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不见(1 / 2)

李成业沉不住气了。</P>

“那你呢?你就不担心不着急吗?”</P>

心里一急,连平日里的礼数都顾不上了。</P>

姜挽月嘴角微扬。</P>

“所以,我们有同样的担忧,不是吗?既如此,那为何不能暂时放下成见呢?”</P>

李成业愣愣地看着她。</P>

这会儿,他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姜挽月的意思。</P>

合作吗?</P>

他先是皱了皱眉,但紧接着就认真思考起合作的好处。</P>

父王颇为看重姜家,哪怕对姜老太爷,都不计前嫌,以礼待之。</P>

姜家长房在边关稳步发展,二房在京城的势头也在逐步上升。比起卢家也不差多少。</P>

甚至可以说姜家未来说不定会比卢家走得更远。</P>

要知道,卢家年轻一辈可没有什么出众的弟子,科举出仕者寥寥无几,大多是靠祖辈恩荫为官,且外放居多,京官很少。在京的卢家人,官阶最高的就是他外祖了。</P>

可一个吏部侍郎,助力太小了。</P>

李成业想到父王那性子,武将那边他是不敢沾手的。而且他还小,总不能出去礼贤下士、招揽门客。</P>

加上如今要守孝,这一守就是三年,许多事都不能做。</P>

他细细思量许久。</P>

能得姜家助力,总归是利大于弊。</P>

思及此,他深吸了口气,脸上浮现出远超过他年龄的郑重。</P>

“若姜良娣能信守承诺,那我自然乐意之至。”</P>

姜挽月露出个满意的笑。</P>

“你是个聪慧的孩子。”</P>

和李策还真不一样。</P>

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很会权衡利弊了,还很会利用一切给自己造势。</P>

只是如今年纪太小,心思太浅,日后历练的多了,经历的多了,心不再浮躁,假以时日,必是一员大敌。</P>

对付敌人,最好是在其还未发展壮大之际将其解决。</P>

只是李成业身份特殊,她不能用对付后宅女子那一套来对付他。</P>

后宅女子,握有一两桩人命,算计丈夫戕害子嗣,就已经是罪大恶极了。</P>

可男子不是。</P>

李策从前还只是靖王时,就能对府里的所有人生杀予夺,更别提现在了。</P>

至于算计女人?</P>

那叫智谋。</P>

任晚棠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P>

就连她爹那样的文弱书生,当初在边关时,面对兵卒的刁难,也用过手段反杀。</P>

对付李成业,下策,是暗中动手一点点毁了他的身体;中策,是挑唆他和李策,让李策对其失望生厌。</P>

上策嘛……</P>

是将其转入自己阵营。</P>

她不能对李成业动手,若李成业出了什么事,她必然会成为最大的怀疑对象。</P>

若她想更进一步,反而要护好卢清霜的这一双儿女。</P>

这之后,两人都没再继续说话。</P>

宫人们进来了。</P>

姜挽月当即起身。</P>

“大公子好好休息,我先告辞了。”</P>

她走到门口,忽然又停下了,转身又问了句。</P>

“那两个宫女,眉儿和妆儿,待在大公子身边不太合适。你还小,又在守孝,不可耽溺女色,人我就带走了,若是大公子缺了人,我再送两个沉稳可靠的过来。”</P>

李成业先是一愣,一下子没听懂。</P>

等到他明白过来什么意思,脸霎时间通红无比。</P>

这两个丫鬟是他外祖母送来的,只说是伺候他饮食起居,李成业并没有多想,只以为是外祖母担心自己。</P>

他再早熟,也才十岁,还没到开窍通人事的年纪,哪里会往那方面想呢?</P>

如今被姜挽月一捅破,李成业是又羞又恼又愤,看都不想看到那两个宫女。</P>

“带走!带走!我身边不需要添人手,有小福小吉他们就够了。”</P>

他扭过头去,连连挥手,说话也透着一股子气恼和不耐烦。</P>

还带着对他外祖母的埋怨。</P>

姜挽月笑了一下,招手叫来了一个宫人,让他把妆儿带过来,然后,和眉儿一起带回了宜春宫。</P>

回去的路上,绣春忍不住嘀咕。</P>

“这卢夫人做的这叫什么事?大公子在守孝呢,她却送两个丫鬟过来。”</P>

蜜儿有些迟疑:“大公子……应该没碰过这两个小丫头吧?”</P>

“呸呸呸!蜜儿你胡言乱语什么呢!大公子才十岁!十岁啊!”绣春瞪着蜜儿。</P>

蜜儿缩了缩脖子。</P>

姜挽月挥手制止了她们的对话。</P>

“大公子守着孝,怎么可能犯这种错?至于卢夫人,不过是未雨绸缪,担心太子妃不在,东宫会有人对大公子下手,以女色诱导他。不过显然卢夫人并不了解她的外孙,想多了。”</P>

只看她选的两个丫鬟,都只有十二三岁,就能猜到卢夫人的心思了。</P>

若真是选通房,一般会选十五六岁,身体长成了的。</P>

送这两个丫鬟是为了和李成业培养感情,等到他孝期一过,也满十三了,两个丫鬟年岁也正好。</P>

姜挽月知道很多人家对家里的少爷公子,都是如此,十三四岁就准备通房,认为通人事过后,满足了好奇心,就不会被女色所迷。</P>

可这说法根本就不通。</P>

多的是家中妻妾成群,还在外勾三搭四的。</P>

姜家就从来不这么教育子孙。</P>

她没有直接回宜春宫,而是去了李策的住处,得知李策在忙,便让汪公公派人传话说自己有事找他。</P>

汪公公很快去了。</P>

可却带着一脸为难回来了。</P>

“怎么了?殿下抽不开身?”</P>

姜挽月主动开口问道。</P>

汪公公弯了弯腰:“是,殿下正忙,实在无暇见良娣您,托老奴转告,请良娣先行回去。”</P>

姜挽月眉梢高挑。</P>

“这是殿下的原话?”</P>

汪公公尴尬:“这……殿下心中就是这个意思。”</P>

姜挽月扯了扯嘴角。</P>

“心里是这个意思,也就是嘴上不是这意思了?殿下原话怎么说的,你如实说来。不许改一个字!”</P>

汪公公垂下了脑袋,慢吞吞地开口。</P>

“殿下说……叫您好好在内苑待着,有事他会传召……”</P>

姜挽月嘴唇抿了抿,眼神沉了下来。</P>

但很快她的神情就恢复如初。</P>

她抬起手,扶了扶发髻上的一排金翅簪。</P>

“原是我多管闲事,既然殿下不喜,那我以后就不来了。这两个丫头就留在这儿,等殿下回来自己处置吧!”</P>

姜挽月站起身来就往外走。</P>

刚走出几步,她忽的又停了下来,回头对汪公公说了句。</P>

“对了,这两个丫头是卢家送来的,公公好生招待,别委屈了她们。”</P>

汪公公一脸茫然,正要询问,却见姜挽月带着人已经走远了。</P>

——————————————</P>

姜挽月带着气往回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