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下雪的第二天,就可以开始采雪了。</P>
三娘找来一个小罐子,被人踩的乌黑的路边雪不要,专门收集山岭、树丛、草地上最上层的洁白积雪。</P>
一点一点的收集到罐子里,再一罐一罐地倒进家里的大水缸里。三娘跑了几十趟,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装完两大缸干净洁白的雪。然后就是拿油纸裹了一层又一层,再加盖密封起来。</P>
保存雪水并没有那么容易,这些雪水不能被太阳光直射到,也不能随便放在哪个角落,这样容易滋生细菌。</P>
保存雪水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们埋入土里两尺深,等到来年,便取出来直接用即可。</P>
若是环境污染严重,可能要过滤一下才能使用,可现在没有这个烦恼。这些雪溶化后的雪水还是清澈见底的。</P>
其实自古以来,在民间搜集雪水的不仅仅是文人雅士,更多的是老百姓。</P>
雪水其实是普通百姓相对比较廉价的解毒药。雨雪之水,又名天泉,看起来最清,它的味道也是最淡的,冬雪水承载着冬气,甘寒,却是能够清热解毒的。</P>
接下来就是挖坑了,这种体力活儿光她自己是完成不了的,还是得叫上大哥。</P>
收集了一整天的雪,如今天色已晚,挖坑的事又得等到第二天了。</P>
又一天早上,三娘去大伯家找宋金。现在天气冷了,也近年,家里的人都不出去干活、摆摊了,都在家等过年呢!</P>
三娘很快找到了宋金:“大哥,帮我个忙呗。”</P>
宋金倒没说什么怎么又帮忙之类的话,只问:“什么忙呀?”</P>
“就是嘻嘻。”宋三娘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P>
“又挖坑?”宋金福至心灵,三娘每次说帮忙都是挖坑。</P>
“大哥真聪明!”三娘冲宋金讨好地笑了笑。</P>
“这回又是在哪呀?家里的地窖这么快就不够用了?”宋金真的搞不懂三娘怎么要挖那么多坑。</P>
她是真不怕走在家里,一不留神就掉进窟窿里啊!</P>
“不是,这回不是地窖。”三娘嘻嘻一笑,“也不是在家里挖,是在院子外面挖。挖一个深二尺,那么大的坑。”</P>
说完,给大哥比划了一下两个大水缸的大小。</P>
“行,等我回家拿工具。”宋金没再问什么,他本就不是多事的人,转过头回家拿工具去了。</P>
对于三娘找他帮忙,他自然是没什么别的意见,自家兄妹互相帮忙是应该的。</P>
这一大早的就要大哥干活,三娘觉得怪不好意思的。</P>
于是三娘趁大哥在干活儿,赶紧回家做了朝食。</P>
“大哥,我准备了点朝食,快过来吃吧。”宋三娘招呼宋金回屋坐下,给他拿了副碗筷。</P>
要想干好活儿就得吃好饭,宋三娘熬好了一锅粘稠的小米粥等着宋金。</P>
三娘熬的这锅小米粥,里面居然还放了些糖,宋金不用就菜也能喝上几碗。</P>
桌上不仅有小米粥,旁边还放了一碟糖蒜,宋金记得他家没人会腌这玩意儿呀?他疑惑地挠了挠头,百思不得其解。</P>
宋三娘像是看出他的疑惑:“春花婶新腌的糖蒜,上回还石臼的时候她给了我一罐。我都还没来得及尝,就粥吃应该挺不错吧。”</P>
这就得尝过才知道。</P>
宋金夹了一个起来放进嘴里,刚一进嘴一股酸甜味充斥着口腔,他的口水不断分泌,咬下去舌头马上感受到了一阵辛辣。</P>
宋金赶紧往嘴里刨了几口小米粥,又夹了一个放进嘴里。这就是糖蒜的魅力,说不出哪里好吃,但又让人吃了还想吃。</P>
“嗯嗯。”宋金使劲点点头,确实不错,别的不说,这春花婶腌制的手法是真的好。</P>
三娘也夹了一个吃,反应和宋金一样,吃着真不错啊!</P>
两人就着糖蒜把一锅热乎乎的小米粥全都喝光了,真过瘾。</P>
吃过朝食的两人继续来到院子外挖坑,一个递工具,一个在坑里往外刨泥土,忙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