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孝子(完)(2 / 2)

毕竟,没有汤水,连提饭桶的力气都没有。</P>

没用之人,是不配留在军营里的。</P>

蔡来福原先想让军营将自己遣送回家,可这时遇见了蔡伯山,也就不再想着这事。</P>

腊月,本是家人团聚之时,可军营里的一群人,被困在了荒郊野岭。</P>

敌国不退兵,将士永无归家时节。</P>

“此处是离皇城最近的一道关。若此处失守,国破家亡,再无佳节。”</P>

蔡来福看着来找自己的蔡伯山吃饭,感慨道:“不知这仗,还要打几个春秋。想来回家时,早已物是人非。”</P>

蔡伯山却道:“不用几个春秋,只需几日。”</P>

“几日?”</P>

蔡来福摇摇头,“若是几日,军营便早已下达命令,可今岁并无异动。虽然,我知你归家心切,可眼前并无契机。”</P>

蔡伯山喝完碗里的东西,将碗丢给蔡来福,就撩开帘子离开。</P>

蔡来福越想越不对劲,想到前世的失败,就开始跟踪蔡伯山。</P>

身子骨弱,也有弱的好处。</P>

寻常人走路有声响,可蔡来福好似飘动的粉尘,风一吹便会四散。</P>

加上原先,蔡来福分配的军营乃是侦察一列,他拿不动武器,才被分到了火夫营。</P>

一连三日,他也终于知道了蔡伯山为何几日就结束战役。</P>

他,通敌。</P>

得知这个消息,对蔡来福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P>

他摸了摸自己平坦的胸口,这里曾经被蔡伯山穿破,转世后也有一个深红色的印记。</P>

若按照以往,他早就冲上去,质问两人。</P>

可他不能。</P>

“死又何惧?”</P>

“怕的是人一经身死,便无法还魂,无法阻拦灾难,一如往昔……”</P>

“百姓流离失所,世间苦不堪言。”</P>

“可我若将这条消息,告知掌势者,不仅伯山声名尽毁,身首异处,连他的妻儿、族中兄弟,也难逃苦难。”</P>

自古以来,忠孝两难全。</P>

王晟顿笔,本想根据先前定下的主题,写愚孝,却无法落笔。</P>

笔尖的浓墨,于纸上,留下深刻的印记。</P>

于情于理,都写不下的结局,被王晟改了数次,终于落定。</P>

蔡来福并未透露异常,按照寻常般接待蔡伯山。</P>

“伯山。”</P>

他突然唤道。</P>

蔡伯山没有停顿,将碗中的汤水饮尽。</P>

“爹。”</P>

蔡伯山闻言,诧异地瞥了蔡来福一眼。</P>

“我不是你爹。”</P>

他把碗丢给蔡来福,将要离开。</P>

“先前是我对不住你……”</P>

蔡伯山走也不回径直离开,如果他再晚一秒,就能听见蔡来福萦绕于嘴边的话。</P>

“我不善此道,却不能看你作恶,做事不理。”</P>

蔡来福跪倒在地。</P>

撕心裂肺的疼痛,并未带到面上,也无怨恨之意。</P>

就算口中鲜血直流,就算……</P>

他感觉自己无法转世。</P>

此次,他并未下地府,转身寻到了蔡伯山的营帐,看他痛苦挣扎。</P>

几尽淡薄的魂魄,终于在这世,以无壳之体,虚怀现世之人。</P>

“错在你我,不在世人。”</P>

“往后无我,望自珍重。”</P>

“爹……”</P>

午后,艳阳穿破营帐的厚布,照在帘内,方显仅余的一缕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