伐,并派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河阳节度使李芃率兵来会合,另以永平军节度使李勉为汴、滑、陈、怀、郑、汝、陕、河阳三城、宋、亳、颍节度都统。眼看朝廷大军压境,李惟岳的大将易州刺史张孝忠以易州归降朝廷,唐德宗以为成德军节度使,配合朱滔联兵讨伐李惟岳,李惟岳闻讯,即派精兵屯束鹿县,抵御张孝忠,田派大将孟佑率兵五千来助。

朱滔、张孝忠大破成德叛军于束鹿,李惟岳烧营而遁,朱滔请求乘胜进攻,张孝忠回军驻扎在义丰。不久,成德军大将、赵州刺史康日知以城归降朝廷,李惟岳命牙将卫常宁率步兵五千、兵马使王武俊率骑兵八百前往赵州征讨康日知。

王武俊刚出恒州,就对卫常宁说:“我尽心效劳大帅,但大帅却听信谗言,对我十分猜忌,令人朝不保夕,如今出兵讨伐赵州,不论胜败,我都不会再回恒州了。任凭妻子儿女被杀,我也要去定州侍奉张尚书了,怎么能够持颈就戮呢!”卫常宁劝道:“中丞(王武俊)既然认为大夫(李惟岳)不可以再侍奉了,那么圣旨中说道,谁斩了李惟岳的首级,就把他的官爵转授给谁。自从大夫起兵造反,张尚书归降,得封为节度使,听说康日知也被封了官。依我看,李惟岳早晚会被朱滔所灭。此时,要想转祸为福,我们不如倒戈攻打节度使府,诛杀李惟岳以取富贵。且大夫暗昧,为左右小人所迷惑,此事非常容易成功。如果事情不成功,再去投降张尚书也不晚。”王武俊深以为然。

王武俊与卫常宁自赵州回军直逼恒州,天亮时抵达恒州城下,王武俊之子王士真为内应,打开城门,王武俊传令道:“李惟岳叛逆朝廷,本人奉诏诛杀,众将士速速归顺朝廷,胆敢违命者族诛!”王武俊的士兵冲入节度使帅府,李惟岳束手被擒。卫常宁道:“李惟岳见到天子后,肯定会哀乞求生,诬称当初是您与诸将胁持他起兵拒命的。”王武俊遂于辕门之外缢死李惟岳,又诛杀了李惟岳的岳父郑华及长庆、王他奴等二十余人,并把李惟岳的首级传送到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