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只有欠债还钱,哪有借钱不还的道理(1 / 2)

宁国公轻叹:“父亲有遗言在先,只要您在世一日,宁国公府不得分家,儿子自不可能违背父亲遗言。</P>

可三弟妹连自己的侄女过的如何都不知,整个宁国公府不知有多少人欺上瞒下,如今朝廷不稳,太子未立,宁国公府作为先皇后外家,本就是众人的眼中钉,稍有不甚,便是万劫不复。</P>

母亲,儿子知您疼爱三弟四弟,连带着偏爱三弟妹与四弟妹,可您也知道,没有宁国公府,他们二人只怕也落不到什么好下场。</P>

今日您也看了,如此多的下人叩阍无路,后宅已是不宁,若是再叫三弟妹一人执掌中馈,只怕人心不服啊。”</P>

老太太没说话,静静听着,只是握着权杖的手紧了紧。</P>

“父亲去世之前早已分配好了财产,大房四份,二房、三房、四房皆两份,不分家,自然也不分财产,累得三弟妹这么多年苦心打理,实在劳累。</P>

母亲,你看不如这样,让大房、二房、四房与三弟妹一同管理如何?</P>

父亲分配好的财产皆由各自打理,所得盈利上交三成给公中,府上诸事虽由三弟妹做主,但大房、二房、三房从旁协助,我这儿媳刚来府上,无甚经验,丢个绣衣房给她管管就得了,剩下如何安排,皆有您来定如何?”</P>

宁国公的话刚说完,四房王氏已经激动的迫不及待开口:“我觉得行!”</P>

众人齐齐看过去,尤其是老太太,目光森然,叫她脖子一缩,怂怂嘟囔:“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嘛,谁让三嫂自己不会管束下人。”</P>

温氏眸光幽幽看过去,王氏不甘示弱的翻了个白眼,根本不惧她半分。</P>

张氏挣脱死死按着她的二老爷,争着开口:“母亲,我也觉得这个办法好,府中的事情也没变多少,我们二房要的不多,就管个大厨房便是。”</P>

大厨房油水最多,她要一个就行了。</P>

老太太又朝赵如锦看去:“锦儿,你也赞同吗?”</P>

赵如锦和霍翎在私下偷偷玩手,听老太太提问,赶忙挣脱霍翎的爪子,起身福身:“儿媳听父亲的话。”</P>

老太太像是看透了众人的心思,叹了口气:“既然大家都同意宁国公的话,那就这般分吧,只是今夜已晚,不如等明日温氏整理好田庄铺子的账本,再商议府中之事如何分配管理,可否?”</P>

宁国公点点头:“母亲,既然三弟妹要整理账本,不如就借此彻底的查一查府上所有账簿,也给那些下人一个交代?”</P>

老太太脸色终于变了变:“国公府的公账一直是温氏打理,你是信不过你三弟妹了?”</P>

宁国公笑了笑:“三弟妹我是信的过,但有个事您也许不知,这些年昭国的仗打下来,国库早已空虚,朝中已有人上奏,让各大世家偿还曾向朝廷借过的银钱,我们宁国公府人多,借的钱也多,必须提早还上才好。”</P>

老太太到底是一介妇人,听了这个消息震的双眸瞪大:“朝廷怎会让我们偿还借的银钱?”</P>

宁国公状似诧异:“向来只有欠债还钱,哪有借钱不还的道理?我们宁国公府可是借过朝廷整整三十万两银子,更别说其他贵族又借了多少,朝廷怎么可能不要这笔银子?”</P>

老太太手抖了抖:“可宁国公府根本没有那么多银子……”</P>

宁国公打断她:“母亲,您可千万别说这话,宁国公府借来的银钱可不是让我们坐吃等死的,父亲早就将那些银钱换成了田庄铺子,酒楼客栈,钱滚钱,怎么可能没有钱财还?</P>

没钱,三弟妹还能穿价值千金的蜀锦?没钱,四弟妹能戴的起几百两的簪子?这可和你们的月例不符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