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长林国的皇帝萧林,身着铠甲,显得威严而从容;另一边则是匈奴的大单于伊稚邪,身披战甲,腰悬长剑,气势逼人。
两人在相隔数步的地方停下,周围的士兵和战马都保持着沉默,只有风声在空旷的战场上呼啸。
伊稚邪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萧林皇帝,你今天来此,是想要投降吗?\"
萧林微微一笑,回答道:\"大单于,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我今天来,是希望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和平解决方案。\"
伊稚邪冷哼一声:\"和平你们的连弩都已经对准了我们的胸膛。现在来说和平了,晚了!\"
萧林平静地看着伊稚邪,缓缓说道:\"大单于,我知道你的愤怒。
但战争的代价是双方都承受不起的,我愿意提出一些条件,以示我们的诚意。\"
伊稚邪眉头一挑:\"条件?你说说看。\"
\"我愿意让长林向匈奴称臣,每年向你们进贡财物。\"
伊稚邪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冷笑道:\"称臣?这还不够。
我要你的硕叶之地!\"
萧林的保持着冷静,说道:\"割地是不可能的。\"
伊稚邪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不如这样,我要你们长林的公主嫁给我的王子,以此作为和平的保证。\"
萧林转头望向了天空,阳光已经完全升起,光线能够直射匈奴骑兵的眼睛,让他们的视线受到了干扰。
萧林转过身,面对伊稚邪,语气坚定地说:“大单于,既然我提出和平的条件,你不接受,那就让我们在战场上决一胜负吧!”
伊稚邪怒目而视,他没想到萧林会突然变卦,他的声音中带着愤怒:“来吧,让我看看你们长林军的实力!”
随后两个人便回到了自己的阵营内。
长林军的士兵们迅速响应,装甲车开始缓缓前进,床弩手们调整好弩机,准备发射。
东北军和玄甲军的方阵也开始移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冲击。
伊稚邪转身对匈奴骑兵下令:“勇士们!冲锋!”
匈奴骑兵发出震天的呐喊,挥舞着马刀,策马向长林军冲去。
阳光下,两军的铁甲反射着寒光,马蹄声如雷鸣般轰鸣。
萧林见匈奴骑兵冲锋,立刻下达命令:“装甲车,前进!床弩,发射!”
装甲车缓缓向前开动,床弩手们扣动扳机,一支支弩箭如同暴雨般射向匈奴骑兵。
匈奴骑兵虽然勇猛,但在如此密集的箭雨下,出现了巨大的伤亡。
匈奴骑兵们从未见过如此坚固的装甲车,他们冲到车前,挥舞着手中的马刀猛砍,却发现这些看似笨重的铁家伙竟然坚不可摧。
\"这是什么鬼东西?!\"一名匈奴骑兵边砍边怒吼,\"怎么砍都砍不动!\"
\"别管它是什么,继续砍!\"另一名骑兵回应着,但他的眼中也露出了疑惑和不安。
突然,装甲车上的连发床弩发出了致命的射击,弩箭如同死神的镰刀,收割着匈奴骑兵的生命。
\"啊!\"一名骑兵中箭倒地,痛苦地呻吟着。
\"快躲开!\"旁边的同伴试图拉他起来,但已经太晚,又是一轮弩箭飞来,将他一同射倒。
伊稚邪在后面,目睹了匈奴骑兵在装甲车前的无力挣扎,他的脸色变得阴沉。
\"传令兵!\" 伊稚邪大声喊道,\"告诉勇士们,绕过去,直接冲击他们的步兵方阵!\"
\"是!\" 传令兵迅速策马而去,将命令传递给前线的百夫长们。
\"勇士们,跟我来!\" 一名匈奴队长带领着他的骑兵小队绕过了装甲车,向着东北军和玄甲军的方阵冲了过去。
\"稳住,兄弟们!\" 一名东北军的百夫长对他的士兵们喊道,\"保持阵型!\"
\"长矛手,准备!\" 东北军将领张合发出了指令,\"一旦敌军进入射程,就给我狠狠地刺!\"
匈奴骑兵开始分散,像一股股洪流绕过装甲车,向着步兵方阵涌来。
阳光下,他们的马刀反射着寒光,马蹄掀起了漫天尘土。
\"来了!\" 一名东北军的士兵紧张地说,紧握着盾牌的手心微微出汗。
就在匈奴骑兵即将接触到步兵方阵的那一刻,连弩军的弩手们发出了最后的齐射。
\"放箭!\"
数百支箭矢划过空气,形成了一片死亡之雨,射入了匈奴骑兵的冲锋队形中。
\"啊!\" 被箭矢击中的匈奴骑兵发出惨叫,有的跌落马下,有的则带着伤势继续冲锋。
\"冲啊!\" 匈奴百夫长挥舞着马刀,鼓舞着士兵们,\"杀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