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开元三大士——善无畏(1 / 1)

善无畏,东印度乌荼国王,唐密开山祖师、开元三大士之首。出生于东印度乌荼国,刹帝利种姓,为释尊的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善无畏祖师传授以胎藏界为主的密法,是为中国密教正式传授之始,故亦称其为汉地密教初祖。随驾入东京洛阳,示寂于洛阳大圣善寺禅室,时龄99岁,僧腊80。玄宗亲自参加追悼大会,将其葬于洛阳龙门西山广化寺内庭。是唐代密宗胎藏界的传入者,与金刚智、不空三藏法师合称“开元三大士”。

善无畏,生于印度乌荼国,为释迦如来季父甘露饭王的后代,他的先人来自中印度,因国难而出奔到乌荼国,当了乌荼王。善无畏生有神姿,宿积德艺,父王对他十分赏识,经常给他历练的机会,他10岁就统领军队,13岁就继王位,施行仁政,深得军民爱戴。后来,他的兄弟为争王位,起兵作乱,善无畏率军亲讨,取得胜利。按照军法,争位的兄弟应判死罪,可是,善无畏不忍天伦兄弟遭诛,特“忍而曲赦”,经过这次内乱,善无畏厌恶了争权夺利的王室,决意让位出家。他向母后表明心迹,又向群臣宣明决意,愿让位给兄长,母后哀而许之,秘密赐给他传国宝珠,然后他便出宫而去。

出宫后,善无畏向南来到海滨,进入殊胜招提寺修习佛法,得入法华三昧。继后,他发愿聚沙建塔一万座供佛,建塔期间,他被黑蛇咬伤了手指,但不退其愿,终于建成了一万座沙塔。之后,他随商船游历印度各国,在船上密修禅诵,口放白光,因而无风三日,舟行万里。一日,商船遇海盗,众人惊惶失措,善无畏乃安慰众人,默诵真言,感得七俱胝准提尊,全现身相。于是,这帮海盗被突然出现的另一伙贼寇打退了,后来的这伙贼寇向善无畏忏罪归诚,并当起了向导,指引商船越过穷荒,又逾毒水,到达中印度。

善无畏在中印度的摩揭陀国,参见了国王和王妃,这位王妃竟是善无畏的姐姐,姐姐得知善无畏舍弃王位的缘由后,称叹不已。善无畏这时已是风度翩翩,气魄豪爽,聪明睿智,超拔群英;五乘贯通,三学深究,总持禅观,妙达其源;艺术技能,无不精湛,就这样仍不满足,依然孜孜追求最高境界。

善无畏辞别摩揭陀国王与王妃,怀着敬仰之情,来到了那兰陀寺,他将母后赐的传国宝珠,饰在那兰陀寺大佛像的额上,佛像分外光彩夺目。这显示出善无畏投身那兰陀寺的决心。时那兰陀寺,是密法之大兴所处,众圣之都会,有圣僧达磨鞠多,掌定门之秘钥,佩如来之密印,貌似四十岁,实已八百岁,昔日玄奘到那兰陀寺时便见过他,善无畏乃顶礼其足,奉为本师。

一日,善无畏见师父钵中的食物,不是印度本土的,就让旁边一个大唐国僧人来看。这僧人一看,钵中正是大唐国的食物,而且饭菜新鲜,那油饼还温温的,粟饭仍热热的,不禁惊愕道:“大唐国离这里十万多里,这钵中食物是早上做好的,而中午就到这里来了,太神速了!”众人听闻,都震惊不己,惟有善无畏默然。达磨鞠多秘密对善无畏说:“大唐国的白马寺,重阁新近竣工,我刚到白马寺受供回来,大家都吃惊了,只有你不动声色,你真的可以学习大法了。”随后,达磨鞠多授予善无畏总持瑜伽三密教,传法之时,龙神围绕,森在目前;无量印契,一时顿受;即日灌顶,为天人师,称曰‘三藏’。得三藏称号后,善无畏又勤奋修学,前后五年,通达了密教的全部奥义。

之后,无畏三藏周行大荒,遍礼圣迹,不惧艰险,又入鸡足山为迦叶剃头,受观音摩顶。尝结夏于灵鹫山,有猛兽为其前导;又曾深入山洞,洞中忽然光明如昼,现释迦像,左右侍者栩栩如生。中印度大旱,请无畏三藏求雨,善无畏作法不久,众人便见观音在日轮中手执净瓶注水于地,顿时欢欣鼓舞,得未曾有。善无畏的母亲因其离去日久,以为他已不在人世,而日夜哭泣,双眼失明,三藏去信问候,其母双眼立即复明,朗然如故。

当时的五印度,教派林立,九十六宗各执己见,善无畏游学讲道,对于各宗各派的人,都能顺着他们所执着的见解去开导他们,为他们破滞析疑,使他们解开邪缚、进入空门,舍弃迷津、踏上觉路,就这样,他广度众生,传授密法,教人以念制狂,即身观佛。善无畏年近80时,己是五印度大名鼎鼎的密教上师。一日,师父达磨鞠多对他说:“善男子,你与震旦有缘,弘扬大教,今可行矣。”无畏三藏乃接足顶礼,辞别恩师,踏上前往大唐的路途。

