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大年初二,一大早,蓝雪云就和儿子出门了,两个人下了楼,没走多少路,就在商场的两边的摆满了年货的摊位上,买了几样礼物,两人手里,分别提着适量的礼物,走到马路上。
街道两旁的小商小贩,知道此时此刻,是大赚一笔的黄金时刻。铆足了劲,全力以赴去把这些年货卖出去。看看这些,各种年味十足的装饰,中国红的大大小小的灯笼,中国结,悬挂在街道,各种显眼的部位。
寒风里,行人冬装包裹着身体,似乎在太空中行走了。
儿子直接叫了辆出租车,两个人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上了车。
今天要去,父母亲家里。往年这个时候,蓝雪云都要带着儿子,去父母亲的老家去走亲戚,这些年,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
曾经让父亲走了,几十年的老亲戚,现在都下世了,后辈们都相对年轻,子女们不是很在意这些礼节,走动相对就少了很多。
没有人会想起来,还要再像传统的那个样子,过那种繁文缛节的走亲戚,招待亲戚,互相很密切地,走动的这种形式。越来越淡了。
原来是所以这样被迫,甚至是硬着头头皮走亲戚,是迫于父亲本人的压力,父亲的脾气太大了,好像谁也不敢惹,大家就这么将就着,迁就着他顺从着他,现在让人老了,身体骨不行了,连路都走不动了,正常的生活都很难自理了,这些规矩,要想随着父亲这个人的退却,这件大规模走亲戚的额行动,也就告一段落了。
蓝雪云发现,越到后来的,这些年轻人,对于这个过年的形式,看得很淡。甚至在春节假期的时候,商家火热的烘托气氛,大量备年货,实际上,上感的,都是上了年龄的人。越年轻,越不在乎,什么老规矩,旧讲究,传统的形式。
家庭的构成,越来越小,小家小日子,夫妻俩带着孩子的三口之家,是随处可见的,一家三代,四世同堂的,古老家规家风家的模样,与日俱减,几乎渐渐的,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蓝雪云坐在车上,脑子里想的是,父亲的身体每况日下,脑梗后遗症,导致腿脚不方便,行走困难。虽说是生活,还能自理,可是明显的很迟钝,反应很慢,说话做事,都是迟缓消退,步履蹒跚了。
的确是,像老话说的那样,人老先老腿,年轻时,曾经是意志坚强,坚持锻炼的父亲,现在变成了,风烛残年的状态。
每次看到这些画面,蓝雪云就心里,升起无限的悲凉。惊叹生命的无常,人生的短暂,岁月不饶人的这些话,是如此的惊心动魄!
好像眼睁睁的看着,精神头子超级好的,使不完的劲儿,能量大,脾气大,动不动就要掀桌子,捅破天花板的那个人,不见了。在自己眼前,只是一个老态龙钟的,颤颤巍巍,说话无力迟钝的老人了。蓝雪云心里无无限的悲凉伤感。
怎么一切,都来的这么快,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反省,来不及后悔,似乎就要日落西山,就要夜幕降临了!这一切怎么就是,眨眼的功夫呢?
蓝雪云满脑子都是,当年父亲威猛高大的时刻,风光无限的大教授,校长,学生崇拜敬仰的大人物,就这么行将就木,苍老到这般地步。
退化的那个速度,就是下坡的车,刹不住,势不可挡啊!生命的短暂,流逝得快速,竟然是这样的惊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是千百年来人的共同感叹。是人类的同感通感痛感。
嗯,母亲还好,母亲的心态,是平和的,温柔的,人总是亲和的,低调的,说话做事,待人接物,都是那么谦和,平易近人,那么温柔似水的样子。叫人心悦诚服,叫人轻松舒服。叫人心里升起无限的温情和亲和感。
父亲的衣食住行,就只能交给母亲,来照料了。父亲现在的火气,也没了,脾气似乎也发不出来了。一种严重的衰弱,一种看起来的衰败枯萎感,阵阵袭来。
让蓝雪云惊叹,生命生命的匆匆急匆匆,来不及倾心交流,坦荡抒怀,这辈子,有些话,还没说到位,似乎,父亲已经没有能力,去交流沟通过了。好像他也在回避些东西,谁都不能面对的事实了。父亲到了这个阶段, 让蓝雪云感到每个生命的尊严,是值得被看到 ,被包容的。
怎么会这样呢?这是蓝雪云有些悲哀,也越发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可作为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眼看着红日下坡的 势不可挡 。好像太不甘心,太有一种高强度的紧迫感啊。时不待我,那就只能分秒必争了。
蓝雪云坐在车里,脑子里的画面感,在飞速的翻转着,心情是过山车的状态。不敢相信,时间都到哪里去了?这样的疑问和不解,迷惑和困扰,是在父亲身上,来得太迅速。来得过于极速,断崖式的,呈现出来了。猝不及防的紧迫感,是让人,有些喘不过气啊。
儿子坐在身边,一言不发,沉默着,沉思着。车子在街道上,穿行着,司机在熟练的行进着,每天大路小路,街道小巷子,都是自己车走过,钱收回来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