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打破奉国中尉的铁饭碗(2 / 2)

朱由校无法,只能如此了,国家的税收根本养不起越来越多的宗室子弟,越到后面人数只会呈几何倍的数量增长。

“启奏陛下,未来新增的奉国中尉是不是也要如此安排?”顾秉谦再次问道,对于甩掉奉国中尉这个大包袱,顾秉谦自然是十分愿意的。

“自然是如此!”朱由校硬着头皮答道。

他知道这样下去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但好歹释放了占人口大多数却一直不会降等的奉国中尉,只有解决了这些积累了两百多年的奉国中尉,大明财政在奉养宗室这块的支出才会逐渐走向健康,而且过几年后再来解决宗藩世袭不降等的问题,难度就小了很多。

见顾秉谦不说话,朱由校朝毕自严问道:“毕爱卿,户部这边有没有问题?”

“回陛下,现在国库尚算充盈,支付奉国中尉的赎银当不是问题,但土地目前不一定有那么多,是否要等到清丈土地到这些奉国中尉所在地时,再逐一分配?

另外,西北与中原及南方的土地产出不一样,是否也要进行一番区分?”

因有了前面关于吏员安排的探讨,毕自严才能有如此多的时间来思考应对之策。

朱由校沉吟片刻后答道:“可,但新收复的辽东、大宁与归化及吕宋等地,可优先安排,正好赶上朝廷要向这些地方移民,顺便一起解决了。至于毕爱卿提到的西北与中原及南方土地产出差异问题,不知毕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敢提出问题,毕自严会有应对之策:“禀陛下,可按照惯常的四六比例进行分配,比如中原与南方之地四十亩,西北等贫瘠之地六十亩!”

朱由校轻点了下头道:“那就南方与中原富饶之地五十亩,西北等土地贫瘠之处七十五亩,新收复的五处地方还是一百亩,银子在土地分配的时候一起分发下去,还是由发展银行代发!”

“启奏陛下,土地是否有点分多了?”毕自严有点懵逼地问道。

“多吗?朕记得光秀才的免税土地就高达八十亩,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投献与隐匿,难道大明的龙子龙孙活该只能是这些秀才生员的一半?还是说毕爱卿能让这些有功名的士子跟普通农户一样向大明交税?”

若不是现在提升大明税收十分困难,朱由校都觉得五十亩地还是太少了,那些当地豪族靠读书就能获得各项特权,为何大明这些冒着王朝覆灭后被砍头的小股东分点土地就叽叽歪歪。

等以后将工商等税收起来了,土地税迟早都会被废除,到那时土地的价值也会直线下降。

“回陛下,臣并无此意!”听到皇帝的呵斥,毕自严赶忙跪倒在地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