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圣旨送到边关要一些时日,等姜家回京,最少也得是一个月后的事了,但姜挽月仍掩饰不住激动。</P>
她头一次冷静不下来,等靖王回府后,立刻跑去前院恳求安排家人回京的事宜。</P>
靖王拉着她坐了下来。</P>
“我知道你急着见家人,放心,圣旨已经送出去了,我会派人一路打点,不必挽儿你操心。”</P>
姜挽月意外极了。</P>
她没想到靖王早就考虑到了,也安排好了一切。</P>
“多谢王爷。”</P>
之后,姜挽月就陷入了焦急地等待之中。</P>
时间一晃就到了下旬。</P>
一过十五,时间就慢了下来。</P>
卢清霜也清闲了下来,不用经常出门,遂恢复了每日请安,收回了几个妾室手里的那点权。</P>
这对她们来说并不好受。</P>
人都是这样。</P>
若是没有得势掌权时,日子过得如何都能接受,可一旦尝过权力的滋味,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微不足道的权力,就很难回到从前那样的心境了。</P>
就连崔烟也是一样。</P>
她闲得发慌,每天往梧桐小院来找姜挽月说话。</P>
姜挽月看她实在是无聊得很了,便提议让她提早给小成吟开蒙。</P>
一般来说,大户人家的公子少爷都是五岁开蒙,小姐们大多晚一两年。</P>
王妃的女儿,去年年初才开蒙。</P>
崔烟有些迟疑。</P>
“成吟才四岁,现在开蒙,太早了吧?她连笔都拿不稳呢,怎么习字?”</P>
“这无妨,习字可以慢慢来,先教她画画、背书,或者别的也行,主要是找点事儿做,能学进去最好,记不住也没关系,就当是陪着孩子玩了。”</P>
姜挽月这么一说,崔烟接受了,当即兴致勃勃地和她讨论起教什么来。</P>
崔烟自己并不擅诗书画画这些,她认字,但字写的不好,于是,便央求姜挽月来教。</P>
姜挽月把自己会的写了下来,一样一样试着教,也让崔烟这么做。</P>
只可惜,两人试了好几天,小成吟都没什么兴趣。</P>
到最后两人都快失去耐心了,小成吟终于表露出了兴趣。</P>
只是谁也没想到,她选的既不是诗词歌赋,也不是琴棋书画。</P>
而是拳脚。</P>
崔烟在边关长大,兄长从军,她从前跟着学过一些拳脚功夫,但说实话,都是花拳绣腿,没什么威力,她也就是平时练练,强身健体用。</P>
她没想到女儿会对这感兴趣。</P>
姜挽月也有些意外。</P>
她没说女儿家不能学这些,反而鼓励她去学。</P>
崔烟不是很赞同,担心女儿以后会变得粗鲁,就不好找亲事了。</P>
姜挽月劝了好几天,才说服了她。</P>
等靖王登基,小成吟就是公主了,还用担心招夫婿?</P>
做公主就应该肆意些,若还拘泥于三从四德、女规女诫,那还有什么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