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导向误读(1 / 2)

真实言之,李文音察觉,此乃复兴华国古老文化的障碍之所在。</P>

那些自封正宗的古典风情派,常视融入异国风味的国风为耻,自负为正宗正脉,斥他人之作皆为假冒。</P>

然而李文音洞察深邃,国风之界远非如此局促狭窄!</P>

绝不能因为某套套路下的国风曲调动人,便将其捧作国风音乐的佳品。</P>

此举非但桎梏了国风音乐的可能性,</P>

多数听众未能领悟其中奥妙,此举或将固化所谓国风,令其无新意,无法孕育更精彩的佳作,甚至颠覆人们的认知!</P>

此将误导大众对华国悠久文化的认同感,导向误读!</P>

的确,公式化的国风定义会迷惑群众,让民众误以为仅限于五声音阶、特定的和弦、民族乐器构造,便是国风之所在。</P>

其实不然,华国音乐重在意境而非形式。</P>

一旦商业化跨越某种界限,民众对国风的理解便会步入误区。</P>

如同使用非民乐、非五声音阶,非古典词韵者,则难称为国风一般!</P>

莫名的,此感让李文音心生烦躁。</P>

每有真心投入文化的音乐人,都会从心厌恶这些误事小妖小怪。</P>

因为他们背负的是使命感与责任。</P>

思考之后,李文音加速了新辑进程,联络秦岚,请来了伴舞团队,策划起巡演的相关事宜。</P>

得益于富裕的公司在财务上的支援,与贴心女友的存在,诸多事务确实省去了很多忧虑。</P>

至少,演唱会预算无须亲操心,票价无须过高,只求盈不亏,盈利便是胜利!</P>

这样的准备耗时近两周,看似颇长,但从专辑发行至演唱会筹备来说,速度之迅猛让人惊叹。</P>

知情的业内同仁听到这简短到近乎离谱的准备期,无不心头惊颤:</P>

“当我是糊涂蛋吗?”</P>

“开玩笑要适度哦!”</P>

“他一个月做完整张专辑?我还一天能谱五十首曲子呢!”</P>

笑声散去,这则消息被淡忘。</P>

------------------------------</P>

终,在八月十五日,一则娱乐新闻登上了热榜。</P>

“李文音首张数字化专辑面世,首场演唱会门票开启预售!”</P>

如专辑同名,李文音的首次沪城演唱会——名为《华境·国风》!</P>

这专辑之名,瞬即掀起网络热议。</P>

【天啊!牛逼依旧无人可及!】</P>

【李文音不鸣则已,一鸣动国风!】</P>

【不至于吧,说真的,国风听得腻死了,来回就那几样……】</P>

【嘿,急啥,那可得是李文音的国风呀!】</P>

【感觉李文音的国风有点儿与众不同耶……】</P>

网民热议不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