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朱由校也就利用这些人的请求,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将郑藩与沈藩的所有世爵变成了逐代递减的流爵,直到奉国中尉后不再降等。
毕竟这些人都还是皇族,朱由校也不想轻易将他们赶尽杀绝,奉国中尉的那点俸禄也只能保证他们过上比一般人稍强的生活,并不能保证什么奢侈的消费。
面对庞大的以及未来会越来越多不递等的宗藩,尤其是其中的亲王与郡王,就算朱由校再怎么会赚钱,这些人迟早也会将大明吃垮,而逐代递减爵位的流爵办法,是朱由校目前能想到的最佳解决办法。
相比亲王与郡王占据庞大的土地与其它一些社会资源,奉国中尉带给朝廷的压力就好很多了,朝廷付出的只不过是一点微薄的俸禄,却并不需要付出其它太多的东西。
或许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越来越多的奉国中尉或许到最终只剩下一个皇族身份的空头衔,而俸禄则会被停发。
但现在的朱由校可不会傻到急于马上全面实施流爵制度,更不会停发宗藩们的俸禄,毕竟目前他的势力相比整个官僚士绅集团来说,依然还是十分单薄,他还需要与自己利益几乎一致的宗藩们的支持,起码不能让他们站到自己的对立面。
与此同时,为了缓解西北因连续大旱导致快速加剧的人地矛盾,朱由校便让司礼监的人在郑藩与沈藩之事被处理后,去平凉府私下接触一直想移藩的韩王。
韩王第一任藩王是老朱同志的第二十皇子朱松,于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受封,建藩于辽东开原,在位十七年,一直居住于南京未就藩,最终也病逝于南京。
朱松在永乐五年薨逝后,由其嫡子于永乐九年袭封韩王,并于永乐二十二年改藩平凉府,一直延续至今已历十一代十一王,比朱棣这一脉还多传了一代。
目前在位的韩王是朱松的十一世孙朱亶塉,于万历三十九年袭封,目前在位已经十一年,而朱由校让司礼监去韩藩沟通的人,便是这个侄子辈的朱亶塉。
朱由校让司礼监的人带去的优厚条件是:从干旱少雨的平凉移藩至辽东的广宁,五年辽东布政司四海日化的总代理,以及巫医闾山北面靠近细河上游的煤矿三十年产权,并有四海日化与煤矿产权有优先续签权。
而韩藩作为交换的条件则是:举藩迁徙至辽东,原先在平凉等地的土地及其它资产允许自由买卖,移藩至广宁后,朝廷不再另外赏赐土地与王府,但可以在旧辽王府基础上自己修建新韩王府,而且允许韩藩在广宁等地购置土地,但土地总亩数不得超过十万亩,并且接受朝廷逐代递减爵位的制度。
朱由校给予韩藩的条件可以说是诚意满满,在西北那种干旱少雨的地方过着苦哈哈的穷日子,还不如去到广宁过上富足不缺水的日子,广宁虽然也是苦寒之地,但降雨量与土地肥沃程度可比连续几年大旱的平凉府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