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再敢劝谏者,杖毙(1 / 2)

“贤侄说的有理,真到了那时,那些家伙还能当官儿,可我等唯有被抄家灭族。

唉,可是贤侄,我等除了做生意,打仗也不会呀?

就是想帮你,也帮不上什么忙。”西宁侯宋裕德发愁道。

大明中后期以来,文武平衡早已打破,如今的勋戚虽然也有一部分人在五军都督府当差,但都督府什么鬼样子大伙儿心里都清楚。

卫所制早就名存实亡了。

再加上一直以来,天子对他们勋戚也不指望不在意,他们除却经营祖上留下来的商铺外,在朝堂上真真都快成了吉祥物。

“会有机会的,做生意又如何,报国的方式又不止一种,莫要小瞧了商贾之道。

诸位当知道南宋吧,也是北有强敌,跟我大明何其之像。

可南宋即便到处给人家送银子,亡国之时国库内仍旧还有不少银子,为何?

这便是做生意的好处啊!”

两宋时商业发达,即使朝廷苛捐杂税很多,但老百姓仍旧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动辄饿殍遍野。

两宋虽然骨头软,但也是真的有钱。

张世康有时候想着,若是大明有那些身家,哪里有李自成、皇太极什么事儿。

倘若渡过这次危机,按照张世康的构想,日后肯定要想法子改善大明的财政问题。

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钱是万万不行的。

而大明一直以来都太内卷,忽略了海外,要知道大明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在外海一直都是畅销品,尤其是瓷器,在欧罗巴只有贵族、王室才能用得起。

与其这些银子被沿海的走私犯赚了,哪有自己来做赚的多。

算了算,这年月大航海时代已然来临,海洋中拥有无限的机遇和可能。

但这都是后话,可不论如何,日后他跟那群东林党人算是站在了对立面,自己这群老叔老伯虽然不成大器,但总归能帮他在朝堂上撑场面。

“你小子,怪不得陛下如此信你,你给陛下也是这般画饼的吗?”定国公徐允桢调侃道。

徐允桢毕竟见多识广,知道即便张世康的谋划有些可能,但那也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张世康闻言咧嘴嘿嘿笑。

“不过张家小子说的不错,同富贵,更要共患难。

老兄弟们,莫要再短视了,否则到了下头,咱们如何跟老祖宗交代?

总不能说,老祖宗啊,大明被我等给败没了?”

徐允桢说的幽默,但在场的勋戚没一个笑的出来。

“唉,诸位莫要再抬举他了,如此大的职权,老夫也是闻所未闻,是福是祸还未可知。”

英国公张之极叹了一口气道。

他早知道天子可能会重用自家老三,可却没想到天子一上来就是王炸。

以前即使重用袁崇焕、杨嗣昌时,也顶多就是给个督师头衔,节制几省或几个边镇的人马。

如今倒好,节制全天下,还执掌生杀大权。

天子的脾性他大抵是了解的,他若信你,怎么都成,他若不信你,怎么都不成。

看看袁崇焕和杨嗣昌的下场就知道了。

“张老哥何必如此气馁,贾庄之战大家伙儿可都知道,正面硬抗建虏,还将那伪清亲王活捉,这是普通人能干出来的事?

我看啊,你老张家这次是发达了。”泰宁侯陈延祚安慰道。

“就是,他们二人如何跟你家老三比,他们俩背后可有我等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