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家 11(1 / 1)

西山人家 张老 941 字 11个月前

11两盏200瓦的电灯照得屋子里雪亮;耀眼的光芒下一张张白皙的面庞无不涂上一层兴奋的色彩,明亮的额头上已经沁出一层雾气一样的薄汗,一双双闪烁的眼神清澈明亮。顺着墙壁排成的两排的姑娘们云霞漂浮一样,轻柔地扭动着丰乳蜂腰的身子,两只手掌心向下,呈现一种波涛滚滚状循环往复地做着U形的摆动。如醉如痴的眼睛不错眼珠地盯着面前辅导老师正在做的示范表演;偶尔也有人用眼角的余光去扫一下辅导老师旁边站着的一脸严肃的赵大新,小心着被他捉到自己什么破绽。用心的排练是很辛苦的。听了王林的指示,赵大新领悟了王林的良苦用心,他打心里感谢他。于是,他已经在着手整一台供社员观看的演出节目了。他这样雷厉风行,一层意思是对王林有个交待,一层意思是要向人们证明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三间空空的通套房子,长度也还勉强,宽度却是明显地窄,农业合作社时期是村里的牲口棚,后来改造成大队部的库房,现在拿来做为文艺节目的排练场地显然是小了一点,差了一点。文艺青年们根本不在意这场地条件如何,被赵大新调动起来的排练激情像火山喷发一样迸发着。没有排练的青年都挤到门口处观看,允许他(她)们品头论足说看法提建议。大队文艺宣传队由赵大新主抓,这确实是让他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这几天晚上,文艺宣传队正在排练一个舞蹈,叫《丰收歌》。这个舞蹈是根据一首叫《丰收歌》的歌曲编排出来的。《丰收歌》是一首宣传山西省一个先进农村典型的歌曲。歌儿非常好听,旋律高亢且舒缓,情绪上亲切且清新,给人一种高山流水的感觉。歌词也写得好。好就好在它勾勒出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一片田野风光。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丰收的喜讯到处传,社员人人心欢畅,心欢畅。大寨是咱们的好榜样自力更生斗志昂,奋发图强干革命,穷山变成鱼米乡,鱼米乡。人民公社无限好,集体道路宽又广,幸福不忘毛主席,丰收不忘共产党,共产党。这首歌招人喜欢,歌词写出农业丰收的景色,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画面;也写出了农民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歌词像诗;曲儿也写得依依袅袅,像下凡的仙女,美。如果没有这首歌来点燃她们心中的那点艺术情愫,这帮农村小青年怎么能够编排出舞蹈来?她们没见过舞蹈,不懂得什么是舞蹈语汇,更不知道什么是形体艺术,乍一说“舞蹈”这个词都感到有一种刺激性的新鲜。舞蹈是最浪漫的艺术,舞蹈是劳动、生活的高度艺术化,劳动、生活为舞蹈提供了丰富的肢体语汇。没有劳动、生活就没有舞蹈。听说舞蹈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那时是男女交好前的爱抚和挑逗动作,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这些动作升华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这便是今天的舞蹈。这正好吻合了一个伟人的一种说法,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群农村小青年在舞蹈的理论上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是,她们凭借对歌词独到地理解,对生活的那种真切浪漫地感受,她们凭借天地赐予她们的升华了的灵性,再把她们自身与生俱来的水一样的少女的柔美融合进去,便有了那婷婷依依,婀娜多姿的舞蹈。一个单元排练完毕,排练的姑娘们只是顺畅地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有的用手轻轻地抹一下额头上的细汗,却谁都没有立即散开,她们知道紧接着赵大新还要进行评说指导。赵大新将习惯严肃的脸布上笑容,用商量的语调温和地对他身边的女青年说,秀丽,你看这个动作是不是还可以做得再慢一点,再柔一点?!他伸着双手做着逼真的麦浪翻滖状的表演动作。赵大新身边的那个女青年是这个舞蹈的主创,姓陈,她叫陈秀丽。20岁。小白杨一样俏丽的身材,古典仕女一样典雅的面庞,再配上一双秋水一般深沉的圆眼睛,不可谓不是一位绝色女孩。她聪颖敏慧,娴淑含蓄。有着一种先天的超一般女孩的高贵和富丽。气度非凡,天生丽质。她的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教养同时也彰显出她与众不同的出身和家境。陈秀丽和绝大数青年人一样,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平日与父母姐妹相厮守,夜不出户,跟母亲学些针线,以便日后应用。自从这团支部办了文艺宣传队,陈秀丽朦胧心动,征得父母首肯,不再做半大家闺秀,纳入青春之列,走进欢乐天地。她的出现,如芙蓉出水,倍受年青伙伴们的青睐,无不与其亲近。那赵大新先前对陈家姐妹只是只可远观。而至今日,可以说笑无间。颇是好感。他不禁被陈秀丽的娇容触动,心灵深处不免生出几丝爱慕。只因那陈秀丽总是保持一种不苟言笑,拘谨有礼,落落有度,大方得体的常态,才使得那赵大新无机可乘,望之垂涎,思之枉然。毕竟他自己已经是一个结了婚的男人,所以,不敢轻举妄动。陈秀丽笑靥如花,眼语笑靥迎来情,心怀心想甚分明。她看看面前还在喘息的姑娘们,然后拘谨有礼地对赵大新说,让大伙儿歇一小会儿,然后再排练。赵大新微笑地点点头,然后轻声地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