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民心即剑(2 / 2)

十几位宗师是什么概念啊?

大夏是一千人里出一位武者,十到五十个武者里出一个第二境教习,十到一百个第二境教习里能有一个突破成为宗师。

也就是说,最高效率培养宗师,也是平均一百个武者里才能出一个。

这培养宗师的大范围波动可不是假的、虚的。

效率最高的是世家投入大量资源之下,培养出宗师的平均值,大概是一百个武者便能出一个宗师。

这个数据可太恐怖了。

世家子弟人人都可以成为武者,只要孩子自己不抵触。

而被培养成为武者之后,同一代最先突破成为第二境的人则会优先享受更多资源,确保资源最大效率发挥作用。

这样培养出宗师可以说是最高效的手段了,但也要一百名武者才能出一个宗师。

相对比散养模式,武者成为宗师只有五千分之一的概率,世家培养已经提升了五十倍的效率了。

但面宗比世家更离谱,面宗武者成为宗师的概率,居然是三百出二十!

十五名武者就能出一位宗师,这比世家的培养效率还要高出七倍。

就凭这个宗师晋升率,只要面宗肯收弟子,那武者都是要争抢着来面宗的。

这就是面宗恐怖的师资力量。

就算是世家,通常同时也只有不超过六位宗师,少的甚至只有两位。

他们还要处理各方面的事务,对于培养家族子弟,也只能偶尔抽空指点。

但面宗这个“人人平等”的宗门,除了必须要出动宗师的任务,其他时间宗师要么在思考问题、调查问题,要么就是在跟门内武者交流、指点,帮助他们解答心境方面的疑问。

这就使得面宗但凡拥有宗师潜力、资质良好的武者都完全发挥出了自己的天赋,连埋没自己的机会都没有。

竞争力如此之强,弟子还一直这么少,王遥不得不联想到这其中有第三方手段进行了干涉。

结合修罗门弟子大多堕落、宗师全部排斥王君这两个线索来看,应该是姒忠完全掌控了武者生源的分配。

在他制定的规则体系中,面宗和修罗门这种不属于他的势力,永远都无法积攒到足以翻盘的力量。

这个由姒忠制定的规则体系不仅也是他布局的一部分,甚至还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

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跟王遥提到过这个问题。

或许是因为体制存在的问题太多了,从优先级的角度来讲还轮不到武者这种质量、影响力较高,但牵扯到总人数较少的部分。

无论路漫漫他们究竟有没有意识到武者生源的问题,王遥自己也差不多都推算出这套教育体系的模式了。

即,每个宗门、武馆辐射范围是固定的,孩子只能去自己区域对应的宗门、武馆修行。

所以面宗才会招不到人、修罗门的弟子才会非常容易变质。

修罗门招的弟子全部都是逍遥城的孩子,而逍遥城的孩子从小就不会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环节,并且从小就在逍遥城扭曲的价值观环境中耳濡目染。

这种劣质的生源还没有宗师帮忙指导,走错路的本就应该是大多数。

为什么没有宗师帮忙指导?

因为修罗门的宗师都不是修罗门的自己人啊,就这么简单。

武者是千里挑一,宗师在武者中也是五千人中才会出现一个。

所以很简单就可以计算出,正常想要出现一个宗师要从多少人里面筛选。

这个数字是,五百万人。

逍遥城有两千万人,理论上能出四个本土宗师。

但是别忘了,东州的武者学苗可不是一千出一,而是五千出一,大夏才是一千出一。

面宗那个九百出一的武者学苗率特例完全是靠大量宗师培养出来的,在东州不具有普遍性。

也就是说,逍遥城这个人口数量能够出一个宗师的概率都不到百分之百。

王君这个非世家的孤儿、修罗门大弟子已经占了一个宗师名额,修罗门依靠逍遥城这一座城的人口想要再出一个逍遥城本土平民宗师的概率真的是很低了。

所以修罗门内的宗师身份也很好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