无畏三藏,行至迦湿弥罗国时,天色已晚,前有一河,却无桥梁舟楫,于是他干脆就飞了过去。善无畏受请于长者家,有罗汉从空而降,说:“我乃小乘之人,大德是登地菩萨。”乃让席推尊,善无畏赠之以名衣,罗汉升空而去;至乌苌国,善无畏遇到一只白鼠,围着他转圈,还每天献给他金钱;到了突厥国的碎叶城,善无畏应突厥王之邀,宣讲密教经典《大日经》,又应王妃之请布坛讲法。

离开碎叶城后,善无畏折东而行,半途遭遇贼寇,他被连砍三剑,但丝毫无伤,挥剑者唯闻铜声而已。行至雪山大池,善无畏感到有些不适,这时达磨鞠多从天而降,对他说:“菩萨身同世间,不舍生死。你久已离相,怎会有病?”说罢冲天而去,善无畏顿觉身心如得洗涤,不药而愈。路经吐蕃,与商旅同行,遇胡人合围抢货,无畏三藏密运心印,劫匪乃悔悟请罪。行至大唐西境,夜晚有神人对善无畏说:“再向东就不是弟子我的辖界了。守护神州的是文殊师利菩萨。”说罢顶礼善无畏双足,然后消失不见。

途经西州时,善无畏以骆驼负经卷过河,被龙王请入龙宫三日,无畏三藏就在龙宫中宣扬法化,开悟甚众,到他牵骆驼上岸时,衣服经卷都无沾湿。善无畏路过北印度境时,他东行的消息己被僧侣和商人传到了长安,唐睿宗对善无畏不惜年迈东行传法的行为,十分感动,就派僧人若那和将军史献,带着礼物出玉门关侯迎。

开元初,唐玄宗梦见一僧,姿状异乎常人,醒来记忆犹新,便拿起画笔在宫墙上画了下来,这个形象烙印在不少人的记忆中。善无畏携带梵卷,到达长安,唐玄宗亲自接见,一见面发现善无畏与梦中所见高僧一模一样,玄宗极为欢欣,立即礼善无畏为国师,并大设梵筵为善无畏接风洗尘。然后,玄宗又特设内道场,尊善无畏为教主,玄宗之子宁王、薛王等皆跪席捧器,从其灌顶受法,一时轰动朝野,毘卢大教,巍巍法门,由此兴盛。

善无畏到长安后,唐玄宗让他住在兴福寺,不久,又迁入西明寺,三番两次慰劳问候,并赐予物品,异常丰厚。玄宗诏善无畏于西明寺菩提院译经,善无畏奏请让名僧参与翻译,朝廷批准后,他先译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呈上玄宗。玄宗深加赏叹,又下诏将善无畏所带梵文经卷全部送到内府保存,这《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就是从《金刚顶经》梵本中摘取出来的。

早在善无畏来大唐以前,有僧人无行西游天竺,求得很多梵文经典,归国时,刚到北印度,就不幸去世了。所有经卷,由同行者带回长安,存放在华严寺中,善无畏偕同一行禅师,到华严寺检阅这些经卷,挑选了数本,尤其检到《总持妙门》一典,是过去没有翻译的。

善无畏随驾入东京洛阳,奉诏于福先寺译《大日经》,此经梵本有十万颂,善无畏撮摘其要,译出《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译得上符佛意,下契根缘,此即唐密根本经典是也。又译出《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三卷等,并作《大日经》诸咒梵汉对译,悉昙之学由此而兴。

另两位大名鼎鼎的密教祖师——金刚智三藏与不空三藏,亦来到大唐,因这三人同开大唐密教,又同在玄宗开元年间,故史称“开元三大士”。善无畏和一行所传为胎藏界密法,金刚智和不空所传为金刚界密法,善无畏与金刚智相遇后,二人互为阿阇黎,互相灌顶传法,于是二人皆得金胎两部大瑜伽教。金胎不二、金胎合一,即无上密教之最高奥义也。

善无畏三藏,系中国首位系统翻译密教经典者,共翻译28部53卷。为弘扬密教,阐释教理,传授仪轨,他在东、西二京设置道场、开坛授法。其传承者有大兴善寺沙门一行,入室弟子有宝畏、明畏,俗弟子有着名文学家李华,还有从学者宝思、智严、温古、义林、喜无畏,以及新罗僧人玄超、不可思议,日本僧人道慈等。一行整理善无畏的讲授口诀成《大日经疏》20卷,为解释《大日经》之根本论典。

善无畏上奏玄宗,请求回国,玄宗优诏不许,祖师右胁累足而卧,示寂于洛阳大圣善寺禅室,时龄99岁,僧腊80。玄宗亲自参加追悼大会,追封其为鸿胪卿,派鸿胪丞李岘、威仪僧定宾律师作监护,将其葬于洛阳龙门西山广化寺内庭。出殡之时,悲泣倾城,山河变色,法界凄凉,弟子李华为其刻碑立于寺内,二弟子宝畏、明畏为其撰刻偈颂,亦树于院内。

善无畏三藏,早已得金刚之身,故其示寂后,全身不坏,之后历朝历代,凡遇旱涝灾害,人们向他祈请,都十分灵验。洛阳信士,常将其法体请出龛室,香汤沐浴,作为供养;洛阳城的富豪,也争相布施,赞助浴事。皇室做禳灾、祈祷时,也会派许多使臣,去作供养、布施,那些人的求愿也会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