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王家的报复(1 / 2)

江都县的城墙之上。</P>

一群官兵正在卖力的加固城墙、拓宽加深护城河。</P>

“弟兄们,加油干啊!早点干完咱们好早点开饭啊!”</P>

“放心吧!渠帅每天好吃好喝的供着咱,要是干活不卖力,我都不好意思见渠帅了。”</P>

“是啊大人,就算是为了那口吃的,我也不可能偷懒的。”</P>

“大人,咱们干完这些就能干饭了吧?”</P>

“大人,今日还是白米粥、白面馍馍、榨菜管够吗?”</P>

这些人正是之前收编的江都官兵。</P>

按照秦苏的想法,先将三分之一的降卒编入了黄巾军,其余的那些则是作为了后备军,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P>

现在在城墙上干活的则是那些后备军。</P>

即便是编入了后备军,他们每天也都是白米粥、白面馍馍、榨菜。</P>

在这种伙食的滋润下,一个个的现在已经是油头满面了。</P>

秦苏也不会干赔本的买卖,这些后备军虽然还不是正式军,但也不能闲着。</P>

每天会帮着加固城墙、还会帮助城里的百姓修缮房屋。</P>

当然,秦苏也是多次的强调过,绝不允许扰民,更不允许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P>

后世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秦苏可一直都在贯穿执行中。</P>

时间长了,百姓们对这支队伍的好感度也越来越高。</P>

之前出去逃难的百姓也陆陆续续的回来了。</P>

整个江都县也慢慢稳定下来。</P>

对于这些后备军来说,现在的生活不就是自己的理想生活吗?</P>

每天都是白米粥、白面馍馍、榨菜管够。</P>

这样的条件别说是帮忙加固城墙了,就算是每天掏大粪,一个个估计也会屁颠儿屁颠儿的抢着去了。</P>

虽说此时是寒冬时节,天气冷得很。</P>

可城墙上的众人却干的热火朝天的。</P>

“兄弟们!加把劲啊!渠帅说了,最近大家很卖力。”</P>

“今日的伙食会改一改。”</P>

“除了白米粥、白面馍馍、榨菜管够以外,每个人还可以领一个卤蛋和一个肉肠。”</P>

这下直接炸锅了,众人纷纷乐的不行。</P>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P>

今天竟然还加餐了,一个卤蛋加一个肉肠。</P>

“太棒了!竟然还有卤蛋和肉肠?”</P>

“妈妈呀!上次吃了一回卤蛋和肉肠,那味道........啧啧........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啊!”</P>

“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啊!”</P>

“乖乖啊!原来以为没能进入正式的黄巾军编制,我这辈子都吃不上卤蛋、肉肠了,没想到今天竟然吃上了!”</P>

“弟兄们别废话了,赶紧干活,早点干完早点开饭啊!”</P>

“对对对!咱们要是表现的好一点,说不定就会被选进黄巾军正式编制了。”</P>

“我可听说了,只要能够进入正式黄巾军编制,每天除了卤蛋、肉肠,还有牛肉面呢!而且管够!”</P>

“不用羡慕别人,只要我们努力干,渠帅一定能够看到我们的忠心,到时候咱们也有机会。”</P>

“就是就是,咱们也有机会,弟兄们,只要干不死,那咱们就往死里干,加油啊..........”</P>

其实在这段时间,秦苏将江都县治理的井井有条。</P>

和曹德旺在的时候比,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P>

以前每年的冬天都会饿死、冻死好些人,但是今年在秦苏的治理下,江都县愣是一个人都没死。</P>

归根结底,那就是秦苏有系统在手。</P>

为了能够更大程度的保护百姓不冻死、饿死,秦苏推行了以工代赈的法子。</P>

所谓的以工代赈,其实就是发动江都县的百姓为县衙做工。</P>

做工的形式并不拘泥于某一种。</P>

可以是修缮城墙、拓宽河道,也可以是修建马路等等。</P>

只要是给县衙做工了,那就可以领取报酬。</P>

当然,这些报酬主要就是白米粥、白面馍馍、榨菜了。</P>

在白米粥、白面馍馍、榨菜的加持下,所有的人干活都格外的卖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