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盼了许久的专利申请,徐光启这个领礼部事的内阁次辅一大早就早早地来到了礼部衙门,这可是见证历史的时刻,他可不想错过,更不想错过拿下织布与纺纱的技术。
除此之外,徐光启还作为格物院的院正,领着格物院的人将格物院可公布的各项研究成果进行了专利申请。
格物院作为皇帝全资资助的研究性机构,专利成果虽然明面上属于格物院,但实际上却属于皇帝与内廷所有。
为了保密,朱由校将格物院准备拿来申请专利的蒸汽机被给排除出了格物院的专利申请清单,在橡胶供应问题没有得到改善之前,朱由校是不可能让它过早暴露于世的,现在生产出来的少量蒸汽机都被朱由校拨给了内廷下属的火器工厂、造船厂与钢铁厂。
在忙活了近五天后,礼部祠祭司才应付完了前来申请专利的人,而收上来的申请书也高达四百五十三项,其中八成以上来自内廷几监与格物院。
来自它处的也有,但多是酒楼的食谱、纺织相关的织艺与染艺,以应用类技术为主。
当初朱由校之所以将专利申请之事交给礼部,而不是与工商相关的户部,一是户部在地方没有直接的派出机构,交给布政司人多嘴杂容易泄露,二是朱由校觉得专利技术属于文化与技术的范畴,划给工部与礼部会更好。
为何也不选工部,一是很多技术来自工部自身,不能让自己审自己,二是跟户部一样,在地方没有直接的派出机构,而礼部在地方却有直属的提学官、教授、教谕、训导等成熟的组织架构。
在徐光启等朝中大臣的严密盯防下,身为礼部祠祭司郎中的朱大典迅速地将所有收上来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初步筛选,并按照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创造、外观设计与植物新品种三大类进行了分类。
其中发明创造最多,几乎占了其中的六成,剩下的四成几乎都是外观设计,而植物新品种方面,目前只有内廷的金鸡纳树、橡胶树与茶树等几种数量稀少的植物。
外观设计之所以这么多,这还要拜兰花服饰店与大明装饰两家,一个是各种服装、包包、鞋靴、首饰等物的外观设计,另一个则是家具与室内装饰品等设计。
随着时间的发展,发明创造的数量将会逐渐被外观设计赶上,甚至是超越,毕竟可供发明的东西哪有那么多,而外观设计就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对于三大类的专利年限,朱由校自然不会一刀切地都定为二十年,而是根据大类及细类里面的重要性与难易度进行了差别化规定。
其中,发明创造与植物新品种两类普遍定为二十年以上专利权,有的甚至高达五十年,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手蒸汽机、飞梭与水利纺纱机,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普遍定在了十年左右。
礼部祠祭司郎中朱大典将分类好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的筛选与审核后,连同他的审核意见一同递到了顶头上司顾秉谦的值房。
顾秉谦在朱大典筛选与审核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的一一检核后,这才送到了内阁,并最终来到了朱由校的案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