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贪污腐败的计划(2 / 2)

李院长道:“还是量的问题,我们要买的量太大了,一般粮食丰收我们低价大批囤粮,是说得过去的,但没有低价来囤饲料原料的吧?”

“不过你这个建议很好,曲靖春同志,你组织一下,讨论出一个大批量采购大麦、燕麦还有玉米等物资,但又不会引起国外粮商涨价的方案出来。”

曲靖春点了点头答道:“行,院长,三天后我会把报告交上来。”

老曾之前一直拿着笔在纸上算着什么,这会也停了,道:“我认为可以依据今年国外夏粮的丰收情况来预定采购量,如果加大拿今年6-8月小麦丰收,那么价格肯定低,我们可以在去年的基础上多采购20%。”

“然后再看澳洲今年10月小麦的丰收情况,只要价格低,我们还是一样多采购20%。只要价格低,那我们就有赚头,因为我们今年水稻产量低,那大米出口如果要维持原计划,就必须用小麦来抵国内的粮食缺口。”

老曾算得清,只要小麦有多的,那么国内就能多出口大米,这几年大米的价格一直比小麦高,哪怕国内不缺粮,那么进口小麦再出口大米,也不存在亏本一说,只是手中的外汇不多,只能多采购20%,不然结算时无钱可付那就麻烦了。

王飞不知道,因为他的缘故,现在国家外汇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又提前采购了一大批粮食,大大缓解了国内的粮食紧张问题,今年国内的粮食短缺远没有那么严重。

李院长对老曾还是满意的,他主导会计工作,就没出过差错,他既然给出了一个数值,那就按他的来定。

“好,就按去年采购量的120%来定,只要价格低,就多定20%。小飞,你过段时间还得让港岛的同志们再跟国外的粮商谈谈价格,争取把价格再谈低一点。”

三天后,曲靖春把采购粮食的计划交给了李院长,李院长一看,这哪是什么采购计划,这是一份贪污腐败的计划。

因为现在采购小麦是打着储备粮食,置换口味的名头进行的,要想让国外粮食商人不往国内缺粮这方向上去想,那就得出绝招出阴招。

曲靖春的办法分三步,第一步,谈价格时,派年轻的官二代去谈,价格要压得死,条件要提得多,中间再加一家贸易公司过一道手,进行交易。要求大麦按要求进行包装,要求大麦磨成粉,包装成袋,袋子必须用华夏提供的印有小麦字样的包装袋,来进行装袋。

第二步,双方要签保密协议,合同不能给任何第三方,尤其是华夏任何官方人员看,违约金定高一点。

第三步,制造假象,引诱粮商派人跟踪窃听。

整篇计划就是一个官二代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以大麦冒充小麦,利用差价借机贪污国家公款的行为。只要粮商不举报,那么这事就没有任何风险,粮商一举报,那他们就得付出高额的违约金进行赔偿。

李院长看了这计划,心里清楚,这计划还真能行,左右国家都不吃亏,看来这十六处又在下套,这位出头的官二代说不定又会被国外情报机构威胁腐蚀拉拢,然后“变色”,再给他们提供各种“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