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成就非凡(2 / 2)

这些海商除了能够买到他们急需的武器、粮食、日化、棉布、酒品、钟表、铁器制品、烟草、服装与家具等市面上最紧俏的产品外,还有各大银行设在武昌的总部能够缓解他们资金的一时周转困难。

因内廷各大机构驻扎在武昌,加上蔡复一与郭允厚积极营造良好的经商氛围,以及对中西部布政司的虹吸效应,武昌与汉阳一带的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长江口,甚至尤有过之。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武昌与汉阳的工商业发展,朱由校还让蔡复一在两地试行了简化户籍与取消路引的试验,而这也进一步加快了两地的人口流入,并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工厂急需的劳动力。

经过近四年的集中投入,武昌与汉阳一带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大明最活跃的地区,甚至超过了北方重点打造的城市天津。

天津虽然也得到了朱由校的高度重视,但毕竟它的旁边还有一个京城,分流了很大一部分的天津产业。

虽然朱由校想将未来的顺天府打造成花园城市,但前提是要先让顺天府自己富起来,或者不至于让顺天府拖太大的后腿,毕竟朱由校不能将大明的很大一部分税收直接投入到顺天府的城市打造中来,这样不仅是对其它城市极大的不公平,而且这样靠财政扶持城建的模式只会是极大的浪费资源。

年度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朱由校在琼华宫东暖阁接见了桂王朱常瀛与唐王世子朱聿键,让他俩对户部与吏部在奉国中尉的土地分配、赎银发放与吏员安排这些事情进行时时监督,而具体负责监督的则是宗人府官员、皇家学院学生与发展银行职员,同时还要继续安排皇家学院的宗室子弟参与清丈田亩与黄册更新的事情上面,算是毕业生的一次毕业实习,实习合格后才能优先安排更好的去除。

虽然内廷的产业与岗位非常多,但并不一定都非宗室子弟不可,那些毕不了业或平时表现不积极的毕业生很可能会无法顺利进入内廷的下属产业工作,而是需要他们自己寻找其它的出路。

面对这种现实的竞争压力,以及渴望改变自身命运的底层宗室子弟来说,进入内廷产业获取一份体面、收入可观的工作,是他们目前最好的选择。

过去的隆武三年,大明不管是在军事、财税、吏治、文化还是工程建设上,皆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只要充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才能让勤劳的大明百姓创造无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