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狂兽,已醒矣(2 / 2)

若是按照他两年前的性子,早把郑芝龙骂破防了。

之所以只是警告,仍然给了郑芝龙机会,有不想内斗的顾虑,当然,也有另外的原因。

比如郑芝龙的嫡子郑森,小伙子今年应该已经十八岁了,应当已经开始执掌郑家的一部分事情。

郑森,自然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国姓爷郑成功,抗击大清的民族英雄。

当时崇祯老哥自挂东南枝,大明灭亡,郑家支持南明小朝廷。

后来多尔衮入关南侵,郑芝龙一开始不遗余力,但发现南明烂泥扶不上墙之后,便不顾郑森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投降了大清。

不过郑森却并未投降,他说服了几位族叔和郑家的主要骨干,坚持继续抗清斗争,后来又为大明收复了东番岛。

张世康还记得,郑森的老师便是钱谦益,而他逼死了钱谦益,不知道郑森会不会因此怨恨。

但即便如此,张世康还是觉得,若能和平解决此事,最好和平解决,给郑家一个机会,也算是给郑森一个机会。

到了他这个地位,一念之间,就能改变太多人的命运了。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间就到了三月初十。

这段时间里,英国公府上下忙碌的不行,原因也很简单。

再过几天,张世康就要大婚了。

正月初八那天,崇祯皇帝下诏,正式给镇国公张世康与破虏伯之女马玲绮赐婚,婚期就定在三月十六日。

这对于已经几乎赋闲在家的张之极夫妇来说,无疑是件终于可以好好忙碌的事情。

张之极连鱼都不钓了。

钓友新城侯王国兴也时常来帮忙。

除此之外,还有和联胜的一帮子勋贵也时常来英国公府问候,希望能帮忙。

但英国公府家大业大,哪有什么忙需要他们来帮。

一群大叔老头子都是来蹭饭、混眼熟的,家里也因此热闹非凡。

与此相比,张世康作为主角,反倒很是清闲。

不论是张之极,还是他的老丈人马祥麟,都知道张世康的性子,不少繁琐的礼仪能省就省。

除了孙氏时常让他试穿各种婚礼时要穿的衣服外,他也乐得清闲。

原本张之极还与自己儿子商量,询问婚礼要不要在他自己的府宅里办,言下之意是成了家后他要不要自立门户。

张世康毕竟已经及冠,而且也已经成家。

他又非张家嫡长子,还是世袭的国公,按照礼制,早该自立门户,分出英国公府了。

但张世康只回了一句,还想再吃几天干饭,就让张之极乐得像个两百斤的胖子。

人年岁越大,就越喜欢热闹。

儿孙能在自己身边,长辈自然都是乐见其成的,英国公府又不差钱。

随着婚期临近,整个京城都充斥着一股子喜庆的气氛。

无他,天子赐婚之余,还令礼部将消息告知京城百姓,并下令取消张世康婚礼前天、当天、后天,三天时间的宵禁,意在与民同乐。

京城百姓自然都受着镇国公的恩德,恩人结婚,朝廷如此给面子,谁能不高兴呢?

于是到了三月十五日,京城街道上过年时才有的红灯笼,竟然再度出现。

也是在这一天,大明皇帝朱由检,终于承受不住张世康的软磨硬泡,答应了张世康的两个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