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驰援模式(2 / 2)

“你的意思是说,这段俯拍画面真的是实时拍摄?”

人们是真的惊了。

本以为是参加一场普通的新经济论坛,听一听专家学者的畅想以及官方的规划。

没想到竟然炸出了隐藏的大鱼。

“是不是实时拍摄,等一下就知道,按这样的速度,不过几分钟就能在展会的大广场降落,通过无人机的拍摄画面,以及活动公司拍摄的降落画面,两两印证,很快就能验证真假。”

“确实,如果是真的,无人机视角等一下就会传来在会展中心降落的画面,而我们的活动方,自然也能拍到正在空中降落的无人机。”

“嘶!这么一说,他说的很有可能是真的!?”

“应该不会有人撒一个马上就会被揭穿的谎言吧?”

“我刚刚查了,音符平台有一个直播切片,是一个旅游博主以第一视角乘坐小蜻蜓7号载人飞器的视频。”

“大家查一查霜雪走天涯的直播切片,还有粉丝自己用手机录屏的画面,播放量还不低。”

“诶?现在都喜欢在视频平台直接上视频了?我总感觉不是很可信的样子。”

“这东西见仁见智吧,不能全信,但也不能全都不信,需要更多的佐证和旁证。”

“我查了一下视频的关键词,长乐集团和宁高田园综合体,不得了,真的不得了,我们的认知,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了。”

根据App导航剩余时长,无人飞行器到达时间还有几分钟,现场的领导同意把主屏幕再分出一个信号源。

这个信道用来播放霜雪走天涯几天前的直播切片。

这让全场数千人的等待时间变得不再那么焦灼和漫长。

视频上出现了一架长相酷似蜻蜓造型的飞行器。

画外音:“这是验证三。”

听着明显是旅游博主的声音,看着略微有晃动的镜头,以及下面不停在刷屏的粉丝,会场的与会人员都有点震撼了。

眼前的小蜻蜓造型其实很多人都见过,在山河省龙纹市的动物大暴走事件、绚国皎漂港紧急救援事件中,都隐约出现过。

只是华夏官方对这款新型飞行器遮遮掩掩,让其始终局限在小部分群体中。

就好比J-20是2011年首飞,但绝大多数人在其列装后才第一次听说。

从首飞到入役,这个时间已经过去六七年了,大部分人愣是听都没听说过。

而其作为试验机型,机身是黄色涂装的黄皮机时,高度关注的军迷却已经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但超过9成的人,当时根本不知道这款战机的存在。

直到多年以后,人们才知道,J-20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横空出世时,到底又意味着什么。

人和人的感情并不相通,人和人的认知,更是千差万别。

所以即使是关注低空经济方面的,也有超过半数以上,从来没有见过长乐号或者巨脉号的,更别说这种小型的小蜻蜓型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