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偷营(2 / 2)

挂帅小娘皮 柳亓 1366 字 6个月前

十二叔,薛青,郑念带人分别埋伏在三个方向。</P>

三个人一见谢苒引着穆茄走了,一对眼色:</P>

“放火!偷营!”</P>

前方一条羊肠小道,谢苒跑进去就不见了踪影。</P>

紧接着,穆茄追了进去。</P>

半山腰谢字大旗招展,穆茄道:“好快的马!”</P>

旁边的军兵还卖了个消息与他:“听说那小将的马就是很快。”</P>

穆茄一笑:“好!抓住了以后,人给元帅送去,马归我!”</P>

结果跑到一半,又见身后谢字旗招展,还有个人喊呢:“哎呀,小将军,我们迷路了,怎生是好!”</P>

谢字大旗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半山,一会儿在山脚。</P>

所谓望山跑死马。</P>

何况是穿着一身护具,拖着一个西疆大汉,大汉手里还拎着两把大锤的马。</P>

穆茄的马跑不动了,“咣当”倒地力竭而亡。</P>

穆茄被属下从马肚子下面扒拉出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山下营盘起了大火。</P>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西疆兵马四散,溃不成军。</P>

他醒悟过来,一拍大腿,大叫:“糟了!中计了!”</P>

火光中,又谢字大旗招展。</P>

穆茄身边的人问:“将军,怎么办?!”</P>

穆茄手中大锤落地,浑身也卸了力气,垂头丧气道:“关已经丢了,还能怎么办?快走吧!”</P>

穆茄带着残部,狼狈而逃。</P>

留下一座空营寨。</P>

一天一夜的奔袭,大家也都非常疲惫,谢苒一声将令,让大家就在这穆茄留下的营盘休息几个时辰,等天光放亮再继续前行。</P>

这些人年纪都不大,行军时卯足了劲儿,这会子说休息,一个个倒头很快就睡着了。</P>

独独谢苒睡不着,和十二叔,罗盏在火堆旁研究阵法。</P>

“鱼骨阵。”</P>

她歪着头,借着火光看罗盏在地上画的鱼骨阵图。</P>

“楚汉之争知道吧?”罗爷解释道:“楚霸王相遇有万夫不挡之勇,麾下江东子弟也不是吃素的。为了打败项羽,韩信刘邦设下‘十面埋伏阵’。这‘鱼骨阵’就是当年杜将军根据‘十面埋伏阵’改良的,适合少数精锐,可以诱起深入,然后斩杀之。这种阵法也是未济军以一敌百的秘诀之一。”</P>

谢苒点点头:“嗯,根据麻七七说的,后面有两座关是连在一起,叫子母关,两关的守将很勇猛。这几天我们就练好这鱼骨阵,到时候估计能派上大用场。”</P>

十二叔道:“布阵之法,以及大家的走位顺序,我都已经提前布置下去了,这几日行军中不忙的时候,就让大家走几遍就成了。”</P>

谢苒拍手:“太好了,如此一来,还怕什么子母关。”</P>

她琢磨了一下,又问:“罗爷,为什么‘未济军’的名字听起来大有来头,而这阵法的名字不是‘车轱辘’就是‘鱼骨’,跟大路边捡来的似的,不太搭啊。”</P>

罗盏呵呵:“‘未济’的名字是杜将军起的,而阵法的名字是安国侯起的。”</P>

谢苒和十二叔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了尴尬的笑容。</P>

老谢家出武将,再苦再累再痛都不怕,可唯独一样:千万别让读书。</P>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不学不思则爽”,这句话在老谢家人身上体现的特别淋漓尽致。</P>

十二叔这一辈和谢苒,读书都是混的。</P>

看来这伟大的遗传,肯定来自爷爷。</P>

突然,半空中传来“嗖嗖”的尖啸,连成一片,震耳欲聋。</P>

三个人齐齐看向天空,只见头顶出现无数寒光。</P>

寒光带着直落下来,劲风阵阵。</P>

“是箭矢!”</P>

十二叔第一个反应过来,一手一个拉着谢苒和罗盏,把他们甩进了一旁的草棚。</P>

谢苒从地上爬起来,听见半个身子还在外面的十二叔一声闷哼。</P>

一支箭直插在十二叔的小腿上,鲜血瞬间沁了出来。